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胶车间工艺布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00150发布日期:2023-12-16 02:3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炼胶车间工艺布局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生产车间布局,特别是涉及一种炼胶车间工艺布局。


背景技术:

1、炼胶就是将各种配合剂借助炼胶机机械力的作用均匀分散于橡胶中的工艺过程。炼胶过程就是将各种配合剂均匀的分散在橡胶中,以形成一个以橡胶为介质或者以橡胶与某些能和它相容的配合组分的混合物为介质,以与橡胶不相容的配合剂(如炭黑、白炭黑、氧化锌等)为分散相的多橡胶体分散体系的过程。经混炼工艺加工后的产品称为混炼胶,混炼胶在轮胎质量中占比可达80%以上,由此可见混炼的质量对胶料的进一步加工和成品的质量有这决定性的影响。

2、目前,炼胶车间设计方案是传统的一字排开式密炼机布置方式,先布置母炼生产线再布置终炼胶生产线。按照工艺要求,母炼胶加工完成后要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存放,存放时间满足工艺要求以后才能进行终炼。传统工艺中,母炼生产线与终炼生产线成一列设置,母炼生产线生产的母炼胶片采用胶片冷却装置的提升皮带输送至车间二层,并需要通过叉车转移走进行存放,待满足存放需求后,再根据工艺需要由叉车从储存区运回到母炼生产线进行多段母炼或运送至终炼生产线制成混炼胶半成品。但是这会导致物流运输距离较长,存储区占地空间大、冷却装置提升皮带故障造成生产停滞,从而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母炼生产线与终炼生产线排布后导致物流运输距离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物流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

2、一种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包括位于炼胶车间的母炼生产区与终炼生产区,所述终炼生产区沿炼胶生产方向位于所述母炼生产区的一侧,并分列设置;

3、所述母炼生产区中布置母炼生产线以及母炼自动化仓库,所述母炼生产线生产的母炼胶片存储于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中,所述终炼生产区中布置终炼生产线以及终炼自动化仓库,所述终炼生产线产生的终炼胶片存储于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中;

4、沿所述炼胶生产方向上,所述母炼生产线、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所述终炼生产线、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依次布置。

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炼生产线包括位于所述母炼生产区的上辅机、第一密炼机组、第一压片机以及第一胶片冷却装置,所述上辅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密炼机组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片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密炼机组的下方,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密炼机组与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之间。

6、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炼生产区还具有第一自动运输设备以及第一堆垛机,所述第一堆垛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自动运输设备在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堆垛机之间往返运动,所述第一堆垛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自动运输设备输送的母炼胶片提升至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中。

7、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炼生产区还具有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之间,所述第一运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一堆垛机,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用于供所述第一自动运输设备运动。

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炼生产线还包括清水箱及第一提升装置,所述清水箱及所述第一提升装置设置在第一压片机与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之间,所述清水箱用于对母炼胶片进行冷却,所述第一提升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压片机输出的母炼胶片输送至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中。

9、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炼生产线包括位于所述终炼生产区的第二密炼机组、第二压片机以及第二胶片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密炼机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片机的上方,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片机与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中。

10、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位于所述炼胶车间的一层区域和/或二层区域,所述第二密炼机组位于所述炼胶车间的一层区域和/或二层区域,所述第二密炼机组的入口对应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的出库工位。

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炼生产区中设置第二自动运输设备及第二堆垛机,所述第二堆垛机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自动运输设备在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二堆垛机之间往返运动,所述第二堆垛机用于将所述第二自动运输设备输送的终炼胶片提升至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中。

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炼生产区还具有第二运输通道,所述第二运输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之间,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堆垛机,所述第二运输通道供所述第二自动运输设备运动。

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母炼生产线沿所述炼胶车间的三层区域布置,所述终炼生产线沿所述炼胶车间的二层区域布置,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位于所述炼胶车间的一、二层区域;

