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0764发布日期:2023-09-27 21:46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1、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模具侧抽芯又名斜梢、斜顶,是模具设计中用来成形产品内部倒钩的机构,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倒钩情况。

2、相关公告号为cn2172265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取料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使用了齿带以及多个齿轮配合的联动结构,利用上模运动时的动力配合联动结构驱动滑块同步滑动,进而实现仅需控制一组液压杆就能够盛气上模的同时侧向滑动滑块,以便斜导柱斜向从滑块中抽出。

3、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大量齿、螺纹等结构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缝隙,这些缝隙经过逐级放大效应作用在斜导柱时,可能会出现上模开始运动而斜导柱还未开始运动的情况,上模与斜导柱的运动容易不同步,进而在长时间的使用状态下容易损伤斜导柱。

4、因此,现有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存在模具与侧向滑块之间不易较为精准的同步运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以解决现有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存在模具与侧向滑块之间不易较为精准的同步运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后模两侧固定设置有斜导柱,所述前模两侧皆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后模朝向滑轨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滑条,所述滑块朝向滑条设置有与滑条配合的滑槽,滑块上设置有供斜导柱穿入的导柱孔,所述斜导柱相对于后模表面倾斜的角度与滑条的倾斜角度相同。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前模与后模上分别设置斜向的滑条与滑槽结构,使滑条以及滑槽的倾斜角度与斜导柱相适配,在后模移动的同时,利用倾斜的滑槽结构使滑块侧向滑动,滑条与滑槽结构之间配合简单直接,能够使滑块更快的与后模同步运动,在后模远离前模的同时便立刻侧向滑动,有效避免了斜导柱因后模与滑块运动不同步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内设置有针对滑块的自锁结构。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自锁结构度滑块进行限位。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内转动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设置在滑轨内部的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条转动连接在限位滑块上,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限位条的转轴内设置有是限位条旋转张开的扭转弹簧。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槽内弹簧的弹力配合斜撑的限位条对滑块限位,而在合模时,滑条与滑槽相配合使滑块复位滑动时,限位槽内的弹簧被压缩,限位滑块朝向弹簧方向滑动,限位条受限位槽内壁的影响转动收入限位槽中,从而自动解除对滑块的限位,使滑块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自动解锁,便于后续的滑动。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条与滑槽脱离接触时,所述限位条抵住滑块的侧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滑块定位在滑条与滑槽脱离接触时的位置,便于滑条与滑槽能够在合模时顺利的恢复配合状态。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条抵住滑块时,所述滑块的滑动至滑轨的末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出现滑块继续滑动的情况,使得滑轨与限位条一同对滑块进行限位。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的运动方向与后模的运动方向相互正交。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后模在开模的时候滑块能够正常的侧向滑动。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模与后模合模时,所述滑条与滑槽完全配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滑条与滑槽配合的更为稳定,避免滑条或是滑槽的长度出现浪费的情况。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模与后模上分别设置斜向的滑条与滑槽结构,使滑条以及滑槽的倾斜角度与斜导柱相适配,在后模移动的同时,利用倾斜的滑槽结构使滑块侧向滑动,滑条与滑槽结构之间配合简单直接,能够使滑块更快的与后模同步运动,在后模远离前模的同时便立刻侧向滑动,有效避免了斜导柱因后模与滑块运动不同步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块的轨道内设置针对滑块的自锁结构,使滑块滑动到位后便自动锁定,定位在滑条与滑槽相互分离时刻的位置,以便后模合模时还能够稳定的使滑条与滑槽结构相配合,使滑块滑动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后模(2)两侧固定设置有斜导柱(6),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两侧皆设置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5),所述后模(2)朝向滑轨(3)固定设置有固定块(4),所述固定块(4)上设置有滑条(8),所述滑块(5)朝向滑条(8)设置有与滑条(8)配合的滑槽(9),滑块(5)上设置有供斜导柱(6)穿入的导柱孔(7),所述斜导柱(6)相对于后模(2)表面倾斜的角度与滑条(8)的倾斜角度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内设置有针对滑块(5)的自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3)内转动设置有限位条(12),所述限位条(12)设置在滑轨(3)内部的限位槽(10)内,所述限位条(12)转动连接在限位滑块(11)上,限位滑块(11)滑动连接在限位槽(10)内,且与限位槽(10)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限位条(12)的转轴内设置有是限位条(12)旋转张开的扭转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条(8)与滑槽(9)脱离接触时,所述限位条(12)抵住滑块(5)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条(12)抵住滑块(5)时,所述滑块(5)的滑动至滑轨(3)的末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的运动方向与后模(2)的运动方向相互正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与后模(2)合模时,所述滑条(8)与滑槽(9)完全配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模具侧抽芯顶出机构,涉及注塑模具领域,在前模与后模上分别设置斜向的滑条与滑槽结构,使滑条以及滑槽的倾斜角度与斜导柱相适配,在后模移动的同时,利用倾斜的滑槽结构使滑块侧向滑动,滑条与滑槽结构之间配合简单直接,能够使滑块更快的与后模同步运动,在后模远离前模的同时便立刻侧向滑动,有效避免了斜导柱因后模与滑块运动不同步而出现损坏的情况。本技术在前模与后模上分别设置斜向的滑条与滑槽结构,使滑条以及滑槽的倾斜角度与斜导柱相适配,在后模移动的同时,利用倾斜的滑槽结构使滑块侧向滑动,滑条与滑槽结构之间配合简单直接,有效避免了斜导柱因后模与滑块运动不同步而出现损坏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史圆圆,何茂叶,张雄杰,仲伟标,杜银辉,吴家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源博裕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