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校准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655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平台校准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台校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平台校准夹。
【背景技术】
[0002]现有3D打印机等机器,尤其是桌面级3D打印机的工作平台(如打印平台),是通过常用的多个夹子在不同方向夹持可移走的做工板和机器内部的工作平台固定架,从而实现做工板的固定,形成工作平台(如打印平台)。夹子的两个夹臂对称,以旋转中心张合实现夹持作用。存在的问题是,这样的夹子在夹持状态时,两个夹臂形成一定夹角,而做工板的顶面和工作平台固定架底面用于固定夹持的部位通常是水平的,所以夹臂相对夹持的两面而言会相对翘起,夹持易脱落,不稳定,而且干扰3D打印机等机器的正常运作。
[0003]而且3D打印机等很多加工领域的机器中,在使用前和使用中,经常需要重新校准工作平台的水平、高低。传统的起到夹持效果的夹子只能起到单一的夹持作用,如需校准需要另设校准装置,工序繁琐且挤占了宝贵的有效打印空间。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台校准夹,可以实现工作平台的稳固夹持和精准的平台校准。
[0005]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校准夹,包括导电金属弹片、柔性线路板和用于夹持的夹子;
[0006]所述夹子包括导电夹持主体及与其适配用来夹持的夹持弹片,所述导电夹持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及与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夹持部,所述夹持弹片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平行的第二夹持部;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有绝缘层;
[0007]所述导电金属弹片包括第一接触部,及与第一接触部连接的、在外力作用下可与第一夹持部触碰、无外力作用下与第一夹持部留有间隙的第二接触部;
[0008]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柔性线路板的第一导电层平行紧贴,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柔性线路板的第二导电层平行紧贴。
[0009]优选的,所述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臂与第二接触部连接。
[0010]优选的,本平台校准夹还包括用于固定导电金属弹片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对应导电金属弹片的卡槽,所述固定座、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柔性线路板和导电夹持主体的第一主体部通过铆钉或者螺栓紧固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夹持弹片与导电夹持主体通过销轴连接,所述夹持弹片的第二夹持部上设有穿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接触部为无外力作用下与第一夹持部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二接触部。
[0013]优选的,所述导电夹持主体为全导电或部分导电的导电夹持主体,所述导电金属弹片为全导电或部分导电的导电金属弹片。
[0014]优选的,所述导电夹持主体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夹持主体,所述导电金属弹片为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金属弹片。
[0015]优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还包括柔性的延伸接出部,所述延伸接出部包括连接第一导电层的第一延伸导电层和连接第二导电层的第二延伸导电层。
[0016]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台校准夹,通过平行设置的导电夹持主体上的第一夹持部和夹持弹片上的第二夹持部,可以很好的实现被夹持的两面为平行面的物体的夹持作用,同时通过导电夹持主体、柔性线路板和导电金属弹片的结构设计,可以在实现如上夹持功能的同时,实现平台校准信号的输出,尤其是柔性线路板可以实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信号的灵活引出,便捷地实现了平面夹持功能和校准功能,减少零配件,有效节约了平台上的有效工作空间,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装配图;
[0018]图2是实施例1夹持在平台上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19]图3是图2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0020]图4是图2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0021]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0022]图6是实施例1中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0023]图7是实施例1中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0024]图8是实施例1中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0025]图9是实施例1中柔性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0026]图10是图9的C-C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8]实施例1:本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装配图如图1所示,夹持在3D打印平台上的结构示意立体图如图2所示、结构示意主视图如图3所示、结构示意左视图如图4所示,图4的A-A向剖视图如图5所示,包括导电金属弹片1、柔性线路板2和用于夹持的夹子。
[0029]所述夹子包括导电夹持主体3及与其适配用来夹持的夹持弹片4,所述导电夹持主体3包括第一主体部31及与第一主体部连接的第一夹持部32,所述夹持弹片4包括与所述第一夹持部32平行的第二夹持部42,以及自第二夹持部42延伸并相对第二夹持部42向下翘起的延伸弹片部41,即第二夹持部42与延伸弹片部41之间有一定夹角,该夹角不为180度或O度;所述柔性线路板2包括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3,第一导电层21和第二导电层23之间设有绝缘层22。
[0030]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导电金属弹片I包括第一接触部11,及与第一接触部连接的、在打印喷头或其他校准装置外力作用下可与第一夹持部32触碰、无外力作用下与第一夹持部32留有间隙的第二接触部12 ;所述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11通过具有弹性的连接臂13与第二接触部12连接。
[0031]所述第一接触部11与柔性线路板的第一导电层21平行紧贴,所述第一主体部31与柔性线路板的第二导电层23平行紧贴。
[0032]还包括用于固定导电金属弹片I的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上设有对应导电金属弹片I的卡槽,所述固定座5、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11、柔性线路板2和导电夹持主体的第一主体部31通过铆钉或者螺栓紧固连接。
[0033]本实施例1中,铆钉或螺栓依次穿过固定座5、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11、柔性线路板2和导电夹持主体的第一主体部31上的穿孔,实现安装连接。所述铆钉或者螺栓穿过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11、柔性线路板2上的穿孔时,其与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11和柔性线路板2是绝缘的。本实施例1中固定座5是不导电的固定座,为塑料制品,导电金属弹片的第一接触部11、连接臂13插在固定座5的卡槽内,第一接触部11上的穿孔卡在固定座5穿孔四周的凸台外侧,该凸台高度大于第一接触部11上的穿孔的厚度,这样铆钉或螺栓穿过固定座和第一接触部11的穿孔时,是与第一接触部11的穿孔接触不到的。柔性线路板上第一导电层21、绝缘层22、第二导电层23上开有同心的穿孔,第一、第二导电层上穿孔的孔径大于绝缘层22的穿孔孔径。当然只要第一、第二导电层绕过或避开铆钉或螺栓穿过的部位即可,所以也可以是柔性线路板上的穿孔只开在绝缘层上两侧没有铺设第一、第二导电层的部位。上述绝缘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规技术手段实现,不局限于本实施例1。
[0034]所述夹持弹片4与导电夹持主体3通过销轴6连接,使得夹持弹片4与导电夹持主体3可相对以销轴6为中心轴转动张合。本实施例1中,销轴6同时穿过夹持弹片的延伸弹片部41上设有的一对穿孔,和与之适配的导电夹持主体第一主体部31上设有的一对穿孔。当然,导电夹持主体3及与其适配用来夹持的夹持弹片4也可以通过其他常规技术手段实现。
[0035]所述夹持弹片4的第二夹持部42上设有穿孔43。该穿孔43为用于通过螺栓或铆钉等配件将第二夹持部42固定在所夹持物体的底面的穿孔。
[0036]所述导电夹持主体3为全导电的导电夹持主体,所述导电金属弹片I为全导电的导电金属弹片。导电夹持主体和导电金属弹片为由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电夹持主体和导电金属弹片。当然也可以采用贴导电层的方式来实现导电金属弹片和导电夹持主体的导电功能。因此本实施例1中,导电夹持主体3上第一主体部31和第一夹持部32连接并连通,导电金属弹片I上第一接触部11与第二接触部12连接并连通。
[0037]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1中,所述柔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