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65112发布日期:2023-09-08 03: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


背景技术:

1、在汽车内饰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模压,一般是将粉状、粒状、团粒状、片状,甚至先作成和制品相似形状的料坯,放在模具的型腔中先进行加热,然后再将模具送入压机中进行加压,使其成型并固化或硫化,再经脱模得制品。

2、传统的加热方法是通过烘箱中进行加热,但由于烘箱的热量传导是间接传递的,加热速度较慢、热能损耗较大。

3、现有技术中,有采用接触式加热板代替烘箱进行加热的装置,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对原料进行加热,相比于间接加热,加热速度更快,热能损耗更小,但为了满足对原料的加热需求,加热板表面温度通常较高,而模具在加热前通常又处于冷却状态,加热板直接接触模具表面后容易造成模具因为表里温差过大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触式加热板直接对模具表面进行高温加热易造成模具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3、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输送带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上通过升降轴安装有加热板a和加热板b,所述输送带底座上通过旋转轴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

4、其中,所述输送带上放置的原料可依次从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下方通过,且分别通过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进行分段式加热。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轴采用套合式的柱状结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加热板a或加热板b上,所述加热板a或加热板b可通过所述升降轴进行升降以对原材料进行接触式加热。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轴具有若干个,分别连接在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四角位置,使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在升降过程中底面能够保持水平状态。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所述升降轴之间进行电连接,当原料经过所述加热板a或加热板b下方时,所述升降轴可通过所述感应器传递的信号使所述加热板a或加热板b下降,加热后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可自动抬起。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带为回形结构,所述输送带回形结构内部穿过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与所述输送带内表面能够贴合,在所述加热板a或所述加热板b对位于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的部分所述输送带进行压合时能够提供支撑力以防止所述输送带上表面向下凹陷。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上方安装两块的接触式加热板,先由第一块加热板对原材料和模具进行预加热,再由传送带直接传送到第二块加热板下方进行正式加热,能够减少因为原材料或模具表面温度骤升与内部温差较大而造成的原材料或模具损坏的情况,此外,由传送带进行两段加热间的传送,并通过感应式的升降轴进行控制,能够在减少工人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小工人直接接触装置造成的烫伤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加热输送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输送带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加热板A和加热板B,所述输送带底座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加热板A和所述加热板B位于所述输送带上方,可对输送带上的原料进行分段式加热。本技术通过在传送带上方安装两块的接触式加热板,先由第一块加热板对原材料和模具进行预加热,再由传送带直接传送到第二块加热板下方进行正式加热,能够减少因为原材料或模具表面温度骤升与内部温差较大而造成的原材料或模具损坏的情况,此外,由传送带进行两段加热间的传送,并通过感应式的升降轴进行控制,能够在减少工人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小工人直接接触装置造成的烫伤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江玮,万小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福臻汽车自动化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