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8154发布日期:2024-01-23 11:4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装置,具体为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1、塑料制品在进行热成型加工时,需要使用模具装置;模具装置一般分为定模和动模,制造塑料制品时,先将动模与定模装配在一起,然后通过注入孔将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加注在动模和定模组成模腔内,待熔融状态的塑料冷却固化后,将动模与定模脱离,即可获得塑料制品,由于难于脱模,在加工具有负角度结构的塑料制品时,效率往往较低,需要提出一种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2、如公开号为cn216914804u的专利文件,该装置涉及的底模体在动模脱离后能将其多个模外壳沿径向外移,从而便于对底部有负角度的塑料制品进行脱模取出,提高了脱模的效率;

3、但是上述的装置在开模后,需要对成型的塑料制品的毛边进行打磨,但是,刚成型的塑料制品表面的温度较高,此时塑料制品的毛边较软,不容易对其进行打磨去毛边,影响塑料制品的成型效率;同时,在将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注入进料孔内时,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需要漫过进料孔的底部,使得少量的塑料原料会与进料孔的内壁紧贴,影响成型塑料制品的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2、(1)如何解决刚成型的塑料制品表面的温度较高,毛边较软,不容易对其进行打磨去毛边,影响塑料制品成型效率的问题;

3、(2)如何解决少量的塑料原料会与进料管的内壁紧贴,影响成型的塑料制品脱模效率的问题。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其顶部的定模座,所述定模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纵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定模座的顶部设置有动模块,所述动模块的顶壁开设有进料孔,所述动模块的顶壁还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端与进料孔连通,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设置有用于给塑料制品边缘毛边处降温的水冷机构;

5、所述水冷机构包括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储水箱下方的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中部与出水管的输出端连通,且调节管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水流流向的调节单元,所述调节管下方的安装板上通过销轴转动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上固定安装有滴水管,所述滴水管的输出端与导流槽的位置对应。

6、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滴水管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软管连通有u形管,所述u形管的输入端与调节管的顶壁连通;通过控制液压缸的伸出端伸长至最长,使得动模块与定模座卡接,再往进料孔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当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漫过进料孔的底部后,对动模块和定模座进行冷却降温;当塑料制品成型后,通过开启控制阀,使得储水箱内的清水通过出水管注入调节管内,当注入的清水量达到阈值时,及时关闭控制阀,多余的水分通过u形管和第一软管注入滴水管内,将多余的水分滴落到导流槽内,对进料孔内少量的塑料原料进行快速水冷,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该塑料原料与进料孔的内壁脱离,便于对塑料制品进行脱模。

7、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动模块的顶部通过支撑架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滴水管滚动连接。

8、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滑动设置在调节管内壁上的活塞,所述调节管内壁上与活塞位置对应处固定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与活塞的底部卡接设置,所述活塞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活动贯穿调节管且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活塞远离推杆的一侧通过推力弹簧与调节管的内侧壁弹性连接。

9、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滴水管远离转动套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的位置与推板的位置对应。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转动套远离滴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l形管,所述调节管远离推板的一端底部通过第二软管与l形管的中部连通。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定模座的顶部开设有与动模块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一侧固定插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端延伸出定模座的底部,且排水管的内径小于l形管的内径;当需要对塑料制品进行开模时,控制液压缸的伸出端收缩至原位,通过动模块带动第一传动轮向上移动,使得第一传动轮推动滴水管发生翻转,同时,配重块带动第二传动轮对推板提供滚动按压,使得活塞与阻挡块脱离,保存在调节管内的清水穿过活塞与阻挡块之间的空隙,流入第二软管中,而此时,由于滴水管发生翻转,l形管也发生翻转,使得l形管的输出端朝向卡槽,从l形管内流出的清水注入卡槽内,由于排水管的内径小于l形管的内径,使得卡槽内存在积水,当积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通过积水对位于定模座内塑料制品的毛边处进行快速水冷散热,避免毛边较软,方便对该毛边进行高效地打磨,防止影响塑料制品的成型效率。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安装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插设有纵向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出端与动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块的顶壁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导向杆,四个所述导向杆的顶端均活动贯穿限位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在使用时,当需要对塑料制品进行开模时,控制液压缸的伸出端收缩至原位,通过动模块带动第一传动轮向上移动,使得第一传动轮推动滴水管发生翻转,同时,配重块带动第二传动轮对推板提供滚动按压,使得活塞与阻挡块脱离,保存在调节管内的清水穿过活塞与阻挡块之间的空隙,流入第二软管中,而此时,由于滴水管发生翻转,l形管也发生翻转,使得l形管的输出端朝向卡槽,从l形管内流出的清水注入卡槽内,由于排水管的内径小于l形管的内径,使得卡槽内存在积水,当积水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通过积水对位于定模座内塑料制品的毛边处进行快速水冷散热,避免毛边较软,方便对该毛边进行高效地打磨,防止影响塑料制品的成型效率。

