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d打印丝状耗材,包括绕线盘(1)和耗材主体(2),耗材主体(2)包括第一端(3)、第二端(4)及首尾相接在第一端(3)和第二端(4)之间的缠绕部(5),其特征在于:第一端(3)和/或第二端(4)与绕线盘(1)热熔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绕线盘(1)包括绕线轴(6)和设于绕线轴(6)两端的侧板(7),第一端(3)与绕线盘(1)的绕线轴(6)和/或绕线盘(1)的侧板(7)融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绕线盘(1)包括绕线轴(6)和设于绕线轴(6)两端的侧板(7),第二端(4)与绕线盘(1)的侧板(7)融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第一端(3)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部位(11)、第二部位(12)及第三部位(13);第二部位(12)为第一部位(11)与第三部位(13)的过渡部位;第三部位(13)的宽度大于第一部位(11)的宽度;第三部位(13)的厚度小于第一部位(11)的厚度;第三部位(13)的一端面与绕线盘(1)融为一体,第三部位(13)的另一端面设有第四部位(14)。
5.根据权利要求4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第四部位(14)与第二部位(12)相连接;第四部位(14)包括第一主干部位和第一分支部位,第一主干部位与第二部位(12)相连接,第一分支部位通过第一主干部位与第二部位(12)相连接;第三部位(13)与第四部位(14)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空间,所述空间均连通第三部位(13)、第四部位(14)的第一主干部位及第四部位(14)的第一分支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4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配合第一端(3)融为一体的绕线盘(1)位置设有第一凹坑(17),至少部分第三部位(13)设于第一凹坑(17)内。
7.根据权利要求1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第二端(4)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五部位(21)、第六部位(22)及第七部位(23);第六部位(22)为第五部位(21)与第七部位(23)的过渡部位;第七部位(23)的宽度大于第五部位(21)的宽度;第七部位(23)的厚度小于第五部位(21)的厚度;第七部位(23)的一端面与绕线盘(1)融为一体,第七部位(23)的另一端面设有第八部位(24)。
8.根据权利要求7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第八部位(24)与第六部位(22)相连接;第八部位(24)包括第二主干部位和第二分支部位,第二主干部位与第六部位(22)相连接,第二分支部位通过第二主干部位与第六部位(22)相连接;第七部位(23)与第八部位(24)之间形成有至少一个空间,所述空间均连通第七部位(23)、第八部位(24)的第二主干部位及第八部位(24)的第二分支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7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配合第二端(4)融为一体的绕线盘(1)位置设有第二凹坑(27),至少部分第七部位(23)设于第二凹坑(27)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3)与绕线盘(1)的连接处靠近或位于绕线轴(6)和侧板(7)之间的相连接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缠绕部(5)缠绕在绕线盘(1)
12.3d打印丝状耗材的生产方法,其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3d打印丝状耗材,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可以采用三种模式中的任意一种,三种模式分别为a1模式、a2模式及a3模式;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3d打印丝状耗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3具体为,在靠近缠绕部(5)的原料(9)处将原料(9)分离,制得耗材主体(2)的第二端(4),第二端(4)为将分离后与缠绕部(5)相连接的一部分原料(9),将第二端(4)插接/粘接在绕线盘(1)上,第一端(3)和第二端(4)分别设于缠绕部(5)的两端,或将与缠绕部(5)相连接的一部分原料(9)插接/粘接在绕线盘(1)上后,在连接处的远离缠绕部(5)的一侧将原料分离,制得耗材主体(2)的第二端(4),第二端(4)为将断开后与缠绕部(5)相连接的一部分原料(9),第一端(3)和第二端(4)分别设于缠绕部(5)的两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3d打印丝状耗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3中,在步骤a23中,在步骤a33中的分离操作采用热熔熔断分离或采用切刀切断分离。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3d打印丝状耗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端(3)与绕线盘(1)的连接处靠近或位于绕线筒(6)和侧板(7)之间的相连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