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65387发布日期:2024-04-25 10:51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灌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模机构。


背景技术:

1、市面上的奶酪棒、洗衣液、酸奶等产品都可以通过包装片材来进行灌装,生产过程中需要以步进方式处理片材,使得片材在输送路径上被拖动,片材每被拖动一次就前行一段距离。理想的片材行进节奏,应当是片材对应计算规划的分组区域进入到各个工位,然后被各个工位上的功能部件加工处理。用于传递拖动片材的动力的结构为夹持组件,仅当夹持组件以夹持方式夹紧片材后,片材才会被拖动。

2、因为在片材的拖动期间,夹持组件与片材之间的夹持程度不足以完全保障片材与夹持组件之间的相对静止,所以两者间会存在滑动的情况。使得拖动片材时,片材对应计算规划的分组区域偏离工位位置,即片材偏离各个工位,造成明显的加工误差,进而导致片材上无法形成理想的容纳产品的空腔,也就无法形成符合销售要求的外形特征,更无法将灌装阀与片材中的空腔准确对接。因此当片材偏离工位时,会直接影响生产进度。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遇到该类问题时,需要采用停机方式进行纠偏,即在停机状态下调整片材位置,并驱使片材恢复到正确位置上,该纠偏方式严重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合模机构,以解决因片材偏移导致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合模机构,包括基板、合模部件以及合模动力部件,合模部件和合模动力部件都安装在基板上,合模部件包括受力组件、传动杆以及合模作业组件,基板上设有滑孔,传动杆穿过滑孔,受力组件和合模作业组件都安装在传动杆上,传动杆的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上,合模作业组件位于基板的一侧,受力组件和合模动力部件都位于基板的另一侧,合模机构还包括平移部件,合模部件通过平移部件活动安装在基板上,平移部件包括平移动力组件和直线导轨组件,受力组件与基板之间通过直线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平移动力组件安装在基板上,并且平移动力组件与受力组件连接,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传动杆的中心线,合模动力部件上设有花键轴,花键轴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受力组件上设有花键套,合模动力部件通过花键轴插入花键套内与受力组件连接。

3、在上述一种合模机构中,受力组件上设有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导杆和第一夹紧件,导杆安装在平移部件上,导杆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第一夹紧件固定安装在受力组件上,受力组件上设有对应于导杆的第一通孔,导杆穿过第一通孔并且第一夹紧件以夹持方式与导杆连接。

4、在上述一种合模机构中,受力组件上设有离合单元,离合单元包括转轴和第二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固定安装在受力组件上,转轴安装在第二夹紧件上,转轴上设有齿轮,第二夹紧件以夹持方式与转轴连接,平移动力组件包括螺杆,螺杆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受力组件上设有对应于螺杆的第二通孔,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并且螺杆与齿轮啮合。

5、在上述一种合模机构中,滑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

6、在上述一种合模机构中,传动杆与基板之间设有波纹管,传动杆穿过波纹管,传动杆与波纹管密封连接,基板与波纹管密封连接。

7、在上述一种合模机构中,受力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凸轮,凸轮固定安装在花键套外部,花键套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都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通过直线导轨组件与基板活动连接,安装座上滑动安装有沿同一直线排列的三根传动杆,凸轮上设有两个工作曲面,三根传动杆中位于中间的一根传动杆的一端设有轴承并通过轴承与凸轮上其中一个工作曲面连接,三根传动杆中位于中间的一个传动杆与安装座之间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三根传动杆中的位于两侧的两根传动杆的一端均与同一个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轴承并且连接板通过轴承与凸轮上另一个工作曲面连接,连接板与安装座之间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一种合模机构,包括基板、合模部件以及合模动力部件,合模部件和合模动力部件都安装在基板上,合模部件包括受力组件、传动杆以及合模作业组件,基板上设有滑孔,传动杆穿过滑孔,受力组件和合模作业组件都安装在传动杆上,传动杆的中心线位于水平方向上,合模作业组件位于基板的一侧,受力组件和合模动力部件都位于基板的另一侧,合模机构还包括平移部件,合模部件通过平移部件活动安装在基板上,平移部件包括平移动力组件和直线导轨组件,受力组件与基板之间通过直线导轨组件滑动连接,平移动力组件安装在基板上,并且平移动力组件与受力组件连接,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垂直于传动杆的中心线,合模动力部件上设有花键轴,花键轴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受力组件上设有花键套,合模动力部件通过花键轴插入花键套内与受力组件连接。该技术方案有如下技术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上设置滑孔以供合模部件的传动杆穿过,使得合模部件穿设在基板上,通过在基板上设置平移部件,使得合模部件可在平移部件的驱动下沿基板的表面平移。当片材发生偏移而未能与用于加工片材的合模部件对准时,平移部件的平移动力组件可以推动受力组件沿直线导轨组件的中心轴方向滑动,使得合模部件可沿基板的表面滑动,其中,合模部件穿设在滑孔内的部分,可在滑孔内滑动,以将合模部件移动至合模作业组件与偏移后的片材对准的位置,使得片材可以与合模部件精准对位,以实现合模机构对于片材的精确加工,避免造成明显的加工误差,保证片材上形成理想的容纳产品的空腔,形成符合销售要求的外形特征,以便在后续进行灌装等工序时,灌装阀与片材中的空腔准确对接。在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即可通过平移部件对合模部件进行移动,保证合模机构与片材始终对准,使得工作人员无需在片材发生偏移时停机对片材进行纠偏,节约时间,提高生产加工效率。

