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27156发布日期:2023-03-11 04:35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塑料成型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


背景技术:

2.注塑成型又称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种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在一定温度下,通过螺杆搅拌完全熔融的塑料材料,用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的方法,该方法是制造业重要的零件加工方法之一。
3.在注塑件成型后,注塑件的边缘上会具有一些溢料和毛刺,故需要通过一些注塑件的后处理设备,例如修边设备对注塑件的边缘进行修整,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修边设备大多数只能够针对同一种形状的零件进行修边,故在其他注塑件进行修边时,只能够重新制作模具来完成注塑件的修整,造成现有的注塑件修边装置通用性差的问题出现。
4.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本发明通过可形变的修边囊对注塑配件的外边缘进行刮擦,使得注塑配件的边缘得到修整,同时本技术还能够针对不同规格和形状的注塑配件进行修边,通用性较高。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包括:顶座;底座;所述底座位于所述顶座正下方;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上电动推杆;所述上电动推杆固连在所述顶座的下端面;所述上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连着上压盘;下电动推杆;所述下电动推杆固连在所述底座的上端面;所述下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连着下压盘;环套;所述环套位于所述顶座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环套的上下均为开口;所述上压盘与所述下压盘移动后位于所述环套内侧;修边囊;所述修边囊为环形;所述修边囊固连在所述环套内侧;所述上压盘与所述下压盘移动后位于所述修边囊的内侧;所述修边囊内侧表面镶嵌着修边颗粒;修边颗粒可以是打磨石、钢丝、刀片等的一种或多种;气泵;所述气泵固连在所述环套外侧;所述气泵通过气孔与所述环套内侧连通;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修边装置自动运行。
7.优选的,所述环套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限位盘;两个所述限位盘相靠近的一面均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套的端部卡入相对应的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环形槽靠近中心的槽壁位于所述环套内侧;所述环形槽远离中心的槽壁位于所述环套外侧;两个所述环形槽槽底
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环套的高度。
8.优选的,所述修边囊内侧且位于所述环套下端口均匀设置有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边缘相互重叠;其中一个所述弹性条的长度相对较长。
9.优选的,所述上压盘和下压盘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滑动连接着矩形条;所述矩形槽槽底与所述矩形条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矩形条远离所述弹簧的端部固连着支撑块;上下两个所述支撑块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压盘到所述下压盘之间的距离。
10.优选的,所述修边囊中部的囊厚大于所述修边囊端部的囊厚;所述支撑块与所述矩形条远离相对应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
11.优选的,所述矩形条与所述矩形槽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矩形条内部设置有气道;所述气道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矩形槽内侧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条的端部连通。
12.优选的,所述环套的下端转动连接着环盘;所述环盘与所述支撑杆固连;所述上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固连着内螺纹筒;所述内螺纹筒下端为开口;所述环套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筒与所述环套外壁螺纹配合。
