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354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属于供热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受热面以及汽包,所述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所述余热锅炉为卧式强制循环结构;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设置烟气扩散沉降室,所述余热锅炉内部的受热面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同时所述烟气扩散沉降室、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锁气排灰装置;所述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占地面积小、蒸汽过热器安全,而且排灰及时、炉墙密封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系统设备,其应用于重油或者煤焦油等为燃料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回转窑;属于供热系统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燃油式(重油或煤焦油为燃料)磷矿石煅烧回转窑的余热锅炉系统一般由蒸汽过热器及蒸发器等部件组成,在实际运用经常存在几方面不足:
[0003]1.蒸汽过热器直接受高温烟气辐射、冲刷,蒸汽过热器易超温而造成换热管烧坏,更换频繁,影响余热锅炉的持续运行;
[0004]2.余热锅炉受热面积灰严重,排灰不及时,致使部分受热面积积灰,传热效果降低,排烟温度升高,影响系统余热回收利用率;
[0005]3.余热锅炉炉墙密封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占地面积小、蒸汽过热器安全、排灰及时以及炉墙密封性好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
[0007]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受热面以及汽包,所述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所述余热锅炉为卧式强制循环结构;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设置于余热锅炉一个侧面的上部,而烟气出口设置于余热锅炉的另一个侧面;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设置烟气扩散沉降室,所述余热锅炉内部的受热面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同时所述烟气扩散沉降室、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锁气排灰装置,所述锁气排灰装置为一个及以上的漏斗形排灰装置,所述漏斗形排灰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漏斗形排灰口,所述漏斗形排灰口上设置有星形排灰阀,所述漏斗形排灰口内装设有料位信号装置,且所述料位信号装置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所述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的受热面均采用管径为32_-51_的蛇形管;所述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炉墙全密封结构包括蛇形管外侧砌筑有的耐火砖墙,所述耐火砖墙外浇注蛭石混凝土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用外护钢板与槽钢钢架焊接密封。
[0009]优选的:所述炉墙上设置有拉砖、耐热拉板及拉钩,所述拉砖的间距在0.4m至Im之间,而所述耐热拉板及拉钩与外侧槽钢钢架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拉砖的间距为0.6m。
[0011]优选的:所述蛇形管的管径为38mm。
[0012]本实用新型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蒸汽过热器前设置有水冷段部件,因此能够有效阻隔辐射热,降低过热器Λ 口的烟气温度,避免高温烟气对过热器管的直接冲刷,保护过热器;
[0013]2.由于所述锁气排灰装置为漏斗形排灰装置,该漏斗形排灰装置包括漏斗形排灰口及星形排灰阀,所述漏斗形排灰口内装设料位信号装置,并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因此能够实现自动排灰,防止受热面积灰而使传热效果降低;
[0014]3.由于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外加钢护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因此余热锅炉密封性好,不漏风(烟)。
[0015]4.由于余热锅炉的整体布置采用卧式强制循环结构,从左至右依次布置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汽包位置灵活设置不受现有场地限制,因此整体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成本低。
[0016]5.由于余热锅炉的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受热面均采用管径较小的管子机械弯制而成,强化传热,以提高热效率;制造厂组装模块化出厂,降低安装工地工作强度。
[0017]6.由于所述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因此汽包位置灵活设置不受现有场地限制,整体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成本低,即按照厂房布置的需要可以将汽包设置在适当位置,不受标高和相对位置的限制。
[0018]7.由于设置有烟气扩散沉降室,因此余热锅炉烟气进入后,不直接冲刷水冷段而先进入烟气扩散沉降室,经扩散沉降后烟气流将变的均匀稳定,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水冷段和水冷段受热均匀。
[0019]8.由于所述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的受热面均采用管径为32mm-51mm的蛇形管,因此能够有效降低余热锅炉的金属耗量,缩小锅炉体积,工艺流程布置更显紧凑。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系统布置图;
[00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炉水冷段(蒸发段)的蛇形管结构;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密封结构;
