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302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双色注塑机为模具旋转射出,其生产周期较长,存在油渍污染,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它结构简单,生产周其短,无油渍污染。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包括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活动车壁、回转轴、托模杆和模具内板,伺服电机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连接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固定于回转轴,回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活动车壁,托模杆固定于回转轴,模具内板固定于托模杆的前端,伺服电机转动时带动模具内板旋转。
[000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减速机,减速机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回转轴中部开设安装孔,托模杆穿过安装孔,托模杆的中部固定于安装孔,托模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在回转轴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模杆的后端设置有托模架,托模架安装有托模气缸和托模板,托模气缸连接托模板,托模板安装于托模杆的后端。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周其短,无油渍污染。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
[0013]1、伺服电机2、第一皮带轮3、第二皮带轮4、活动车壁5、回转轴6、托模杆7、减速机8、托模板9、托模架1、托模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5]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包括伺服电机1、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活动车壁4、回转轴5、托模杆6和模具内板,伺服电机I连接第一皮带轮2,第一皮带轮2连接第二皮带轮3,伺服电机I连接有减速机7,减速机7连接第一皮带轮2,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之间连接有皮带。
[0016]第二皮带轮3固定于回转轴5,回转轴5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活动车壁4,托模杆6固定于回转轴5,回转轴5中部开设安装孔,托模杆6穿过安装孔,托模杆6的中部固定于安装孔,托模杆6的两端分别伸出在回转轴5的两侧。
[0017]模具内板固定于托模杆6的前端,伺服电机I转动时带动模具内板旋转。所述托模杆6的后端设置有托模架9,托模架9安装有托模气缸10和托模板8,托模气缸10连接托模板8,托模板8安装于托模杆6的后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周其短,无油渍污染。
[0018]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包括伺服电机(I)、第一皮带轮(2)、第二皮带轮(3)、活动车壁(4)、回转轴(5)、托模杆(6)和模具内板,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I)连接第一皮带轮(2),第一皮带轮(2)连接第二皮带轮(3),第二皮带轮(3)固定于回转轴(5),回转轴(5)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活动车壁(4),托模杆(6)固定于回转轴(5),模具内板固定于托模杆(6)的前端,伺服电机(I)转动时带动模具内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I)连接有减速机(7),减速机(7)连接第一皮带轮(2),第一皮带轮(2)和第二皮带轮(3)之间连接有皮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5)中部开设安装孔,托模杆(6)穿过安装孔,托模杆(6)的中部固定于安装孔,托模杆(6)的两端分别伸出在回转轴(5)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模杆¢)的后端设置有托模架(9),托模架(9)安装有托模气缸(10)和托模板(8),托模气缸(10)连接托模板(8),托模板(8)安装于托模杆(6)的后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色转轴注塑机,包括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活动车壁、回转轴、托模杆和模具内板,伺服电机连接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连接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固定于回转轴,回转轴通过轴承座安装于活动车壁,托模杆固定于回转轴,模具内板固定于托模杆的前端,伺服电机转动时带动模具内板旋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生产周其短,无油渍污染。
【IPC分类】B29C45-04, B29C45-16
【公开号】CN204431628
【申请号】CN201520019479
【发明人】王伯埙
【申请人】东莞富强鑫塑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