13.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筒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单向进气孔;所述单向进气孔与所述内螺纹筒的内底连通;所述单向进气孔内设置有单向阀。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可形变的修边囊对注塑配件的外边缘进行刮擦,使得注塑配件的边缘得到修整,同时本技术还能够针对不同规格和形状的注塑配件进行修边,通用性较高。
[0015] 2.本发明通过环套和修边囊能够根据注塑配件的外形调整修边位置,修边位置的不同,修边囊对注塑配件的挤压力度便不同,而通过对修边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修边囊对注塑配件边缘的挤压力度趋于相同,进而使得注塑配件边缘修整的程度趋于相同。
[0016] 3.本发明在注塑配件解除被上压盘和下压盘的夹紧后,使得弹性条会将注塑配件从上压盘与下压盘之间推走,实现自动卸下工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弹性条在推动的过程中会将杂质一同推走,从而减小修边囊内侧的杂质残留。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中矩形条和矩形槽的位置结构图。
[0019]
图中:顶座1、支撑杆11、上电动推杆12、内螺纹筒13、单向进气孔131、底座2、下电动推杆21、上压盘3、矩形槽31、矩形条32、气道321、弹簧33、支撑块34、下压盘4、环套5、气泵51、气孔52、修边囊6、弹性条61、限位盘7、环形槽71、环盘8。
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21]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注塑配件修边装置,包括:顶座1;底座2;所述底座2位于所述顶座1正下方;所述顶座1与所述底座2之间通过支撑杆11连接;上电动推杆12;所述上电动推杆12固连在所述顶座1的下端面;所述上电动推杆12的输出轴固连着上压盘3;下电动推杆21;所述下电动推杆21固连在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所述下电动推杆21的输出轴固连着下压盘4;环套5;所述环套5位于所述顶座1与所述底座2之间;所述环套5的上下均为开口;所述上压盘3与所述下压盘4移动后位于所述环套5内侧;修边囊6;所述修边囊6为环形;所述修边囊6固连在所述环套5内侧;所述上压盘3与所述下压盘4移动后位于所述修边囊6的内侧;所述修边囊6内侧表面镶嵌着修边颗粒;修边颗粒可以是打磨石、钢丝、刀片等的一种或多种;气泵51;所述气泵51固连在所述环套5外侧;所述气泵51通过气孔52与所述环套5内侧连通;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修边装置自动运行;工作时,在注塑件成型后,注塑件的边缘上会具有一些溢料和毛刺,故需要通过一些注塑件的后处理设备,例如修边设备对注塑件的边缘进行修整,但由于现有技术中的修边设备大多数只能够针对同一种形状的零件进行修边,故在其他注塑件进行修边时,只能够重新制作模具来完成注塑件的修整,造成现有的注塑件修边装置通用性差的问题出现;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先通过控制器控制上电动推杆12和下电动推杆21运动,使得上电动推杆12缩短和同时下电动推杆21伸长,上电动推杆12会带动上压盘3向上移动,下电动推杆21会带动下压盘4向上移动,使得上压盘3和下压盘4在穿过修边囊6内侧即环套5内侧后,移动至环套5的上方,使得下压盘4和上压盘3裸露出来,随后工作人员将注塑配件放置在打开后的上压盘3和下压盘4之间,使得注塑配件落在下压盘4上端,随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控制器控制上电动推杆12伸长,使得上电动推杆12带动上压盘3靠近注塑配件,使得注塑配件被上压盘3和下压盘4压紧,随后控制器控制上电动推杆12和下电动推杆21同步运动,从而在保证注塑配件被夹持的过程中下移,即上压盘3和下压盘4会带动注塑配件下移并移动至修边囊6的内侧,随后控制器控制气泵51工作,气泵51会将外界的气体沿着气孔52充入环套5内侧,从而使得修边囊6鼓起,修边囊6鼓起后其内侧会与注塑配件的边缘接触,随后气泵51停止工作,由于气泵51内部具有阀,故修边囊6内部气体不会泄露,随后工作人员控制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在修边囊6的内侧下移或者上移,如此在注塑配件与修边囊6的内壁刮擦过程中,通过修边囊6内壁上的修边颗粒对注塑配件边缘上的毛刺进行刮擦,从而使得注塑配件边缘上的毛刺在修边囊6内壁上的修边颗粒刮擦下脱落,从而达到对注塑配件边缘修边的目的,而修边囊6的修边力度则通过气泵51充入修边囊6与环套5之间的气体量来控制,我们将修边囊6与环套5之间的空间称之为囊套腔,囊套腔的被充入的气体量越大,使得修边囊6对注塑配件边缘的挤压力度越大,使得修边囊6与注塑配件的摩擦力越大,即修边效果和程度越高,我们将修边囊6靠近环套5中心的一侧称为内侧即内壁,在
本技术中修边囊6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注塑配件外形即使不规则的情况下,修边囊6内壁都能够与注塑配件的边缘充分接触,从而保证注塑配件边缘得到充分修整,并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和不同形状的注塑配件,在注塑配件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带动下在修边囊6内壁上刮擦后,会从环套5的下端口移出,随后控制器控制下压盘4与上压盘3分开,工作人员再将上压盘3和下压盘4之间注塑配件取出,即完成了对注塑配件的修边工序,随后工作人员再次控制上压盘3和下压盘4穿过修边囊6内侧并移动至环套5上方,进行下一个注塑配件的修边,而修边囊6内侧的杂质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环套5的下端口移出;本发明通过可形变的修边囊6对注塑配件的外边缘进行刮擦,使得注塑配件的边缘得到修整,同时本技术还能够针对不同规格和形状的注塑配件进行修边,通用性较高。
