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环压紧成型装置及儿童防护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4790发布日期:2024-02-20 20:58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环压紧成型装置及儿童防护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手环制造的,尤其涉及一种手环压紧成型装置及儿童防护手环。


背景技术:

1、儿童手环是一种特别设计给儿童佩戴的智能设备,是由手环、显示器、电池、电子控制模块等组成部分构成,旨在给儿童提供额外的安全和保护,以及方便家长对儿童进行监护和管理。

2、儿童手环的制作工艺流程通常为材料准备、模具制作、注塑成型、电子组装、测试和调试、压紧成型、装配和包装,其中压紧成型是将组装好的手环放入专用的压紧装置中压紧成型,确保儿童手环后续的使用寿命。

3、而压紧成型的过程中需要施加适当的压力和温度来使手环与内部组件紧密贴合,如果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显示器的表面变形或损坏;而如果压力过小,可能无法达到紧密结合的效果,在工作人员操作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很好地控制施加的压力,操作不当以致产品的成型效果和外观受到影响,且压紧成型后由于手环大多为橡胶材质,受压力后粘附在放置座上,需要工作人员用手指扣下脱离,操作不便。

4、并且现有的儿童手环通常起到的只是与家长通话联系和看时间的功能,当家长不在身边,当儿童试图伸手去触摸高温物体或者有高温物体靠近,儿童手环无法发声报警以警醒儿童注意安全,没有起到提醒儿童远离高温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环压紧成型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手环压紧成型过程中工作人员控制压力不当而影响成品效果,且成型后不便于取下产品的问题。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环压紧成型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顶部的立板,以及设置于立板背部的支撑加强件,且支撑加强件的外壁与底板的外壁相贴合,并且支撑加强件为直角三角形具有加强稳定性的作用,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压紧成型单元,所述压紧成型单元包括设置于底板顶部的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的正面设置有剥离部件,所述剥离部件上设置有导向部件,所述压紧部件上放置有待加工的橡胶手环;

4、所述压紧部件包括设置于立板正面的移动板,设置于移动板顶部的固定板,且固定板的数量为对称设置两块,并且固定板的外壁与立板的外壁相贴合,设置于两块固定板之间的下压件,设置于固定板远离下压件一侧的第一转动座,设置于移动板外壁上的第二转动座,且第二转动座的数量为对称设置两个,设置于第一转动座和第二转动座之间的第一复位件,设置于移动板底部的下压模,设置于下压模底部与待加工的橡胶手环外形相适配的放置座,且放置座安装于立板的外壁上,以及设置于移动板正面的限位组件;

5、所述剥离部件用于下压模将儿童手环压紧成型后,将儿童手环从放置座上疏松剥离;

6、所述导向部件用于剥离部件疏松剥离儿童手环后,将儿童手环移动一段距离,通过儿童手环自身的重量落到指定位置。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复位件可以为弹簧,将儿童手环套在放置座上,通过调节限位组件限定移动板的最大移动距离,从而控制下压模下压的距离,工作人员下拉下压件至最低处,使得下压模下压加强显示屏与手环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一复位件被拉伸,儿童手环成型后松开下压件,在第一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移动板带动下压模复位,随后取下儿童手环即可。

8、进一步的,所述下压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形块,贯穿设置于两个凸形块底部的转轴,且转轴的两端活动贯穿固定板的外壁,凸形块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板的内侧,设置于两个凸形块顶部的连接件,以及设置于连接件顶部的下压杆。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下拉下压杆,在连接件作用下的连接下带动两个凸形块和转轴同步转动,凸形块的“凸”出面挤压移动板,从而使得移动板下移。

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组件的数量为对称设置两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板顶部的第一立杆,且第一立杆贯穿于移动板内,设置于第一立杆顶部的限位块,开设于第一立杆上的多个调节孔,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调节孔内的定位销。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压模下压前,根据显示屏在手环上的突出厚度,将两侧定位销插入相对应的调节孔中,实现对移动板的下移距离进行限定。

12、进一步的,所述剥离部件包括设置于移动板正面一侧的侧板,且侧板的外壁与底板的外壁相贴合,设置于侧板靠近放置座一侧的插条,设置于插条与侧板之间的第一移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一移动杆外壁上的移动块,设置于移动块底部的驱动件,设置于移动块与驱动件之间的第二立杆,且第二立杆的顶端位于移动块的内腔,开设于侧板靠近放置座一侧的平行滑槽,以及设置于移动块外壁上的滑杆,且滑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位于平行滑槽内。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指腹放在驱动件上向放置座推移,滑杆在平行滑槽内滑行,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块和第二立杆同步移动,使得插条插入已压紧成型的儿童手环的内壁,使得儿童手环从放置座上脱离。