11、受力组件上设有定位单元,定位单元包括导杆和第一夹紧件,导杆安装在平移部件上,导杆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第一夹紧件固定安装在受力组件上,受力组件上设有对应于导杆的第一通孔,导杆穿过第一通孔并且第一夹紧件以夹持方式与导杆连接。当第一夹紧件松开导杆时,合模部件可沿导杆滑动;当合模部件沿基板的表面平移至与片材对准时,第一夹紧件抱紧导杆,以阻止合模部件继续在导杆上滑动,实现合模部件在导杆上的止位,保证合模部件停留在与片材对准的位置,以便于对片材进行精确加工,运行更加稳定可靠。第一夹紧件的设置,使得导杆在对受力组件进行导向的同时,也可对受力组件进行限位,以避免合模部件在基板两侧来回晃动,保证合模部件运行的稳定,进而保证合模部件对于片材的准确夹持。

12、受力组件上设有离合单元,离合单元包括转轴和第二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固定安装在受力组件上,转轴安装在第二夹紧件上,转轴上设有齿轮,第二夹紧件以夹持方式与转轴连接,平移动力组件包括螺杆,螺杆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受力组件上设有对应于螺杆的第二通孔,螺杆穿过第二通孔并且螺杆与齿轮啮合。在螺杆的转动过程中,若第二夹紧件未抱紧转轴,则与螺杆啮合的齿轮带动转轴共同转动,此时,转轴相对于受力组件空转,受力组件在螺杆轴向上的位置不发生改变;若第二夹紧件抱紧转轴,则转轴以及齿轮固定在受力组件上不发生转动,此时,转动的螺杆通过与其啮合的齿轮带动转轴以及受力组件沿螺杆的轴向发生平移,进而带动合模部件沿螺杆的轴向发生平移,以实现合模部件在基板上的平移。通过将受到平移驱动电机驱动的单根螺杆依次穿过各个合模部件上的第二通孔,即可实现单根螺杆对多个合模部件的同时驱动,使多个合模部件同时在基板上平移,以与位置偏移后的片材进行对准,结构简单可靠,传动稳定,且螺杆的传动精度高,作为驱动各个合模部件在基板上平移的驱动结构,可以实现对各个合模部件在基板上移动精度的精确控制,保证合模部件与片材的精确对准,还可以通过将任意一个合模部件上的第二夹紧件单独抱紧螺杆,实现对任意一个合模部件位置的单独控制。

13、滑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平移动力组件驱动合模部件在基板上运动的方向。即传动杆在滑孔内仅能沿滑孔的延伸方向滑动,避免传动杆带动整个合模部件在滑孔内沿其他方向发生晃动,对传动杆的具有导向和限位作用,使得合模部件运行更加稳定可靠。

14、传动杆与基板之间设有波纹管,传动杆穿过波纹管,传动杆与波纹管密封连接,基板与波纹管密封连接。通过设置波纹管对滑孔和传动杆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使得传动杆在滑孔内滑动的过程中,基板两侧的空气无法通过滑孔进行交换,即滑孔可以保持密封状态,以便合模机构应用于各种工作场景。尤其是基板为无菌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该技术方案可以便于本
技术实现要素:
应用于无菌作业环境。受力组件还包括安装座和凸轮,凸轮固定安装在花键套外部,花键套活动安装在安装座上,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都安装在安装座上,安装座通过直线导轨组件与基板活动连接,安装座上滑动安装有沿同一直线排列的三根传动杆,凸轮上设有两个工作曲面,三根传动杆中位于中间的一根传动杆的一端设有轴承并通过轴承与凸轮上其中一个工作曲面连接,三根传动杆中位于中间的一个传动杆与安装座之间还设有第一复位弹簧,三根传动杆中的位于两侧的两根传动杆的一端均与同一个连接板连接,连接板上设有轴承并且连接板通过轴承与凸轮上另一个工作曲面连接,连接板与安装座之间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凸轮通过两个工作曲面,以同时反向推动三根传动杆中位于中间的一根传动杆以及两侧的传动杆,使得连接在传动杆上的合模作业组件合拢以对片材进行加工,通过设置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对合模作业组件进行复位,合模作业组件张开,使得受力组件仅具有推动合模作业组件合拢的单一结构即可,简化受力组件的结构,降低生产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