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3023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注塑机有双色注塑机和三色注塑机,双色注塑机和三色注塑机具有不同的设计,三色注塑机只有一个工作模式,它不能进行双色注塑,只能执行三工位三色注射,功能比较单一,在客户需要进行二工位双色注射时,需重新购买双色机,造成机台产能闲置,浪费生产成本,增加生产面积。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它具有二工位双色注射和三工位三色注射功能,机台利用率高,减少企业的设备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包括机架、控制器、活动车臂、固定车臂、伺服电机、减速机、伺服转盘、夹紧装置、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和第三料管,伺服电机连接减速机,减速机连接伺服转盘,伺服转盘安装于活动车臂,夹紧装置固定于活动车臂,活动车臂和固定车臂组装成一夹模机构,夹模机构安装于机架,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和第三料管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对应位置,伺服转盘固定有母模,固定车臂固定有公模,伺服转盘设置有O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180度终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控制器设置有二工位控制单元和三工位控制单元,控制器设置有切换开关;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在选用O度起始位置和18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在分别选用O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一料管进行射料,在180度终点位置选用第二料管进行射料。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一料管进行射料,在120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二料管进行射料,在240度终点位置选用第三料管进行射料。
[000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二工位双色注射和三工位三色注射功能,机台利用率高,减少企业的设备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
[0012]1、活动车臂2、固定车臂3、第一料管4、第二料管5、第三料管6、伺服电机7、减速机8、伺服转盘9、母模10、公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包括机架、控制器、活动车臂1、固定车臂2、伺服电机6、减速机7、伺服转盘8、夹紧装置、第一料管3、第二料管4和第三料管5,伺服电机6连接减速机7,减速机7连接伺服转盘8,伺服转盘8安装于活动车臂1,夹紧装置固定于活动车臂1,活动车臂I和固定车臂2组装成一夹模机构,夹模机构安装于机架,第一料管3、第二料管4和第三料管5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对应位置,伺服转盘8固定有母模9,固定车臂2固定有公模10,伺服转盘8设置有O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180度终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控制器设置有二工位控制单元和三工位控制单元,控制器设置有切换开关;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在选用O度起始位置和18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在分别选用O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
[0015]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一料管3进行射料,在180度终点位置选用第二料管4进行射料。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一料管3进行射料,在120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二料管4进行射料,在240度终点位置选用第三料管5进行射料。
[0016]为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下对伺服转盘8 二工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17]1、注塑机控制伺服电机6的转动来控制伺服转盘8的旋转角度。当伺服转盘8及母模9旋转到O度起始位置时,伺服电机6反馈一个信号给注塑机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此时伺服转盘8旋转到O度起始位置,伺服电机6停止转动,夹紧装置固定伺服装盘,活动车壁向右运动,使模具闭合,第一料管3向左运动抵住公模点交口后射料,射料完成后第一料管3退回起始位置,在母模9内产品冷却凝固后,活动车壁向左运动,模具分模,夹紧装置松开伺服转盘8。
[0018]2、伺服转盘8继续顺时针旋转,伺服转盘8和母模9顺时针旋转到180度终点位置时,伺服电机6反馈一个信号给注塑机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伺服转盘8旋转到180度终点位置,伺服电机6停止转动,夹紧装置固定伺服装盘,活动车壁向右运动使模具闭合,第二料管4向左运动抵住公模点交口后射料,射料完成后第二料管4退回起始位置,在母模9内产品冷却凝固后,活动车壁向左运动,模具分模。
[0019]3、注塑机通过控制液压系统控制推杆向左运动推出模穴内产品,夹紧装置松开伺服转盘8,伺服转盘8逆时针旋转180度还回O度起始位置,工作完成。为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下对伺服转盘8三工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0020]1、注塑机通过控制伺服电机6的转动来控制伺服转盘8的旋转角度。当伺服转盘8及母模9旋转到O度起始位置时,伺服电机6反馈一个信号给注塑机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此时伺服转盘8旋转到O度起始位置,伺服电机6停止转动,夹紧装置固定伺服装盘,活动车壁向右运动使模具闭合,第一料管3向左运动抵住公模点交口后射料,射料完成后第一料管3退回起始位置,在模具内产品冷却凝固后,活动车壁向左运动,模具分模,夹紧装置松开伺服转盘8。
[0021]2、伺服转盘8继续顺时针旋转,伺服转盘8和母模9顺时针旋转到120度中点位置时,伺服电机6反馈个信号给注塑机控制器,控制器判断伺服转盘8旋转到120度中点位置,伺服电机6停止转动,夹紧装置固定伺服装盘,活动车壁向右运动使模具闭合,第二料管4向左运动抵住公模点交口后射料,射料完成后第二料管4退回起始位置,模具内产品冷却凝固后活动车壁向左运动,模具分模,夹紧装置松开伺服转盘8。
[0022]3、伺服转盘8继续顺时针旋转,伺服转盘8和母模9顺时针旋转到240度终点位置时,伺服电机6反馈一个信号给注塑机的控制器,控制器判断伺服转盘8旋转到240度终点位置,伺服电机6停止转动,夹紧装置固定伺服装盘,活动车壁向右运动使模具闭合,第三料管5向模具移动抵住公模点交口后射料,射料完成后第三料管5退回起始位置,在模具内产品冷却凝固后,活动车壁向左运动,模具分模。
[0023]4、注塑机通过控制液压系统控制推杆向右运动推出模穴内产品,夹紧装置松开伺服转盘8,伺服转盘8逆时针旋转240度回到O度起始位置,工作完成。
[0024]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包括机架、控制器、活动车臂(I)、固定车臂(2)、伺服电机(6)、减速机(7)、伺服转盘(8)、夹紧装置、第一料管(3)、第二料管(4)和第三料管(5),伺服电机(6)连接减速机(7),减速机(7)连接伺服转盘(8),伺服转盘(8)安装于活动车臂(I),夹紧装置固定于活动车臂(I),其特征在于:活动车臂(I)和固定车臂(2)组装成一夹模机构,夹模机构安装于机架,第一料管(3)、第二料管(4)和第三料管(5)分别安装在机架的对应位置,伺服转盘(8)固定有母模(9),固定车臂(2)固定有公模(10),伺服转盘(8)设置有O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180度终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控制器设置有二工位控制单元和三工位控制单元,控制器设置有切换开关;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在选用O度起始位置和18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在分别选用O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一料管(3)进行射料,在180度终点位置选用第二料管(4)进行射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8)顺时针方向旋转,在O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一料管(3)进行射料,在120度起始位置选用第二料管(4)进行射料,在240度终点位置选用第三料管(5)进行射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加机台利用率的三色注塑机,伺服转盘设置有0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180度终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控制器设置有二工位控制单元和三工位控制单元,控制器设置有切换开关;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二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在选用0度起始位置和18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在切换开关切换使用三工位控制单元时,伺服转盘在分别选用0度起始位置、120度中点位置和240度终点位置进行射料。本实用新型具有二工位双色注射和三工位三色注射功能,机台利用率高,减少企业的设备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IPC分类】B29C45-16
【公开号】CN204431629
【申请号】CN201520021808
【发明人】王伯埙
【申请人】东莞富强鑫塑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