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3424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是:针对采用汽泵输送高温冷凝水过程中的蒸汽,在进入热水箱时散入大气造成热损失的情况,利用换热器安装于冷凝水管道上方,吸收闪蒸汽加热冷水供公司生产使用,从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收效明显,有着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利用蒸汽加热物料进行化学反应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蒸汽加热物料热能释放后变成冷凝水,为了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冷凝水大都送回锅炉给水系统进行回收利用。然而高温冷凝水由于含有一定蒸汽,用常规离心泵不宜输送,易产生气蚀。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汽泵输送高温冷凝水来避免气蚀的问题。但是利用汽泵输送高温冷凝水的过程也存在以下缺陷:
[0003]1、高温冷凝水采用汽泵输送时,蒸汽耗量大,但得不到充分利用。
[0004]2、冷凝水中加入蒸汽后水温上升,散热损失增大。
[0005]3、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有汽水混合物而增大管压,易引起管道震动,产生破坏力。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能充分回收利用高温冷凝水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蒸汽和富裕热能,在吸收闪蒸汽的同时加热冷水,避免能源的浪费。
[000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的结构特点是:设置一具有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的换热器,与汽泵相连通的冷凝水管中的闪蒸汽通过所述热水通道进入所述换热器的换热列管后形成热水输送至热水箱;所述换热器同时接受所述冷水通道输送的冷水并利用换热列管获得加热的冷水后输送至冷水出口。
[0009]本实用新型闪蒸汽回收系统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冷凝水管的上方。
[0010]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1]本实用新型利用换热器回收高温冷凝水在输送过程中的闪蒸汽,不仅降低了高温冷凝水的总体热焓值,降低了水温并消除汽水混和物中的蒸汽,避免水管的震动破坏,保证高温冷凝水的输送安全;而且也能在吸收闪蒸汽的同时将冷水通过换热列管加热变为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热水,避免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能源的回收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号:1换热器;2汽泵;3冷凝水管;4热水箱;5闪蒸汽取汽口 ;6进汽阀;7冷水进口阀;8冷水出口阀;9热水阀;10旁路阀;11 二级泵房;12浴洗池;13冷凝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0014]本实施例中,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是针对采用汽泵2输送冷凝水箱13中的高温冷凝水的闪蒸汽,在进入热水箱4时散入大气造成热损失的情况,设置一具有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的换热器1,与汽泵2相连通的冷凝水管3中的闪蒸汽通过热水通道进入换热器I的换热列管后形成热水输送至热水箱4 ;换热器I同时接受冷水通道输送的冷水并利用换热列管获得加热的冷水后输送至冷水出口。具体实施中,冷水可由二级泵房11提供,加热后的冷水可输送至浴洗池12。
[0015]具体安装中,在输送高温冷凝水管道3顶部接一 Dn300闪蒸汽取汽口 5 ;换热器I布置于冷凝水管3的上方4米处;管道中介质为汽水混合物,蒸汽比重较小,将换热器布置在管道的上方,可最大量地进行闪蒸。闪蒸汽进入换热器I后,利用闪蒸的方法将高温冷凝水中热能吸收,同时通过列管换热原理,利用热能加热由冷水通道输送的冷水;闪蒸汽冷却后变成热水引入热水箱4。而冷水加热后由冷水出口送入生产分厂使用,既满足了生产公司对热水的需求,保证高温冷凝水的输送安全,又充分回收再利用了高温冷凝水中富裕热能和蒸汽量,节能环保。
[0016]在投运时先开冷水进口阀7,再开冷水出口阀8,基本满足公司生产水量需要,由生产分厂补充控制水位,然后缓慢打开闪蒸汽的进汽阀6,调节水温到50°C左右,生产分厂按照工艺需要再调节水温。
[0017]而在停运时需先关闭闪蒸汽的进汽阀6,再关闭冷水出口阀8和冷水进口阀7。生产分厂如遇特殊情况需紧急停用换热器I时,应先打开旁路阀门10排入地沟,后关闭热水阀9。同时按照正常步骤停运换热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闪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是:设置一具有冷水通道和热水通道的换热器(1),与汽泵(2)相连通的冷凝水管(3)中的闪蒸汽通过所述热水通道进入所述换热器(I)的换热列管后形成热水输送至热水箱(4);所述换热器(I)同时接受所述冷水通道输送的冷水并利用换热列管获得加热的冷水后输送至冷水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蒸汽回收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换热器(I)位于所述冷凝水管⑶的上方。
【文档编号】F22D11/06GK203517757SQ20132068702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日
【发明者】沙建宝, 昌庆虎, 季学勇, 周正中, 方毅, 钱光海 申请人: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