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642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炉是以煤、重油、轻油、可燃气体及其它可燃材料为燃料,导热油为热载体,利用循环油泵强制液相循环,将热能输送给用热设备后,继而返回重新加热的直流式特种工业炉,导热油,又称导热油炉或热介质油,作为中间传热介质在工业换热过程中的应用已有五十年以上的历史。导热油炉其原理是该炉是闭路循环,出油温度和回油温度只差20-30度,也就是说只加热20-30度的温差就能达到使用温度。导热油与另一类高温传热介质熔盐相比,在操作温度为400°C以上时,熔盐较导热油在传热介质的价格及使用寿命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在其它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导热油一旦从导热油炉供热系统泄漏,由于自身温度很高,又接触火焰或接近火焰,就会被点燃或自燃,造成火灾。另外,导热油炉也会因导热油带水等原因,而发生爆炸事故。热稳定性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加热系统的局部过热,易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易挥发及较低闪点的低聚物,低聚物间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不熔不溶的高聚物,不仅阻碍油品的流动,降低形同的热传导效率,同时会造成管道局部过热变形炸裂的可能。氧化稳定性导热油与溶解其中的空气及热载体系统填装是残留的空气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有机酸及胶质物粘附输油管,不仅影响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堵塞管路,同时易造成管路的酸性腐蚀,增加系统运行泄漏的风险。避免导热油的结焦导热油在运行温度超过最高使用温度时,在导油管壁会出现结焦现象,随着结焦层的增厚,导油管壁温偏高又促使粘附结焦,不断增厚的管壁温度进一步提高,随着管壁的不断增厚传热性能恶化,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使用以循环介质为水的动力热管循环系统取代导热油炉供热系统,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而且安全环保、热传递效率高。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包括锅炉燃烧室和动力热管传热系统;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由受热设备、供热设备、循环泵、储液罐、供热总管和回流总管等几个部分组成;所述受热设备是一个热交换器,位于锅炉燃烧室的腔体内,锅炉内的热能通过与热交换器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出高温高压蒸汽;所述供热设备是热交换器、反应釜、烘房等装置,每个供热设备与供热总管之间连有一个阀门;所述受热设备的蒸汽输出端和各支路供热设备的蒸汽输入端通过供热总管相连接;所述各支路供热设备的冷凝液输出端连接于回流总管;所述循环泵和储液罐都位于回流总管上,与受热设备的冷凝液输入端相连接。以上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的供热设备是连接于供热总管和回流总管之间的多个不同类型供热设备的并联,且每个供热设备与与供热总管之间连有一个阀门。以上所述每个供热设备与供热总管之间连有一个阀门,此阀门是手动阀或者电动阀。以上所述锅炉燃烧室中燃烧的能源是煤、燃气或燃油。以上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内部循环的制冷工质是水。以上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的循环泵选用能够同时输送气体和液体的容积式气液二相流循环泵。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以循环介质为水的动力热管循环系统取代导热油炉供热系统,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传热介质的使用寿命,而且安全环保、热传递效率高,对于确保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和长周期稳定运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第一种方案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第二种方案工作流程图。图中:(I)受热设备;(2)供热设备;(3)循环栗;(4)储液; (5)阀门;(61)(65)管道端口;(7)回流总管;(8)供热总管;(9)锅炉燃烧室;(10)回气孔;(11)回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实现时涉及的系统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受热设备(I)、供热设备(2)、循环泵(3)、储液罐(4)、阀门(5)、管道端口(61) (65)、回流总管(7)、供热总管(8)、锅炉燃烧室(9)、回气孔(10)、回液装置(11)以及连通需求的气液输送管。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第一种方案工作流程图,包括受热设备(I)、供热设备(2)、循环泵(3)、储液罐(4)、阀门(5)、管道端口(61) (62)、回流总管(7)、供热总管(8)、锅炉燃烧室(9)以及回气孔(10);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的供热设备
(2)是连接于供热总管(8)和回流总管(7)之间的多个不同类型供热设备的并联,且每个供热设备(2)与供热总管(8)之间连有一个阀门(5);所述受热设备(I)的蒸汽输出端和各支路阀门(5)的蒸汽输入端通过供热总管(8)相连接;所述各支路供热设备(2)的冷凝液输出端连接于回流总管(7);所述循环泵(3)和储液罐(4)都位于回流总管上,与受热设备(I)的冷凝液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回气孔(10)位于储液罐(4)内液面的上部;此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工作时,循环泵(3)从储液罐(4)抽取大量液态制冷工质和通过回气孔(10)的部分补充整个循环稳定的少量气态制冷工质,送入受热设备(I ),受热设备(I)在锅炉燃烧室
