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3830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制作过程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风力发电机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旋转轴与地面平行,叶面迎风旋转。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旋转轴与地面垂直,相对于传统的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具有设计方法先进、风能利用率高、起动风速低、无噪音等众多优点,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0003]在复合材料垂直轴叶片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结构胶将叶片的迎风面、背风面和腹板粘接成一个整体,结构胶预先涂覆在叶片壳体的前缘、后缘和一端与背风面壳体已粘接完成的腹板上,迎风面壳体由翻转装置进行翻转扣合到背风面上,通过结构胶进行粘接成型。由于结构胶为手工涂覆且为保证粘接不发生空腔,结构胶用量需略大于理论用量,进而导致合模后部分结构胶发生挂流,尤其在腹板位置较为严重。由于垂直轴叶片通常内腔长而狭小,人工很难清理干净。挂流的结构胶在叶片运转过程中很容易脱落,与叶片壳体或叶片内的避雷线等发生摩擦,造成破坏。更甚者可能将叶片排水孔堵住,导致水分无法排除,在遇到雷击时水分瞬间蒸发,很容易将叶片炸开,造成严重后果。
[0004]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目前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多为在叶片运转过程中针对已掉落的结构胶进行收集的装置。而针对于合模过程中叶片结构胶的收集装置鲜有发表,且均针对水平轴叶片结构,不能做到与叶片内腔随形,收集效果不理想。而针对于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的结构胶收集装置笔者经检索尚未发现。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用于垂直轴等截面叶片内腔结构胶的收集和清理,与垂直轴等截面叶片内腔随形性好,结构胶清理效果佳。
[000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7]—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包括下随形收集板、上随形刮板、伸缩杆、高度调节杆,其中所述下随形收集板与叶片背风面随形,用于所述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下方的定位和接收掉落的结构胶,同时下随形收集板本身与叶片随形,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掉落在叶片背风面的结构胶铲起,一并收集;所述上随形刮板与叶片迎风面随形,用于所述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上方的定位和上方结构胶的清理;所述上随形刮板和所述下随形收集板由三根立杆相连,中间一根为高度调节杆,另外两根为伸缩杆。
[0008]优选地,所述下随形收集板的两端各设一个与所述下随形收集板一体成型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与叶片内腔腹板背风面侧边缘相切,起限位作用。
[0009]优选地,所述上随形刮板的两端各设一个与刮板一体成型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与叶片内腔腹板迎风面侧边缘相切,将多余的结构胶刮掉,掉落的结构胶顺势沿着与所述第二立板相连的导向槽掉落到所述下随形收集板上。
[0010]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杆分为两节,中间设置涡轮涡杆结构,所述涡轮涡杆结构的上端固定于调节杆上节,所述涡轮涡杆结构的下端螺纹与调节杆下节的内螺纹咬合,所述涡轮涡杆结构的中心与垂直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手柄相连,通过转动所述手柄实现所述高度调节杆长度的调节,进而控制所述上随形刮板与所述下随形收集板之间的高度。
[0011]优选地,与所述涡轮涡杆结构相连的手柄长度不足时,在所述手柄的末端通过卡扣连接、加长手柄。
[0012]优选地,所述伸缩杆分为三节,上节与中间节固定连接,中间节的下端与下节为嵌套结构,中间节嵌入弹簧中,弹簧两端分别固定于上节和下节。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胶收集装置具有与叶片内腔随形的刮板,可保证内腔多余的结构胶被完全收集;具有高度调节装置,可保证适应由于铺层厚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内腔高度;具有结构胶收集结构,可保证掉落的结构胶被完全收集到收集板上。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5]图I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的一个具体实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I所示具体实例的具体实施过程示意图。
[0017]图3示图I所示具体实例中涡轮涡杆结构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I所示,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包括下随形收集板1、上随形刮板2、伸缩杆3、高度调节杆4和手柄5五部分。