[002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环套5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限位盘7;两个所述限位盘7相靠近的一面均设置有环形槽71;所述环套5的端部卡入相对应的所述环形槽71内;所述环形槽71靠近中心的槽壁位于所述环套5内侧;所述环形槽71远离中心的槽壁位于所述环套5外侧;两个所述环形槽71槽底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环套5的高度;工作时,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将不规则的注塑配件夹持并移动至修边囊6的内侧过程中,注塑配件会对周围的修边囊6进行挤压,修边囊6被挤压后会将挤压力传递至环套5,使得环套5在被挤压后会在两个限位盘7之间移动,从而调整环套5与修边囊6的中心位置,由于环套5的端部卡入相对应的环形槽71内,故环套5在被挤压后不会从两个限位盘7之间挤走,同时也使得环套5和修边囊6能够根据注塑配件的外形调整修边位置,修边位置的不同,修边囊6对注塑配件的挤压力度便不同,而通过对修边囊6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修边囊6对注塑配件边缘的挤压力度趋于相同,进而使得注塑配件边缘修整的程度趋于相同。
[002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修边囊6内侧且位于所述环套5下端口均匀设置有弹性条61;所述弹性条61的边缘相互重叠;其中一个所述弹性条61的长度相对较长;工作时,在注塑配件受到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夹紧后并沿着修边囊6内壁移动后,修边囊6内侧在对注塑配件修边后会产生杂质,随着注塑配件的下移,注塑配件的边缘只会与其中一个弹性条61接触,而其他的弹性条61则相对移动至注塑配件上方,如此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会移动至其中一个弹性条61与其他的弹性条61之间所形成间隙内,随后控制器控制下电动推杆21带动下压盘4下移,从而使得注塑配件解除被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夹紧,使得弹性条61会将注塑配件从上压盘3与下压盘4之间推走,实现自动卸下工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弹性条61在推动的过程中会将杂质一同推走,从而减小修边囊6内侧的杂质残留;本实施例中将弹性条61的边缘相互重叠,使得修边囊6在膨胀或收缩后,弹性条61仍能围成环形,并对修边囊6内侧产生的杂质进行阻隔,避免杂质越过弹性条61移动至环形槽71内,保证环形槽71内的洁净,进而保证环套5在环形槽71内运动的稳定。
[002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矩形槽31;所述矩形槽31内滑动连接着矩形条32;所述矩形槽31槽底与所述矩形条32之间通过弹簧33连接;所述矩形条32远离所述弹簧33的端部固连着支撑块34;上下两个所述支撑块34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上压盘3到所述下压盘4之间的距离;工作时,弹簧33始终对矩形条32给予一个向着远离环套5中心的推力,使得矩形条32在弹簧33的作用下沿着相对应的矩形槽31滑动,使得矩形条32从相对应的矩形槽31伸出,扩大了上压盘3和下压盘4对注塑配件夹持的范围;而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
件进入修边囊6内侧过程中,修边囊6会挤压相对应的矩形条32,矩形条32在修边囊6的挤压下沿着相对应的矩形槽31滑动,使得矩形条32的端部不会超过注塑配件的边缘,从而保证注塑配件能够在修边囊6内侧移动,使得上压盘3和下压盘4将注塑配件在修边囊6内侧移动过程中,上压盘3和下压盘4上的矩形条32带动相对应的支撑块34对注塑配件进行支撑,进而避免注塑配件在修边过程中产生形变的情况发生,使得修边后的注塑配件完整性得到保障。
[002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修边囊6中部的囊厚大于所述修边囊6端部的囊厚;所述支撑块34与所述矩形条32远离相对应的所述弹簧33的一端之间留有间隙;工作时,在气泵51将外界气体沿着气孔52充入囊套腔内侧后,使得修边囊6鼓起,由于修边囊6中部和端部的厚度不同,故修边囊6中部和端部鼓起的程度不同,即修边囊6的端部膨胀程度大于中部,使得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由中部向上或向下运动过程中,修边囊6能够更好的对注塑配件的上外边缘和下外边缘进行修整,同时为了避免支撑块34阻碍注塑配件的边缘修整效果,我们将支撑块34与矩形条32一端之间留有间隙,使得修边囊6在挤压矩形条32后,使得支撑块34与注塑配件的边缘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支撑块34在保证有更好的支撑效果的同时还不影响注塑配件边缘的处理。