14、所述终炼生产区还具有连廊,所述连廊连通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与用胶车间。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6、本申请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中,沿炼胶生产方向上,终炼生产区位于母炼生产区的一侧,并且,母炼生产区中设置母炼生产线与母炼自动化仓库,终炼生产区中设置终炼生产线与终炼自动化仓库,在沿炼胶方向上,母炼生产线、母炼自动化仓库、终炼生产线以及终炼自动化仓库依次布置,母炼生产线生产的母炼胶片存储到母炼自动化仓库中,当母炼胶片在母炼自动化仓库的存放时间满足工艺要求后,母炼胶片被输送到终炼生产线中进行生产,终炼生产线生产的终炼胶片存储到终炼自动化仓库中,以供后期用胶车间使用。

17、该炼胶车间工艺布置采用母炼生产区与终炼生产区分列布局的方式,将母炼生产设备与母炼自动化仓库设置在母炼生产区,将终炼生产设备与终炼自动化仓库设置在终炼生产区,两个生产区域成并列设置,这样,母炼生产设备生产的母炼胶片会存储到母炼自动化仓库中,并且存放时间满足工艺要求的母炼胶片直接被输送到终炼生产区的终炼生产设备中。如此,母炼胶片、终炼胶片无需被交互、重复、往返运送,减少物流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运送过程中的交叉,还能够保证生产安全性,可靠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炼胶车间的母炼生产区与终炼生产区,所述终炼生产区沿炼胶生产方向位于所述母炼生产区的一侧,并分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炼生产线包括位于所述母炼生产区的上辅机、第一密炼机组、第一压片机以及第一胶片冷却装置,所述上辅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密炼机组的上方,所述第一压片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密炼机组的下方,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密炼机组与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炼生产区还具有第一自动运输设备以及第一堆垛机,所述第一堆垛机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自动运输设备在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一堆垛机之间往返运动,所述第一堆垛机用于将所述第一自动运输设备输送的母炼胶片提升至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炼生产区还具有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之间,所述第一运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一堆垛机,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用于供所述第一自动运输设备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炼生产线还包括清水箱及第一提升装置,所述清水箱及所述第一提升装置设置在第一压片机与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之间,所述清水箱用于对母炼胶片进行冷却,所述第一提升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压片机输出的母炼胶片输送至所述第一胶片冷却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炼生产线包括位于所述终炼生产区的第二密炼机组、第二压片机以及第二胶片冷却装置,所述第二密炼机组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片机的上方,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压片机与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位于所述炼胶车间的一层区域和/或二层区域,所述第二密炼机组位于所述炼胶车间的一层区域和/或二层区域,所述第二密炼机组的入口对应所述母炼自动化仓库的出库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炼生产区中设置第二自动运输设备及第二堆垛机,所述第二堆垛机沿垂直于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自动运输设备在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第二堆垛机之间往返运动,所述第二堆垛机用于将所述第二自动运输设备输送的终炼胶片提升至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炼生产区还具有第二运输通道,所述第二运输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胶片冷却装置与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之间,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连通至所述第二堆垛机,所述第二运输通道供所述第二自动运输设备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炼生产线沿所述炼胶车间的三层区域布置,所述终炼生产线沿所述炼胶车间的二层区域布置,所述终炼自动化仓库位于所述炼胶车间的一、二层区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炼胶车间工艺布局,其包括位于炼胶车间的母炼生产区与终炼生产区,终炼生产区沿炼胶生产方向位于母炼生产区的一侧,并分列设置;母炼生产区中布置母炼生产线以及母炼自动化仓库,母炼生产线生产的母炼胶片存储于母炼自动化仓库中,终炼生产区中布置终炼生产线以及终炼自动化仓库,终炼生产线产生的终炼胶片存储于终炼自动化仓库中;沿炼胶生产方向上,母炼生产线、母炼自动化仓库、终炼生产线、终炼自动化仓库依次布置。采用母炼生产区与终炼生产区分列布局的方式,母炼胶片无需被往返运送,减少运送过程中的交叉,保证安全性,同时,还能够减少物流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峰,张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蓝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