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模具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56036发布日期:2023-11-08 17: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模具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模具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1、如申请号为cn202211432067.3的中国专利所述“现有的牛羊放牧技术采用牛羊马放牧gps卫星跟踪定位器是用于放牧动物定位追踪使用,将设备位置、移动路线等信息传输到服务器端,数据处理后,养殖户能够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掌控每只动物的精确位置,高效管理每一只动物,牛羊马放牧gps卫星跟踪定位器则佩戴在牲畜上”。

2、如申请号为cn202220329969.3的中国专利所述“目前牛羊饲养的管理中,会将监控定位器通过绑缚带绑缚在牛羊的四肢上,以实现对牛羊的实时监测,但是,监控定位器这样的佩戴方式,当多个牛羊之间乱动或者跑动时,监控定位器极易受到碰撞发生损坏,影响其使用,为此,需要进行改进”。

3、如申请号为cn202021006439.2的中国专利所述“通过在额外设置有的挂带可将本装置固定在耗牛角部位,从而提高装置固定的稳定性,防止装置掉落的问题,同时可有效的避免了保护壳在耗牛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导致保护壳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板被毛发覆盖,影响装置的待机时长的问题,设置有的限位块可辅助本装置将本装置固定在动物的颈部,防止晃动脱发生位移的问题,保护壳采用亚克力板制造,增加装置的强度对装置内部的其他物件进行保护,防止碰撞造成装置损坏的问题,底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可有效增加本装置固定的稳定性,防止晃动脱发生位移的问题”。

4、综上所述,在现有的牛羊饲养的管理中,为了方便管理,需要将监测仪器通过绑缚带绑缚在牛羊的脖颈或四肢上,以实现对牛羊的实时监测,如图6所示的的监测仪包括设于两端的硬质塑胶件300以及连接在两个硬质塑胶件300之间的软胶连接件400,但是在牛羊的运动过程中,监测仪极易受到碰撞发生脱离甚至损坏,影响监测仪的使用,为此,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模具和生产方法,能提高奶牛监测仪的气密性和抗冲击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模具及生产方法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模具,包括用以注塑成型硬质塑胶件的第一模具以及用以注塑成型软胶连接件的第二模具;

4、第一模具包括对称设置且同步注塑的左模和右模,左模包括左前模板和左后模板,左前模板和左后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分别开设有左前模腔和左后模腔,左前模腔和左后模腔配合形成左注塑腔室,右模包括右前模板和右后模板,右前模板和右后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分别开设有右前模腔和右后模腔,右前模腔和右后模腔配合形成右注塑腔室,左前模板与右前模板相互连接部位分别设有左前料槽和右前料槽,左前料槽和右前料槽之间设有连通的前主料槽,左后模板与右后模板相互连接部位分别设有左后料槽和右后料槽,左后料槽和右后料槽之间设有连通的后主料槽,左前料槽和左后料槽配合形成左流道,左后料槽和右后料槽配合形成右流道,前主料槽和后主料槽配合形成主流道;

5、左前模腔内靠近左前料槽的一端设有左前成型块,左后模腔内靠近左后料槽的一端设有左后成型块,左前成型块与左后成型块用以与左注塑腔室配合成型连接柱,左前模腔的内底面靠近左前料槽的一端设有用以成型条筋的左条筋成型槽;

6、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后模板,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后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前模腔和第二后模腔,第二前模腔包括有设于两侧的硬胶前模腔以及设于两个硬胶前模腔之间的软胶前模腔,第二后模腔包括与硬胶前模腔对应配合的硬胶后模腔以及与软胶前模腔对应配合的软胶后模腔,软胶前模腔与软胶后模腔配合成型有软胶注塑腔室,硬胶前模腔与硬胶后模腔配合成型有硬胶腔室,硬胶腔室用以放置成型后的硬质塑胶件,软胶注塑腔室用以软胶连接件的注塑成型并与硬质塑胶件连接。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左前成型块沿横向与软胶连接件连接,左前成型块包括沿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左前成型块和第二左前成型块;左后成型块包括与第一左前成型块和第二左前成型块分别对位配合的第一左后成型块和第二左后成型块;

