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3428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它通过管路连接在水源与用水点之间,包括与水源连接的除氧器,连接在除氧器与给水主管路上的给水泵和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的各控制阀门,其中:给水主管路前端设置有泵出口压力指示,给水主管路后端设一旁通管路连接至除氧器,旁通管路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组;所述的自动控制阀组包括自动控制电磁阀、电磁阀前后手阀和复线阀;其中自动控制电磁阀连接和接收泵出口压力指示测量数据,并调节自身开度及旁通管路水流量以控制给水主管路供水压力及给水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现水压的实时调整,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使给水泵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工况,延长了给水泵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的重油催化裂化等装置的给水设备,特别指一种采用调节阀代替手阀实现给水压力的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余热锅炉、外取热器等取热设备是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以水作为媒介,吸收装置局部多余热量或通过燃烧燃料来生产蒸汽和热水,供装置其他各需热用户。在石油化工行业,催化装置再生器取热器汽包和烟气余热回收锅炉汽包等多个蒸汽发生点共用一台给水泵。当炼油装置在加工不同油性原油和进料量发生变化时,催化再生器烧焦产生的富余热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各余热回收汽包产汽量与催化富余热量成正比变化,导致各汽包耗水量及压力频繁波动。若给水泵调节不及时,就会导致汽包出现缺水或给水系统管路压力超安全阀定压等事故,给正常生产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0003]目前已出现的给水设备存在诸多不足,如,1、传统的锅炉给水系统:给水过程中,除氧水由给水泵自除氧器底部引出,升压后送至各用水装置,当某个蒸汽发生点用水量减少,造成给水泵出口压力升高,从而使其它蒸汽发生点用水压力升高,操作人员需现场开大旁路阀门、降低压力,反之,则关小旁路阀门。由于现场旁路阀依靠人工现场调节,旁路阀无法根据泵出口压力变化实时调整。现场手动调节,增加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2、转炉余热锅炉给水泵系统缓冲和平衡装置:可实现锅炉给水压力的自动控制,该装置主要是在转炉余热锅炉给水系统中增加缓冲罐,缓冲罐安装在转炉余热锅炉给水泵出口管道上,自动调节阀I安装在缓冲罐的出口管道上,自动调节阀II安装在缓冲罐与除氧器之间旁路管道上,压力表、安全阀安装在缓冲罐上。该装置的缺点是:一、增加缓冲罐,占用装置空间,不适用于炼油催化装置的紧凑布置;二、自动调节阀II接收信号先由自动调节阀I传递给缓冲罐,再由缓冲罐传递给自动调节阀II,仪表回路设置复杂。3、冶金行业使用的一种锅炉给水循环系统:该系统的缺点是:它为主管路上循环阀根据通过该阀的流量来自动调节阀门开度,旁通流量。而炼油催化装置给水泵出口主管路安装循环阀无法实现各用水点不缺水,只有各用水点管路上都需要安装循环阀,才能满足各用水点不缺水,设计复杂,不适用于炼油催化装置给水系统。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简单、安全性较高的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通过管路连接在水源与用水点之间的给水系统,包括与水源连接的除氧器,连接在除氧器与给水主管路上的给水泵和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的各控制阀门,其中:
[0006]给水主管路前端设置有泵出口压力指示,给水主管路后端设一旁通管路连接至除氧器,旁通管路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组;[0007]所述的自动控制阀组包括自动控制电磁阀、电磁阀前后手阀和复线阀;其中自动控制电磁阀连接和接收泵出口压力指示测量数据,并调节自身开度及旁通管路水流量以控制给水主管路供水压力及给水量。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实现给水压力的实时调整,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而且给水泵处于一个安全稳定的运行工况,能够有效地延长给水泵的使用寿命;同时能使给水泵出口压力稳定在设定值,保证各用水点不缺水及用水点设备附属安全阀正常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连接在水源与用水点之间,包括与水源连接的除氧器1,连接在除氧器I与给水主管路11上的给水泵2和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的各控制阀门,其中:
