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1105发布日期:2023-12-30 00:4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粒料混料,涉及一种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1、丙烯薄膜,具有无毒、无味,密度小的特点,且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丙烯薄膜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2、丙烯薄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原材料进行搅拌混料处理,然而现有的混料装置结构简单,且大都是固定的,不能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调整,存在能耗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3、经查,现有公开号为cn2079974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pp塑料薄膜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主体,混料装置主体为圆柱状中空结构,且底部安装有沿纵向设置有搅拌模块,混料装置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进料仓,且进料仓的底部通过输料管道延伸至混料装置主体的内部,输料管道位于混料装置主体内部的有一端连接有匀料盘,匀料盘为圆盘状中空结构,且输料管道连接在匀料盘上侧的圆心处,且延伸至内部,输料管道位于匀料盘内的一端封闭设置,且侧壁沿圆周等距离连接有匀料滑道的一端。

4、还有,公开号为cn21070545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pp塑料薄膜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混料装置外框架,混料装置外框架上开凿有入料口,入料口内插接有与入料口相匹配的入料通道,混料装置外框架内设有机架,且机架与混料装置外框架固定连接,入料口的下侧设有与入料口相匹配的硅胶密封塞,硅胶密封塞远离混料装置外框架的一端开凿有存储槽,存储槽的槽底板上固定连接有主定位杆,主定位杆远离存储槽槽底板的一端贯穿机架并延伸至机架的下方,可以实现混料装置完成进料后可以自动闭合固体入料口。

5、上述二个混料装置的混料仓容量都是固定,不能根据混料量多少进行调节,少量混料时,设备仍需满负荷运行,存在能源浪费的情况;此外,混料仓为固定整体结构,混料完成后料仓内部清洗、清理困难,增加了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工作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对现有混料设备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混料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使用灵活方便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混料仓大小可调节,搅拌速度、方向可调节,使得混料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搅拌仓和底板,搅拌仓为一个或叠加的若干个,每个搅拌仓内均设有垂直搅拌模块和水平搅拌模块,其中垂直搅拌模块设置在搅拌仓的中心位置,盖板上开设有加料口,盖板的上端中部设有驱动垂直搅拌模块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水平搅拌模块包括若干个水平搅拌组件,水平搅拌组件分为一主动搅拌组件和若干从动搅拌组件,搅拌仓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搅拌组件相连接,主动搅拌组件的输出端设有万向接头与相邻的从动搅拌组件传动连接,水平搅拌模块通过万向接头链接呈环状排列在垂直搅拌模块周围,底板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的出料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3、作为改进,所述垂直搅拌模块包括垂直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周围设置搅拌桨,搅拌轴的轴心两端设置封闭轴承,封闭轴承通过第一支架与搅拌仓固定,搅拌轴的轴心上端设有方形插槽,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盖板设置在盖板的下方,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方形插槽配合的方形插销。

4、进一步,所述水平搅拌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周围设置搅拌桨,搅拌轴的轴心两端设置密封轴承,密封轴承通过第二支架与搅拌仓连接固定,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主动搅拌组件相连接。

5、再进一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主动搅拌组件的一端设有二个密封轴承,二个密封轴承之间安装有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实现第二驱动电机搅拌力的传递。

6、再进一步,所述皮带的外围设置使皮带与料仓隔离的挡板,挡板与第二皮带轮两侧的密封轴承外缘和搅拌仓连接固定。

7、进一步,所述搅拌仓呈圆环形,搅拌仓的上下两端外缘分别间隔凸设有若干螺栓固定扣,盖板为对应的圆形板,盖板的外缘间隔设置有螺栓固定扣,盖板对合在搅拌仓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搅拌仓连接固定。

8、再进一步,所述底板为圆锥形结构,出料口设置在圆锥形结构的底部中心位置,底板的上端外缘间隔设有与搅拌仓的下端配合的螺栓固定扣,通过螺栓将底板对合固定在搅拌仓的下端。

