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346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炉,包括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排烟通道;该燃烧室设置在炉体内的底部;该热交换室设置燃烧室的上方并与该燃烧室连通;该排烟通道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上方并与该热交换室连通,该排烟通道的排烟口伸出炉体外;该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排烟通道在炉体内形成一密闭的加热区,且该加热区与炉体的内壁形成一夹层;该炉体上设有一进水口和一热水水龙头,炉体的顶部设有一蒸汽出口;所述进水口、热水水龙头和蒸汽出口都与该夹层连通。通过将水从炉体的进水口处灌入,进行热交换可以在加热水的同时将水蒸气从炉体的蒸汽口处排出,引用到蒸柜中。
【专利说明】一种蒸汽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炉,特别是一种燃柴蒸汽炉。
【背景技术】
[0002]在当前中国的一些农村里,特别是在山区中,由于电、液化气缺乏或者由于价格因素,大部分家庭中仍然使用燃柴或燃煤对水进行加热。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包括一燃烧室Ia以及和该燃烧室连通的烟囱2a。然而,在加热的过程中,一般的炉灶对加热效率低,只是通过燃烧柴进行加热,而由烟囱排出的烟没有进行利用;同时加热时只能够实现对水烧开,而对于在加热过程中的水蒸气没有加以利用,实现的功能比较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于不足,提供一种高效快速节能蒸汽炉。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蒸汽炉,包括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排烟通道;该燃烧室设置在炉体内的底部;该热交换室设置燃烧室的上方并与该燃烧室连通;该排烟通道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上方并与该热交换室连通,该排烟通道的排烟口伸出炉体外;该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排烟通道在炉体内形成一密闭的加热区,且该加热区与炉体的内壁形成一夹层;该炉体上设有一进水口和一热水水龙头,炉体的顶部设有一蒸汽出口 ;所述进水口、热水水龙头和蒸汽出口都与该夹层连通。通过将水从炉体的进水口处灌入,进行热交换可以在加热水的同时将水蒸气从炉体的蒸汽口处排出,引用到蒸柜中。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炉体的底部设有一清底水龙头。通过该清底水龙头,可以将炉体中多余的水排出,并对炉体进行清洗。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一进水管道;该进水管道的一端与炉体的进水口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向上与炉体平行,并与一漏斗连接。通过将管道与炉体的进水口连接在一起,结构更加紧密,通过漏斗使进水时更加方便。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进水管道为一透明管道。通过该透明管道可以随时观察到炉体内部的水位情况,方便对炉体内进行加水或排水。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透明管道优选为玻璃管。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室分别通过至少一根不锈钢管与燃烧室和排气管道连通。通过不锈钢管进行排烟,同时可以对炉体内的水进行加热。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室内设有上下两热交换层,该两交换层通过至少一不锈钢管连通;该两热交换层内分别包括至少一根蜿蜒设置的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贯穿该热交换室,且其两端与所述夹层连通。在该热交换室中,炉体内的水流过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室中进行热交换;同时通过设置两层热交换区,加热利用率更高。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交换管优选为不锈钢管。
[001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蒸汽炉,包括炉体1、燃烧室2、热交换室3、排烟通道4和进水管5。该燃烧室2设置在炉体I内部且位于炉体I的底部;该热交换室3设置在燃烧室2的上方并与该燃烧室2连通;该排烟通道4设置在热交换室3的上方并与该热交换室3连通,且该排烟通道4的排烟口延伸至炉体I顶部外。该燃烧室2、热交换室3与排烟通道4形成一密闭的加热区;该加热区与炉体的内壁之间形成一夹层;该进水管5与该夹层连通。
[0016]所述炉体I上的顶部设有一蒸汽出口 11,该炉体I的中部设有一热水水龙头12,该炉体I的底部设有一清底水龙头13,该炉体I上设有一进水口 14。该进水管5道的一端与该炉体I的进水口 14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与炉体平行,并与一漏斗51连接。该进水管5道为一透明管道,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玻璃管道;可以通过该玻璃管观察到炉体I内的水位情况。
[0017]所述热交换室3与燃烧室2通过至少一根不锈钢管连接。同时,该热交换室3与排烟通道4也通过至少一根不锈钢管连接。
[0018]所述热交换室3中分隔为上下两层热交换层并通过不锈钢管连通。在上下两层热交换层中,分别设有至少一根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在热交换室3中蜿蜒设置。该热交换管贯穿该热交换室3,且其两端开口与夹层连通;夹层中的水从该热交换管流过,与热交换室3中的烟雾进行热交换。在本实施例中,该热交换管为不锈钢管。
[0019]在加热时,可以先通过进水管5将水灌入该炉体I中。然后在燃烧室2中对木柴或煤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和烟会经过热交换室3从排烟通道4排出炉体I外部。而炉体I中的水会与热交换室3中的不锈钢进行热交换。在加热水的同时也会产生蒸汽,蒸汽从炉体I的蒸汽出口排出,可以接到蒸柜对食物进行加热或其他的用途。同时可以通过进水管5道观察到炉体I内的水位,防止水位过低导致烧坏不锈钢。在加热完后,可以通过设置在炉体I底部的水龙头将残留在炉体I内部的水排出,也起到清洗炉体I的作用。
[0020]相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对水加热的同时,对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充分的利用。而且,通过在热交换室内设置两层热交换区,对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进行了充分的利用。
[0021]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蒸汽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排烟通道;该燃烧室设置在炉体内的底部;该热交换室设置燃烧室的上方并与该燃烧室连通;该排烟通道设置在热交换室的上方并与该热交换室连通,该排烟通道的排烟口伸出炉体外;该燃烧室、热交换室和排烟通道在炉体内形成一密闭的加热区,且该加热区与炉体的内壁形成一夹层;该炉体上设有一进水口和一热水水龙头,炉体的顶部设有一蒸汽出口 ;所述进水口、热水水龙头和蒸汽出口都与该夹层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该炉体的底部设有一清底水龙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进水管道;该进水管道的一端与炉体的进水口相连接,另一端延伸向上与炉体平行,并与一漏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管道为一透明管道,通过该透明管道观察到炉体内部的水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管道为一玻璃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分别通过至少一根不锈钢管与燃烧室和排烟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室内设有上下两热交换层,该两交换层通过至少一不锈钢管连通;该两热交换层内分别包括至少一根蜿蜒设置的热交换管;该热交换管两端与所述夹层连通,以使水从该热交换管流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蒸汽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为不锈钢管。
【文档编号】F22B1/00GK203703914SQ20132073573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伟池 申请人:刘伟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