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2446发布日期:2023-10-07 22: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背光板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导光板加胶框,在背光板生产组装的过程中胶框容易拱起变形,当胶框拱起变形后将其校正到原来的结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背光行业内通常的做法是在生产组装时用镊子强行将变形的胶框或包边膜压到导光板上使其目视效果显得平整,但是这种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可靠性试验后原先按压处理位置会再次拱起变形,导致背光板出现拱起变形不良现象,当胶框在来料或作业过程中发生拱起变形时,使用外力将胶框恢复到原有形状,短暂时间内是可行的,但因胶框质地较柔软,容易发生回弹变形,放置一定时间后胶框还是会回弹到原有的变形状态。

2、中国授权的公告号为cn217258351u的涉及一种车载背光源包边热压装置,在使用时将拱起变形的产品安放在定位块上,进退电机驱动加热块和治具前进并热压拱起变形的产品的,热压到指定时间后,将定位块上的产品取下,由于在热压之前,胶框已经拱起变形,定位块上凹槽的设置,使产品安放在定位块内的难度增大,此时手动放置很可能会造成产品放置歪斜,无法准确入位,在热压时导致需要热压的一边有遗漏,影响对产品热压的精度,而手动将胶框已经拱起变形的产品放置入位耗时较久,不能对产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而且一次只能对胶框的一边进行热压,对产品热压的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解决了拱起变形的胶框放置到定位块时容易歪斜,导致对热压的一边热压时位置容易产生遗漏,影响热压的精度,而且需要手动对产品放置入位,无法对产品进行快速定位,并且一次只可对胶框的单边进行热压,热压的效率有待提高的问题:

2、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杆,所述l型杆的末端与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在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中部为十字镂空型,所述放置板的四边均设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在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在朝向固定块的一面滑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的在朝向固定板的一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表面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放置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热压组件。

3、进一步的,所述热压组件有四个,所述热压组件分别位于工作台的四边,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第一热压连杆,所述第一热压连杆与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压连杆在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热压连杆,所述第二热压连杆的外表面铰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第二热压连杆之间通过固定轴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热压连杆在远离第一热压连杆的一端铰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工作台之间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在远离第二热压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块,所述加热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压头,所述热压头的底部与圆形放置台的顶部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7、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一下压连杆,所述第一下压连杆与工作台呈45度夹角,所述第一下压连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工作台之间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下压连杆在远离工作台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下压连杆,所述第二下压连杆为垂直状态,所述第二下压连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所述u型杆在远离第二下压连杆的一端与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分别和弧形支撑板与第二下压连杆的尺寸相匹配。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在电动伸缩杆向下伸长的过程中,带动l型杆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放置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产品向下运动,同时,放置板向下运动带动固定板向下运动,进而第一弹簧的右端被向下拉伸产生变形,进而,固定板受到弹簧的收缩力被第一弹簧拉动向下运动,进而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向下运动,由于弧形支撑板的结构为中间向左凸出,固定板向下运动的同时,先向左运动,当滑块运动到弧形支撑板的中间位置时,刚好将产品从四面进行中心定位和夹持,对拱起变形的胶框进行快速定位,并且对胶框的四边同时进行热压,提高热压的效率。

12、(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固定板上的滑块沿着滑槽的下半部继续向下运动,随后,产品脱离放置板,圆形放置台高出放置板将产品顶起,定位组件继续下移,直到进入凹槽的内部,在对产品进行夹持定位后自动收纳在凹槽内部,便于腾出空间使产品接受热压组件的热压,通过放置板和定位组件,在热压之前对产品进行准确快速定位,防止产品放置歪斜,使需要热压的侧边某处发生遗漏,利用定位组件使产品稳定安放在圆形放置台上,使产品的四周均被热压头热压到位,无遗漏,提高了热压的精度。

13、(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向上运动带动l型杆在第一通孔内向上运动,进而l型杆带动放置板向上运动,使产品从圆形放置台上脱离,从而放置板将产品进行向上托起,便于对热压后的产品进行取下,对新的需要热压的产品进行放置,利用l型杆和放置板的设置,便于对产品进行取放,提高了装置在取放时的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设有凹槽(2),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15),所述第一通孔(1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杆(16),所述l型杆(16)的末端与电动伸缩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l型杆(16)在远离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所述放置板(17)的中部为十字镂空型,所述放置板(17)的四边均设有定位组件(18),所述定位组件(18)包括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底部与放置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20),所述第一弹簧(20)在远离固定块(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在朝向固定块(19)的一面滑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23),所述弧形支撑板(23)的在朝向固定板(21)的一面设有滑槽(24),所述滑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的外表面与固定板(2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凹槽(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放置台(4),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3),所述电动伸缩杆(3)的底部设有热压组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组件(6)有四个,所述热压组件(6)分别位于工作台(1)的四边,所述热压组件(6)包括第一热压连杆(7),所述第一热压连杆(7)与电动伸缩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连杆(7)在远离电动伸缩杆(3)的一端铰接有第二热压连杆(8),所述第二热压连杆(8)的外表面铰接有固定柱(9),所述固定柱(9)与第二热压连杆(8)之间通过固定轴(10)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压连杆(8)在远离第一热压连杆(7)的一端铰接有推杆(12),所述推杆(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定位套(11),所述定位套(11)与工作台(1)之间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2)在远离第二热压连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块(13),所述加热块(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热压头(14),所述热压头(14)的底部与圆形放置台(4)的顶部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上表面铰接有第一下压连杆(25),所述第一下压连杆(25)与工作台(1)呈45度夹角,所述第一下压连杆(2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8),所述第二弹簧(28)的底部与工作台(1)之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压连杆(25)在远离工作台(1)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下压连杆(26),所述第二下压连杆(26)为垂直状态,所述第二下压连杆(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型杆(27),所述u型杆(27)在远离第二下压连杆(26)的一端与弧形支撑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内部设有第二通孔(29)和第三通孔(30),所述第二通孔(29)和第三通孔(30)分别和弧形支撑板(23)与第二下压连杆(26)的尺寸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载背光源边缘热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内部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型杆,L型杆在远离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四边均设有定位组件,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底部设有热压组件,利用定位组件和热压组件,对拱起变形的胶框进行快速定位,并且对胶框的四边同时进行热压,提高热压的效率,利用定位组件使产品稳定安放在圆形放置台上,使产品的四周均被热压头热压到位,无遗漏,提高了热压的精度,利用L型杆和放置板的设置,便于对产品进行取放,提高了装置在取放时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威,刘子平,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