[0012]给水主管路11前端设置有泵出口压力指示6,给水主管路11后端设一旁通管路10连接至除氧器I,旁通管路10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组;
[0013]所述的自动控制阀组包括自动控制电磁阀7、电磁阀前后手阀8和复线阀9 ;其中自动控制电磁阀7连接和接收泵出口压力指示6测量数据,并调节自身开度及旁通管路10水流量以控制给水主管路11供水压力及给水量。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磁阀前后手阀8设置两个于自动控制电磁阀7的前、后管路上。所述的复线阀9通过管路与自动控制电磁阀7并联设置。所述的除氧器I通过管路连接给水泵2的入水管,其管路上设置有入口阀3。所述的给水主管路11 一端连接给水泵2的出水管,另一端连接各用水点,其中出水管与给水主管路11上泵出口压力指示6的测量点之间设置有出口单向阀4和出口阀5。
[001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0016]本实用新型包括除氧器1、给水泵2和一条给水压力自动控制管路,其中:给水泵2的入水管与除氧器I相连,入水管具有入口阀3 ;给水泵2的出水管具有出口单向阀4、出口阀5和泵出口压力指示6。给水压力自动控制管路自泵出口压力指示6后引出返回至除氧器I ;压力自动控制管路具有一组自动控制阀组,该自动控制阀组包括自动控制电磁阀7、电磁阀前后手阀8及复线阀9,自动控制电磁阀7根据泵出口压力指示6控制自身的开度,对泵出口压力进行调节。当泵出口压力指示6增大时,自动控制电磁阀7能够自动增大流量,有效减小所述泵出口处的压力。此结构的锅炉给水压力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阀组设置在水泵出口返回除氧器I的管路上,压力测量点设置在水泵出口至用水点的管路上,由泵出口压力指示6测量点压力反馈,作用于调节阀的动作。
[0017]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
[0018]实施例1:如图1,当加工油性由轻油换为较重原油时,催化装置富余热量较高。蒸汽发生点可取热量增大,用水量随之增大。泵出水压力指示6显示减小,通过自动控制电磁阀I关小返回除氧器I的流量,提高给水主管路11压力值。给水泵2出口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旁通管路10流量减小直至关闭,给水主管路11流量增大,达到各用水点用量要求。
[0019]实施例2:如图1,当加工油性由较重油换为轻原油时,催化装置富余热量减少。蒸汽发生点可取热量减少,用水量随之减少。泵出水压力指示6显示增大,通过自动控制电磁阀7开大返回除氧器I的流量,降低给水主管路11压力值。给水泵2出口总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旁通管路10流量开大直至全开,给水主管路11流量随之减少,使各用水点用量满足要求,且不超过用水点设备安全阀定压值。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通过管路连接在水源与用水点之间,包括与水源连接的除氧器(1),连接在除氧器(I)与给水主管路(11)上的给水泵(2)和设置在连接管路上的各控制阀门,其特征在于: 给水主管路(11)前端设置有泵出口压力指示(6),给水主管路(11)后端设一旁通管路(10)连接至除氧器(I),旁通管路(10)上设置有自动控制阀组; 所述的自动控制阀组包括自动控制电磁阀(7)、电磁阀前后手阀(8)和复线阀(9);其中自动控制电磁阀(7)连接和接收泵出口压力指示(6)测量数据,并调节自身开度及旁通管路(10)水流量以控制给水主管路(11)供水压力及给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前后手阀(8 )设置两个于自动控制电磁阀(7 )的前、后管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线阀(9)通过管路与自动控制电磁阀(7 )并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氧器(I)通过管路连接给水泵(2 )的入水管,其管路上设置有入口阀(3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力的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水主管路(11)一端连接给水泵(2)的出水管,另一端连接各用水点,其中出水管与给水主管路(11)上泵出口压力指示(6)的测量点之间设置有出口单向阀(4)和出口阀(5)。
【文档编号】F22D5/34GK203586188SQ20132069142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王东生, 陈正朝, 田小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