[0023]图中1.烟气扩散沉降室,2.汽包,3.水冷段,4.蒸汽过热器,5.第一蒸发器,6.第二蒸发器,7.蛇形管,8.漏斗形排灰装置,9.漏斗形排灰口,10星形排灰阀,11耐火砖墙,12.蛭石混凝土保温层,13.外护钢板,14.拉砖,15.耐热拉板,16.耐热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0025]本实施例的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受热面以及汽包2,所述汽包2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所述余热锅炉为卧式强制循环结构;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设置于余热锅炉一个侧面的上部,而烟气出口设置于余热锅炉的另一个侧面;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设置烟气扩散沉降室1,所述余热锅炉内部的受热面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水冷段3、蒸汽过热器4、第一蒸发器5以及第二蒸发器6,同时所述烟气扩散沉降室1、水冷段3、蒸汽过热器4、第一蒸发器5以及第二蒸发器6的下方设置有锁气排灰装置,所述锁气排灰装置为一个及以上的漏斗形排灰装置8,所述漏斗形排灰装置8的底部开设有漏斗形排灰口 9,所述漏斗形排灰口 9上设置有星形排灰阀10,所述漏斗形排灰口 9内装设有料位信号装置,且所述料位信号装置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所述水冷段
3、蒸汽过热器4、第一蒸发器5以及第二蒸发器6各部件的受热面均采用管径为32_-51_的蛇形管7 ;所述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
[0026]所述炉墙全密封结构包括蛇形管外侧砌筑有的耐火砖墙11,所述耐火砖墙11外浇注蛭石混凝土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外用外护钢板13与槽钢钢架焊接密封。
[0027]所述炉墙上设置有拉砖14、耐热拉板15及拉钩,所述拉砖的间距在0.4m至Im之间,而所述耐热拉板15及拉钩与外侧槽钢钢架连接。
[0028]所述拉砖14的间距为0.6m。
[0029]所述蛇形管7的管径为38mm。
[0030]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包括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以及汽包,所述余热锅炉为卧式强制循环结构;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的上部;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设置烟气扩散沉降室,余热锅炉的底部安装锁气排灰装置,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安装于烟气进口的右侧;所述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沿着烟气流向从左至右依次布置在余热锅炉的受热面;所述余热锅炉的传热面采用管径较小的管子,机械弯制成蛇形结构。
[0031]在图1中,废气从烟气进口流入扩散沉降室1,从左至右依次流经水冷段3、蒸汽过热4器、第一蒸发器5以及第二蒸发器6,汽水流程是自给水到锅筒2,水冷段3、第一蒸发器5以及第二蒸发器6所产生的汽水混合物通过引出管和下降管与锅筒2构成汽水循环回路,锅筒2内的饱和蒸汽再经蒸汽过热器4产生过热蒸汽。
[0032]在图2中,传热面采用管径较小的管子机械弯制成蛇形管7,制造厂组装模块化出厂。
[0033]在图1中,锅炉底部设置漏斗形排灰装置8与锅炉钢架底板焊接,其下端设有漏斗形排灰口 9与星形排灰阀10相连,星形排灰阀10起密封作用,漏斗形排灰口内装设料位信号装置,并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当其中的灰达到一定量时便能自动排出。
[0034]在图3中,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密封结构,即在锅炉蛇形管7外侧砌筑耐火砖墙11,墙外浇注蛭石混凝土 12保温层,保温层外用外护钢板13与槽钢钢架焊接,整体密封。在炉墙上每隔0.6m左右设置拉砖14,用耐热拉板15加耐热混凝土 16与外侧槽钢钢架连接。
[0035]综上所述:所述余热锅炉的传热面采用管径较小的管子,有效降低余热锅炉的金属耗量,缩小锅炉体积,工艺流程布置更显紧凑。因此,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能有效地节省设备投资和土建投资成本;余热锅炉采用强制循环,按照厂房布置的需要可以将汽包设置在适当位置,不受标高和相对位置的限制;在负荷变化以及入口烟温和烟气量无规律变化或剧烈变动时仍可保持可靠的汽水循环;启停炉速度快、性能良好;穿墙管少,炉墙密封性好,漏风系数小。[0036]上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不是作为对前述实用新型目的和所附权利要求内容和范围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和权利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余热锅炉受热面以及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安装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上部,所述余热锅炉为卧式强制循环结构;所述余热锅炉设置有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进口设置于余热锅炉一个侧面的上部,而烟气出口设置于余热锅炉的另一个侧面;所述余热锅炉的烟气进口设置烟气扩散沉降室,所述余热锅炉内部的受热面沿着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同时所述烟气扩散沉降室、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以及第二蒸发器的下方设置有锁气排灰装置,所述锁气排灰装置为一个及以上的漏斗形排灰装置,所述漏斗形排灰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漏斗形排灰口,所述漏斗形排灰口上设置有星形排灰阀,所述漏斗形排灰口内装设有料位信号装置,且所述料位信号装置与星形排灰阀的电动机建立连锁;所述水冷段、蒸汽过热器、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各部件的受热面均采用管径为32mm-51mm的蛇形管;所述余热锅炉的炉墙采用轻型炉墙加外护钢板全焊接的炉墙全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全密封结构包括蛇形管外侧砌筑有的耐火砖墙,所述耐火砖墙外浇注蛭石混凝土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外用外护钢板与槽钢钢架焊接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上设置有拉砖、耐热拉板及拉钩,所述拉砖的间距在0.4m至Im之间,而所述耐热拉板及拉钩与外侧槽钢钢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砖的间距为0.6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油式磷矿石煅烧窑的余热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的管径为38mm。
【文档编号】F22B1/18GK203629342SQ201320816590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2日
【发明者】林仟国, 程立春, 龚来广, 张兰芳, 王志龙, 朱葛琴, 陈海波 申请人:盐城市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