[002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条32与所述矩形槽31之间滑动密封连接;所述矩形条32内部设置有气道321;所述气道321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矩形槽31内侧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条32的端部连通;工作时,由于修边囊6的内壁所在的直径是变化的,故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在修边囊6内壁上移动过程中,修边囊6会对矩形条32挤压,而弹簧33则一直给予矩形条32远离矩形槽31槽底的推力,故矩形条32随着注塑配件上下运动过程中会沿着相对应的矩形槽31来回移动,矩形条32向着矩形槽31槽底运动过程中,矩形槽31内部的气体会沿着气道321排出,气道321排出的气体会修边囊6内壁进行冲击,从而对注塑配件经过的修边囊6内壁进行提前清理,从而减少杂质粘附在修边囊6内壁上,保证修边囊6内壁对注塑配件的刮擦效果,即修整效果。
[002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环套5的下端转动连接着环盘8;所述环盘8与所述支撑杆11固连;所述上电动推杆12的输出轴固连着内螺纹筒13;所述内螺纹筒13下端为开口;所述环套5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筒13与所述环套5外壁螺纹配合;工作时,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移入修边囊6的内侧并靠下部过程中,内螺纹筒13会套在环套5外侧,使得内螺纹筒13与环套5螺纹传动连接,随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继续下移过程中,内螺纹筒13会带动转套转动,转套转动会带动其内部固连的修边囊6转动,修边囊6转动则会与注塑配件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注塑配件与修边囊6内壁上下位移的同时还转动位移,从而延长了修边囊6内壁对注塑配件边缘的修整路径,使得注塑配件的边缘被修整的更加彻底,于此同时内螺纹筒13下移的同时会挤压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使得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在内螺纹筒13的挤压下沿着环套5的下端口排出,气体会将修边囊6内壁上的杂质与杂质的自身重力相配合后移出环套5下端口,使得修边囊6内侧杂质得到清理;修边囊6在环套5带动下随后转动,修边囊6会在环套5带动下产生褶皱,褶皱后的修边囊6对注塑配件的边缘修整效果更高;气泵51设置在环套5下部,内螺纹筒13只会在环套5上部移动,故不会出现干涉情况。
[002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螺纹筒13的底部贯穿设置有单向进气孔131;所述单向进气孔131与所述内螺纹筒13的内底连通;所述单向进气孔131内设置有单向阀;工作时,在内螺纹筒13与环套5螺纹传动过程中,内螺纹筒13会挤压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由于单向进气孔131内设置有单向阀,故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会沿着环套5下端口排出,实现将修边囊6内侧杂质的带出,而在内螺纹筒13上移过程中,内螺纹筒13底部的单向进气孔131被打开,外界气体会沿着单向进气孔131进入至内螺纹筒13的内侧,并对修边囊6内侧气体进行补充,避免环套5下端口周围气体将杂质带入修边囊6内侧,使得修边囊6内侧气体只能自上而下运动,提高修边囊6内部杂质清理效果;本实施例能够满足内螺纹筒13在环套5外壁上下运动。
[0029]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工作人员先通过控制器控制上电动推杆12和下电动推杆21运动,使得上电动推杆12缩短和同时下电动推杆21伸长,上电动推杆12会带动上压盘3向上移动,下电动推杆21会带动下压盘4向上移动,使得上压盘3和下压盘4在穿过修边囊6内侧即环套5内侧后,移动至环套5的上方,使得下压盘4和上压盘3裸露出来,随后工作人员将注塑配件放置在打开后的上压盘3和下压盘4之间,使得注塑配件落在下压盘4上端,随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控制器控制上电动推杆12伸长,使得上电动推杆12带动上压盘3靠近注塑配件,使得注塑配件被上压盘3和下压盘4压紧,随后控制器控制上电动推杆12和下电动推杆21同步运动,从而在保证注塑配件被夹持的过程中下移,即上压盘3和下压盘4会带动注塑配件下移并移动至修边囊6的内侧,随后控制器控制气泵51工作,气泵51会将外界的气体沿着气孔52充入环套5内侧,从而使得修边囊6鼓起,修边囊6鼓起后其内侧会与注塑配件的边缘接触,随后气泵51停止工作,由于气泵51内部具有阀,故修边囊6内部气体不会泄露,随后工作人员控制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在修边囊6的内侧下移或者上移,如此在注塑配件与修边囊6的内壁刮擦过程中,通过修边囊6内壁上的修边颗粒对注塑配件边缘上的毛刺进行刮擦,从而使得注塑配件边缘上的毛刺在修边囊6内壁上的修边颗粒刮擦下脱落,从而达到对注塑配件边缘修边的目的