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06472发布日期:2024-02-22 21:04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属于模具生产。


背景技术:

1、目前所使用的模具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在脱模时很容易发生局部位置脱模困难的现象,需要人工进行脱模操作,严重影响脱模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上模具与收纳仓,所述上模具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中框顶部,所述收纳仓开设于中框内部中间,收纳仓内部放置有底针板。

3、优选的,所述上模具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模芯,所述模芯内侧底部中间等距开设有脱模孔。

4、优选的,所述底针板上设置有顶针与下限位孔,所述顶针通过螺钉对称安装固定于底针板顶部两侧,所述下限位孔开设于底针板顶部中间,且下限位孔底部开设有下避让孔。

5、优选的,所述底针板顶部放置有面针板,所述面针板与收纳仓内壁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面针板中间等距开设有轴孔,所述两侧的轴孔套装于顶针上,所述中间的轴孔底部开设有上限位孔。

7、优选的,所述中间的轴孔上嵌套有延时顶针,所述延时顶针上设置有限位板与限位轴,所述限位板一体成型连接于延时顶针底部外侧,且限位板分别与下限位孔、上限位孔的尺寸位置相对称,所述限位轴一体成型连接于延时顶针底部中间。

8、优选的,所述限位轴嵌套于下避让孔内,且限位轴上端与限位板之间套装有弹簧。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限位板分别与下限位孔、上限位孔的尺寸位置相对称,可轻松对延时顶针进行上下限位;限位轴上端与限位板之间套装有弹簧,可轻松带动延时顶针进行复位;模芯内侧底部中间等距开设有脱模孔,可配合延时顶针与顶针对产品进行脱模操作;综合上述本发明可轻松解决产品局部位置脱模困难,有效提高了脱模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中框(2),所述中框(2)上设置有上模具(3)与收纳仓(4),所述上模具(3)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中框(2)顶部,所述收纳仓(4)开设于中框(2)内部中间,收纳仓(4)内部放置有底针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3)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模芯(6),所述模芯(6)内侧底部中间等距开设有脱模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针板(5)上设置有顶针(8)与下限位孔(9),所述顶针(8)通过螺钉对称安装固定于底针板(5)顶部两侧,所述下限位孔(9)开设于底针板(5)顶部中间,且下限位孔(9)底部开设有下避让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针板(5)顶部放置有面针板(11),所述面针板(11)与收纳仓(4)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针板(11)中间等距开设有轴孔(12),所述两侧的轴孔(12)套装于顶针(8)上,所述中间的轴孔(12)底部开设有上限位孔(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的轴孔(12)上嵌套有延时顶针(14),所述延时顶针(14)上设置有限位板(15)与限位轴(16),所述限位板(15)一体成型连接于延时顶针(14)底部外侧,且限位板(15)分别与下限位孔(9)、上限位孔(13)的尺寸位置相对称,所述限位轴(16)一体成型连接于延时顶针(14)底部中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轴(16)嵌套于下避让孔(10)内,且限位轴(16)上端与限位板(15)之间套装有弹簧(1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延时的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通过螺钉安装固定有中框,所述中框上设置有上模具与收纳仓,所述上模具通过螺钉安装固定于中框顶部,所述收纳仓开设于中框内部中间,收纳仓内部放置有底针板。本发明可轻松解决产品局部位置脱模困难,有效提高了脱模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海,汪万良,陶大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金三维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