15、本发明在使用时,当塑料制品成型后,通过开启控制阀,使得储水箱内的清水通过出水管注入调节管内,当注入的清水量达到阈值时,及时关闭控制阀,多余的水分通过u形管和第一软管注入滴水管内,将多余的水分滴落到导流槽内,对进料孔内少量的塑料原料进行快速水冷,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该塑料原料与进料孔的内壁脱离,便于对塑料制品进行脱模。



技术特征:

1.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包括底座(6)以及固定在其顶部的定模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7)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8),所述定模座(7)的顶部设置有动模块(5),所述动模块(5)的顶壁开设有进料孔(11),所述动模块(5)的顶壁还开设有导流槽(10),所述导流槽(10)的底端与进料孔(11)连通,所述安装板(8)的正面设置有用于给塑料制品边缘毛边处降温的水冷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管(406)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软管连通有u形管(409),所述u形管(409)的输入端与调节管(408)的顶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块(5)的顶部通过支撑架(405)转动设置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滴水管(406)滚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单元(402)包括滑动设置在调节管(408)内壁上的活塞(4021),所述调节管(408)内壁上与活塞(4021)位置对应处固定设置有阻挡块(4022),所述阻挡块(4022)与活塞(4021)的底部卡接设置,所述活塞(4021)上固定连接有推杆(4023),所述推杆(4023)的一端活动贯穿调节管(408)且固定安装有推板(4024),所述活塞(4021)远离推杆(4023)的一侧通过推力弹簧与调节管(408)的内侧壁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水管(406)远离转动套(407)的一端顶部固定安装有配重块(412),所述配重块(412)的顶部转动设置有第二传动轮(411),所述第二传动轮(411)的位置与推板(4024)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套(407)远离滴水管(40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l形管(404),所述调节管(408)远离推板(4024)的一端底部通过第二软管(403)与l形管(404)的中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座(7)的顶部开设有与动模块(5)对应的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槽底一侧固定插设有排水管(13),所述排水管(13)的底端延伸出定模座(7)的底部,且排水管(13)的内径小于l形管(404)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上固定插设有纵向设置的液压缸(1),所述液压缸(1)的伸出端与动模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动模块(5)的顶壁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导向杆(2),四个所述导向杆(2)的顶端均活动贯穿限位板(9)。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品加工用热成型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其顶部的定模座,所述定模座的背面固定安装有纵向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定模座的顶部设置有动模块,所述动模块的顶壁开设有进料孔,所述动模块的顶壁还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底端与进料孔连通,所述安装板的正面设置有用于给塑料制品边缘毛边处降温的水冷机构;通过积水对位于定模座内塑料制品的毛边处进行快速水冷散热,避免毛边较软,方便对该毛边进行高效的打磨,防止影响塑料制品的成型效率;通过多余的水分对进料孔内少量的塑料原料进行快速水冷,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该塑料原料与进料孔的内壁脱离,便于对塑料制品进行脱模。

技术研发人员:查道鑫,刘一修,韩璐遥,方超粮,倪灶兴,吴沁,叶彩霞,屈超,姜晓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聚鑫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