9、最后,所述搅拌仓为叠加的多个,垂直搅拌模块的搅拌轴的下端凸设有方形插销,垂直搅拌模块的搅拌轴的上端设有方形插槽,通过方形插销与相邻的下方搅拌仓的垂直搅拌模块的搅拌轴上端的方形插槽配合将多个搅拌仓的垂直搅拌模块传动连接,通过螺栓穿过相邻搅拌仓的螺栓固定扣将搅拌仓叠加装配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一、在搅拌仓内设置相互垂直的两个搅拌模块,搅拌方向和搅拌速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可使混料更加均匀;

12、二、可根据生产需求将多个搅拌仓叠加使用,这样使得混料仓的大小可调节,设备适应性强、有利于节能降耗;

13、三、模块化结构设计,将盖板、搅拌仓和底板分开,有利于装置的拆卸和料仓内部的清理维护,降低人工成本。

1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且混料仓大小可调节,满足不同生产力的要求,使得混料更加均匀、效率更高,同时拆装方便,便于日常维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盖板、搅拌仓和底板,搅拌仓为一个或叠加的若干个,每个搅拌仓内均设有垂直搅拌模块和水平搅拌模块,其中垂直搅拌模块设置在搅拌仓的中心位置,盖板上开设有加料口,盖板的上端中部设有驱动垂直搅拌模块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水平搅拌模块包括若干个水平搅拌组件,水平搅拌组件分为一主动搅拌组件和若干从动搅拌组件,搅拌仓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搅拌组件相连接,主动搅拌组件的输出端设有万向接头与相邻的从动搅拌组件传动连接,水平搅拌模块通过万向接头链接呈环状排列在垂直搅拌模块周围,底板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的出料管上设有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搅拌模块包括垂直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周围设置搅拌桨,搅拌轴的轴心两端设置封闭轴承,封闭轴承通过第一支架与搅拌仓固定,搅拌轴的轴心上端设有方形插槽,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盖板设置在盖板的下方,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方形插槽配合的方形插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搅拌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搅拌轴,搅拌轴的周围设置搅拌桨,搅拌轴的轴心两端设置密封轴承,密封轴承通过第二支架与搅拌仓连接固定,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的方式与主动搅拌组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皮带轮,主动搅拌组件的一端设有二个密封轴承,二个密封轴承之间安装有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实现第二驱动电机搅拌力的传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的外围设置使皮带与料仓隔离的挡板,挡板与第二皮带轮两侧的密封轴承外缘和搅拌仓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呈圆环形,搅拌仓的上下两端外缘分别间隔凸设有若干螺栓固定扣,盖板为对应的圆形板,盖板的外缘间隔设置有螺栓固定扣,盖板对合在搅拌仓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搅拌仓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为圆锥形结构,出料口设置在圆锥形结构的底部中心位置,底板的上端外缘间隔设有与搅拌仓的下端配合的螺栓固定扣,通过螺栓将底板对合固定在搅拌仓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为叠加的多个,垂直搅拌模块的搅拌轴的下端凸设有方形插销,垂直搅拌模块的搅拌轴的上端设有方形插槽,通过方形插销与相邻的下方搅拌仓的垂直搅拌模块的搅拌轴上端的方形插槽配合将多个搅拌仓的垂直搅拌模块传动连接,通过螺栓穿过相邻搅拌仓的螺栓固定扣将搅拌仓叠加装配固定。


技术总结
一种模块化连续混料装置,包括盖板、搅拌仓和底板,搅拌仓为一个或叠加的多个,搅拌仓内均设有垂直搅拌模块和水平搅拌模块,垂直搅拌模块设置在搅拌仓中心位置,盖板上设有加料口,盖板上端中部设有驱动垂直搅拌模块的第一驱动电机,水平搅拌模块包括一主动搅拌组件和若干从动搅拌组件,搅拌仓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与主动搅拌组件相连接,主动搅拌组件的输出端设有万向接头与相邻的从动搅拌组件传动连接,水平搅拌模块通过万向接头链接呈环状排列在垂直搅拌模块周围,底板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末端设有控制开关。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且混料仓大小可调节,满足不同生产力的要求,使得混料更加均匀、效率更高,同时拆装方便,便于日常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杰,陈刚,刘凯,王雯龙,祁泽星,钱坤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宁波分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