8、第一左前成型块与左前模腔之间开设有第一左前连接槽,第二左前成型块与第一左前成型块之间开设有第二左前连接槽,第一左后成型块与左后模腔之间开设有第一左后连接槽,第二左后成型块与第一左后成型块之间开设有第二左后连接槽,第一左前连接槽与第一左后连接槽用以与左注塑腔室配合成型硬质塑胶件上的第一连接柱,第二左前连接槽与第二左后连接槽用以与左注塑腔室配合成型硬质塑胶件上的第二连接柱。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第一左前连接槽的深度大于第二左前连接槽。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第一左前连接槽包括设于两侧的深位槽以及设于深位槽之间的浅位槽。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第一左前成型块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左前连接槽与第二左前连接槽的前加强筋槽,第一左后成型块上开设有连通第一左后连接槽与第二左后连接槽的后加强筋槽,前加强筋槽、后加强筋槽与左注塑腔室配合用以加强筋的成型。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软胶注塑腔室与硬胶腔室的连接处设有容置腔室,容置腔室环绕并贴合于硬质塑胶件的外形轮廓设置。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第二后模板上开设有与硬胶腔室连通的贯穿杆安装孔,贯穿杆安装孔内设有贯穿杆组件,贯穿杆组件包括滑动设于第二后模板上的滑动件、带动滑动件运动的气缸件以及固设于滑动件上的七字形贯穿杆;

14、七字形贯穿杆包括竖向部和横向部,七字形贯穿杆的竖向部与滑动件固接,七字形贯穿杆的横向部从硬胶腔室内伸入到软胶注塑腔室内配合,横向部与软胶注塑腔室配合用以软胶连接件的成型。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主流道分别与左前流道和右前流道之间设有第一连通流道,左前流道与右前流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左注塑腔室和右注塑腔室连通的第二连通流道。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方案:条筋成型槽包括沿横向依次并排设置的多个条筋料槽。

17、一种奶牛监测仪的注塑生产方法,包括用以注塑成型硬质塑胶件的第一模具以及用以注塑成型软胶连接件的第二模具;

18、第一模具包括对称设置且同步注塑的左模和右模,左模包括左前模板和左后模板,左前模板和左后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分别开设有左前模腔和左后模腔,左前模腔和左后模腔配合形成左注塑腔室,右模包括右前模板和右后模板,右前模板和右后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分别开设有右前模腔和右后模腔,右前模腔和右后模腔配合形成右注塑腔室,左前模板与右前模板相互连接部位分别设有左前料槽和右前料槽,左前料槽和右前料槽之间设有连通的前主料槽,左后模板与右后模板相互连接部位分别设有左后料槽和右后料槽,左后料槽和右后料槽之间设有连通的后主料槽,左前料槽和左后料槽配合形成左流道,左后料槽和右后料槽配合形成右流道,前主料槽和后主料槽配合形成主流道;

19、左前模腔内靠近左前料槽的一端设有左前成型块,左后模腔内靠近左后料槽的一端设有左后成型块,左前成型块与左后成型块用以与左注塑腔室配合成型连接柱,左前模腔的内底面靠近左前料槽的一端设有用以成型条筋的左条筋成型槽;

20、第二模具包括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后模板,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后模板相对的一面上分别设有第二前模腔和第二后模腔,第二前模腔包括有设于两侧的硬胶前模腔以及设于两个硬胶前模腔之间的软胶前模腔,第二后模腔包括与硬胶前模腔对应配合的硬胶后模腔以及与软胶前模腔对应配合的软胶后模腔,软胶前模腔与软胶后模腔配合成型有软胶注塑腔室,硬胶前模腔与硬胶后模腔配合成型有硬胶腔室,硬胶腔室用以放置成型后的硬质塑胶件,软胶注塑腔室用以软胶连接件的注塑成型并与硬质塑胶件连接;

21、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22、一次注塑:左前模板、左后模板以及右前模板、右后模板分别合模,原料从主流道分别流入到左流道和右流道,左流道内的硬胶原料注入左注塑腔室,右流道内的硬胶原料注入到右注塑腔室,同时进行两个硬质塑胶件的注塑成型;

23、二次注塑:将两个成型后的硬质塑胶件分别放入硬胶后模腔内,第二前模板和第二后模板进行合模,硬质塑胶件的端部伸入到软胶注塑腔室内用以配合软胶连接件的注塑成型,软胶原料注入到软胶注塑腔室内,注入到软胶注塑腔室内的软胶原料流向两端与硬质塑胶件上的连接柱以及条筋连接成型。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本发明通过双模腔注塑的方式保证了硬质塑胶件的成型效果和成型效率,极大的提高了硬质塑胶件的生产效率,通过二次注塑的工艺,使软胶连接件以浇筑成型的方式与硬质塑胶件稳定连接,采用热流道浇注系统,使软胶连接件在没有冷却的状态快速充填到硬质塑胶件上,在高温熔融状态使的塑胶分子快速的和硬质塑胶件结合,从而保证了软胶连接件与硬质塑胶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气密性,通过连接柱和条筋的设置,增强了软胶连接件与硬质塑胶件之间的连接效果,使监测仪的整体稳定性和气密性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