(9)内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受热设备(I)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高温高压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经阀门(5)被送至供热设备(2),供热设备(2)与低温热源接触,气态工作介质在供热设备(2)内冷凝,并放出热量,冷凝液工作介质再进入储液罐(4)中,其进行气液分离,这样就完成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工作循环过程。实施例二:[0024]如图2所示实用新型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的第二种方案工作流程图,包括受热设备(I)、供热设备(2)、循环泵(3)、储液罐(4)、阀门(5)、管道端口(63) (65)、回流总管
(7)、供热总管(8)、锅炉燃烧室(9)以及回液装置(11);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的供热设备
(2)是连接于供热总管(8)和回流总管(7)之间的多个不同类型供热设备的并联,且每个供热设备(2)与供热总管(8)之间连有一个阀门(5);所述受热设备(I)的蒸汽输出端和各支路阀门(5)的蒸汽输入端通过供热总管(8)相连接;所述各支路供热设备(2)的冷凝液输出端连接于回流总管(7);所述循环泵(3)位于回流总管上,与受热设备(I)的冷凝液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罐(4)位于供热总管(8)上,与受热设备(I)的冷凝液输出端相连接;所述受热设备(I)的循环工质的输出端(64)位于储液罐(4)内的工作介质液面之上部,供热设备(2)的总输入端(63)位于储液罐(4)内的工作介质液面之上部;回液装置(11)的进液端接入储液罐(4)中,其两者接口(65)位于储液罐(4)内工作介质液面之下部,此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工作时,制冷工质在供热设备(2 )中与低温热源接触,气态工作介质在供热设备(2)内受低温热源的冷却而冷凝为液体,并放出热量,冷凝形成的液体工作介质在循环泵
(3)的带动下,它们从各支路的供热设备(2)输送到回流总管(7),经循环泵(3)送入受热设备(I)中,受热设备(I)与高温热源接触,液态工作介质在受热设备(I)内受高温热源的加热而蒸发为气体,并吸收热量,蒸发形成的气体和部分没有蒸发的液体中间介质在高速流动中相互混合形成气液二相流体,它们从受热设备(I)经接口(64)流出进入储液罐(4)中,气液二相流中间工作介质根据各自物理性质在储液罐内分离,气态中间介质通过接口(63)进入到各支路的供热设备(2)中进行下一次循环,液态中间介质通过回液装置(11)从接口(65 )输出,这样从回液装置(11)输出的液态中和从各支路的供热设备(2 )出来的液态中间介质汇合同时进入到受热设备(I)中,这样就完成了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的循环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燃烧室(9)和动力热管传热系统;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由受热设备(I)、供热设备(2)、循环泵(3)、储液罐(4)、阀门(5)、供热总管(8)和回流总管(7)等几个部分组成;所述受热设备(I)是一个热交换器,位于锅炉燃烧室(9)的腔体内,锅炉内的热能通过与热交换器(I)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出高温高压蒸汽;所述供热设备(2)是热交换器、反应釜、烘房等装置,每个供热设备与供热总管(8)之间连有一个阀门(5);所述受热设备(I)的蒸汽输出端和各支路阀门(5)的蒸汽输入端通过供热总管(8)相连接;所述各支路供热设备(2)的冷凝液输出端连接于回流总管(7);所述循环泵(3)和储液罐(4)都位于回流总管上,与受热设备(I)的冷凝液输入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的供热设备(2)是连接于供热总管(8)和回流总管(7)之间的多个不同类型供热设备的并联,且每个供热设备(2)与供热总管(8)之间连有一个阀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供热设备(2)与供热总管(8)之间连有一个阀门(5),此阀门(5)是手动阀或者电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燃烧室(9)中燃烧的能源是煤、燃气或燃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内部循环的制冷工质是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的循环泵(3)选用能够同时输送气体和液体的容积式气液二相流循环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包括锅炉燃烧室和动力热管传热系统;所述动力热管传热系统由受热设备、供热设备、循环泵、储液罐、供热总管和回流总管等几个部分组成;所述受热设备是一个热交换器,位于锅炉燃烧室的腔体内,锅炉内的热能通过与热交换器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出高温高压蒸汽,并将该热蒸汽通过热交换供工艺生产使用;所述此种动力热管锅炉传热系统可以做到热能高效利用、传热效率高、又减少了污染和人力资源,经济实用。
文档编号F22B31/08GK203036614SQ20122067494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祝长宇, 丁式平 申请人: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