14、进一步的,所述插条包括插条主体,设置于插条主体一端的弧段,以及设置于插条主体另一端的挡块。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弧段先接触儿童手环的内壁,随后沿着弧段的外形将儿童手环挤松,便于后续将儿童手环带出脱离。

1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于第二立杆底端的平移块,设置于平移块正面的矩形块,以及设置于矩形块内的第二弧面。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矩形块内设置第二弧面便于工作人员用指腹推动平移块。

1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设置于侧板靠近放置座一侧的导向槽,且导向槽的数量为上下设置的两个,并且导向槽的外壁与侧板的外壁相贴合,设置于导向槽内的导向块,且其中一个导向块的外壁与第一移动杆的端部相连接,并且另一个导向块的外壁通过连接杆与挡块相连接,设置于移动块内壁与第二立杆外壁之间的第二复位件。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复位件可以为弹簧,在推动驱动件时,在第二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导向块沿着导向槽的形状平行移动或倾斜移动,带动插条整体平移移动或倾斜移动,移动块和第二立杆移动的同时,移动块在第二立杆是伸缩以适应移动的路径。

2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包括第一平行段,倾斜设置于第一平行段正面的下倾段,倾斜设置于下倾段正面的上倾段,且下倾段与上倾段之间形成“v”字形夹角,以及设置于上倾段正面的第二平行段。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先带动插条平行向放置座移动,然后平行向后移动,再沿着下倾段向下倾斜移动,再沿着上倾段向上倾斜移动,最后移动到第二平行段的尾端。

2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件还包括开设于插条端部的第一活动槽,设置于第一活动槽内的第三复位件,且第三复位件包括第一弧面段,设置于第一弧面段正面的第二段,以及设置于第二段底部的第三段,开设于放置座上的第二活动槽,以及设置于第三复位件与挡块之间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斜面和设置于第一斜面正面的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与插条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0°,并且第二斜面与插条外壁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5°。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复位件可以为弹片,在插条的弧段插入儿童手环的内壁与放置座的外壁之间后,第三复位件受到挤压,第三复位件的第一弧面段和第二段缩入第一活动槽内腔,当弧段移动到第二活动槽时,第三复位件的第一弧面段和第二段重新弹出,随后利用第二段将儿童手环勾出,使儿童手环随着插条的移动而移动。

24、进一步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儿童防护手环,其目的在于:解决儿童试图伸手去触摸高温物体或者有高温物体靠近,无法发声报警以警醒儿童注意安全的问题。

2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儿童防护手环,包括橡胶手环,且橡胶手环的内壁直径与儿童手腕大小相匹配,所述橡胶手环外壁上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底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橡胶手环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显示器上设置有蜂鸣报警器。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7、1、将儿童手环套在放置座上,通过调节限位组件限定移动板的最大移动距离,从而控制下压模下压的距离,避免控制压力不当而影响成品效果,工作人员下拉下压件至最低处,使得下压模下压加强显示屏与手环之间的连接,同时第一复位件被拉伸,儿童手环成型后松开下压件,在第一复位件的复位作用下,移动板带动下压模复位,随后取下儿童手环即可。

28、2、通过工作人员将指腹放在驱动件上向放置座推移,滑杆在平行滑槽内滑行,带动第一移动杆、移动块和第二立杆同步移动,使得插条插入已压紧成型的儿童手环的内壁,使得儿童手环从放置座上脱离,便于取下儿童手环。

29、3、通过在插条上设置第一活动槽、第三复位件和导向件,在插条的弧段插入儿童手环的内壁与放置座的外壁之间后,第三复位件受到挤压,第三复位件的第一弧面段和第二段缩入第一活动槽内腔,当弧段移动到第二活动槽时,第三复位件的第一弧面段和第二段重新弹出,随后利用第二段将儿童手环勾出,使儿童手环随着插条的移动而移动。

30、4、当儿童试图伸手去触摸高温物体或者有高温物体靠近,热电堆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超过预设的高温阈值时,它会向显示器中的电子控制模块发送信号,电子控制模块根据信号触发报警动作,激活蜂鸣报警器,发出声音来提醒儿童不要触碰高温物体或离开高温区域,起到提醒儿童远离高温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