[0019]如图2,下随形收集板I与叶片背风面随形,用于该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下方的定位和接收掉落的结构胶。同时,下随形收集板I本身与叶片随形,在移动的过程中可将掉落在叶片背风面的结构胶铲起,一并收集。下随形收集板I的两端各设一个与下随形收集板一体成型的第一立板6。该第一立板6与叶片内腔腹板背风面侧边缘相切,起限位作用。上随形刮板2与叶片迎风面随形,用于该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上方的定位和上方结构胶的清理,上随形刮板2的两端各设一个与刮板一体成型的第二立板7。该第二立板7与叶片内腔腹板迎风面侧边缘相切,将多余的结构胶刮掉,掉落的结构胶顺势沿着与第二立板7相连的导向槽8掉落到下随形收集板I上。
[0020]如图3所示,上随形刮板2和下随形收集板I由三根立杆相连,中间一根为高度调节杆4,分为两节,中间设置涡轮涡杆结构9,涡轮涡杆结构9的上端固定于调节杆上节10,涡轮涡杆结构9下端螺纹与调节杆下节11的内螺纹咬合,涡轮中心与垂直于高度调节杆的手柄5相连,通过转动手柄5实现高度调节杆4长度的调节,进而控制上随形刮板2与下随形收集板I间的高度。高度调节杆4的两侧设有两根伸缩杆3,其分为三节,上节12与中间节13固定连接,中间节13的下端与下节14为嵌套结构,中间节13嵌入弹簧15中,弹簧15两端分别固定于上节12和下节14。当高度调节杆4缩短时,带动上随形刮板2下降,对伸缩杆3施加一向下的力,伸缩杆3的弹簧15收缩,中间节13嵌入下节14,伸缩杆3缩短。当高度调节杆4伸长时,上随形刮板2上移,伸缩杆3的弹簧15回弹,伸缩杆3长度恢复。此结构在辅助高度调节杆4调节上随形刮板2受力平衡的同时实现了与高度调节杆4伸缩的配合。与高度调节杆4中的涡轮涡杆结构9相连的手柄5长度不足时可在手柄末端通过卡扣连接,加长手柄5,手柄5同时作为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中前后移动的拉杆和高度调节杆4高度调节的旋杆。
[00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具有与迎风面和背风面随形性良好的结构,结构胶清理效果佳;高度可调节,方便在叶片内腔的移动。
【主权项】
1.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随形收集板(1)、上随形刮板(2)、伸缩杆(3)、高度调节杆(4),其中所述下随形收集板(I)与叶片背风面随形,用于所述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下方的定位和接收掉落的结构胶,同时下随形收集板(I)本身与叶片随形,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掉落在叶片背风面的结构胶铲起,一并收集;所述上随形刮板(2)与叶片迎风面随形,用于所述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上方的定位和上方结构胶的清理;所述上随形刮板(2)和所述下随形收集板(I)由三根立杆相连,中间一根为高度调节杆(4),另外两根为伸缩杆(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随形收集板(I)的两端各设一个与所述下随形收集板(I) 一体成型的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6)与叶片内腔腹板背风面侧边缘相切,起限位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随形刮板(2)的两端各设一个与刮板一体成型的第二立板(7),所述第二立板(7)与叶片内腔腹板迎风面侧边缘相切,将多余的结构胶刮掉,掉落的结构胶顺势沿着与所述第二立板(7)相连的导向槽(8)掉落到所述下随形收集板(I)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4)分为两节,中间设置涡轮涡杆结构(9),所述涡轮涡杆结构(9)的上端固定于调节杆上节(10),所述涡轮涡杆结构(9)的下端螺纹与调节杆下节(11)的内螺纹咬合,所述涡轮涡杆结构(9)的中心与垂直于所述高度调节杆(4)的手柄(5)相连,通过转动所述手柄(5)实现所述高度调节杆(4)长度的调节,进而控制所述上随形刮板(2)与所述下随形收集板(I)之间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涡轮涡杆结构(9)相连的手柄(5)长度不足时,在所述手柄(5)的末端通过卡扣连接、加长手柄。6.根据权利要求I或4任一所述的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⑶分为三节,上节(12)与中间节(13)固定连接,中间节(13)的下端与下节(14)为嵌套结构,中间节(13)嵌入弹簧(15)中,弹簧(15)两端分别固定于上节(12)和下节(14)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电叶片制作过程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垂直轴等截面叶片结构胶收集装置,包括下随形收集板(1)、上随形刮板(2)、伸缩杆(3)、高度调节杆(4),其中所述下随形收集板(1)与叶片背风面随形,用于所述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下方的定位和接收掉落的结构胶,同时下随形收集板(1)本身与叶片随形,在移动的过程中将掉落在叶片背风面的结构胶铲起,一并收集;所述上随形刮板(2)与叶片迎风面随形,用于所述结构胶收集装置在叶片内腔行进过程中上方的定位和上方结构胶的清理。本实用新型用于垂直轴等截面叶片内腔结构胶的收集和清理,与垂直轴等截面叶片内腔随形性好,结构胶清理效果佳。
【IPC分类】B29C65/48
【公开号】CN205148908
【申请号】CN201520876655
【发明人】范晓燕, 王洁, 海振东, 王博
【申请人】内蒙古航天亿久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