,而修边囊6的修边力度则通过气泵51充入修边囊6与环套5之间的气体量来控制,我们将修边囊6与环套5之间的空间称之为囊套腔,囊套腔的被充入的气体量越大,使得修边囊6对注塑配件边缘的挤压力度越大,使得修边囊6与注塑配件的摩擦力越大,即修边效果和程度越高,我们将修边囊6靠近环套5中心的一侧称为内侧即内壁,在本技术中修边囊6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使得注塑配件外形即使不规则的情况下,修边囊6内壁都能够与注塑配件的边缘充分接触,从而保证注塑配件边缘得到充分修整,并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和不同形状的注塑配件,在注塑配件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带动下在修边囊6内壁上刮擦后,会从环套5的下端口移出,随后控制器控制下压盘4与上压盘3分开,工作人员再将上压盘3和上压盘3之间注塑配件取出,即完成了对注塑配件的修边工序,随后工作人员再次控制上压盘3和下压盘4穿过修边囊6内侧并移动至环套5上方,进行下一个注塑配件的修边,而修边囊6内侧的杂质则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环套5的下端口移出;其中,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将不规则的注塑配件夹持并移动至修边囊6的内侧过程中,注塑配件会对周围的修边囊6进行挤压,修边囊6被挤压后会将挤压力传递至环套5,使得环套5在被挤压后会在两个限位盘7之间移动,从而调整环套5与修边囊6的中心位置,由于环套5的端部卡入相对应的环形槽71内,故环套5在被挤压后不会从两个限位盘7之间
挤走,同时也使得环套5和修边囊6能够根据注塑配件的外形调整修边位置;在注塑配件受到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夹紧后并沿着修边囊6内壁移动后,修边囊6内侧在对注塑配件修边后会产生杂质,随着注塑配件的下移,注塑配件的边缘只会与其中一个弹性条61接触,而其他的弹性条61则相对移动至注塑配件上方,如此杂质在重力作用下会移动至其中一个弹性条61与其他的弹性条61之间所形成间隙内,随后控制器控制下电动推杆21带动下压盘4下移,从而使得注塑配件解除被上压盘3和下压盘4的夹紧,使得弹性条61会将注塑配件从上压盘3与下压盘4之间推走,实现自动卸下工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弹性条61在推动的过程中会将杂质一同推走,弹簧33始终对矩形条32给予一个向着远离环套5中心的推力,使得矩形条32在弹簧33的作用下沿着相对应的矩形槽31滑动,使得矩形条32从相对应的矩形槽31伸出,扩大了上压盘3和下压盘4对注塑配件夹持的范围;而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进入修边囊6内侧过程中,修边囊6会挤压相对应的矩形条32,矩形条32在修边囊6的挤压下沿着相对应的矩形槽31滑动,使得矩形条32的端部不会超过注塑配件的边缘,从而保证注塑配件能够在修边囊6内侧移动,使得上压盘3和下压盘4将注塑配件在修边囊6内侧移动过程中,上压盘3和下压盘4上的矩形条32带动相对应的支撑块34对注塑配件进行支撑,在气泵51将外界气体沿着气孔52充入囊套腔内侧后,使得修边囊6鼓起,由于修边囊6中部和端部的厚度不同,故修边囊6中部和端部鼓起的程度不同,即修边囊6的端部膨胀程度大于中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在修边囊6内壁上移动过程中,修边囊6会对矩形条32挤压,而弹簧33则一直给予矩形条32远离矩形槽31槽底的推力,故矩形条32随着注塑配件上下运动过程中会沿着相对应的矩形槽31来回移动,矩形条32向着矩形槽31槽底运动过程中,矩形槽31内部的气体会沿着气道321排出,气道321排出的气体会修边囊6内壁进行冲击,从而对注塑配件经过的修边囊6内壁进行提前清理;其中,在上压盘3和下压盘4带动注塑配件移入修边囊6的内侧并靠下部过程中,内螺纹筒13会套在环套5外侧,使得内螺纹筒13与环套5螺纹传动连接,随着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继续下移过程中,内螺纹筒13会带动转套转动,转套转动会带动其内部固连的修边囊6转动,修边囊6转动则会与注塑配件产生相对转动,使得注塑配件与修边囊6内壁上下位移的同时还转动位移,从而延长了修边囊6内壁对注塑配件边缘的修整路径,使得注塑配件的边缘被修整的更加彻底,于此同时内螺纹筒13下移的同时会挤压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使得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在内螺纹筒13的挤压下沿着环套5的下端口排出,气体会将修边囊6内壁上的杂质与杂质的自身重力相配合后移出环套5下端口,使得修边囊6内侧杂质得到清理;修边囊6在环套5带动下随后转动,修边囊6会在环套5带动下产生褶皱,在内螺纹筒13与环套5螺纹传动过程中,内螺纹筒13会挤压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由于单向进气孔131内设置有单向阀,故修边囊6内侧的气体会沿着环套5下端口排出,实现将修边囊6内侧杂质的带出,而在内螺纹筒13上移过程中,内螺纹筒13底部的单向进气孔131被打开,外界气体会沿着单向进气孔131进入至内螺纹筒13的内侧,并对修边囊6内侧气体进行补充。
[0030]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