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8627发布日期:2019-02-22 20:0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凝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冷凝水产生于蒸汽在加热和输送的过程中,因此它不但水质好而且含有大量热量,但是将不能直接利用的各种压力下的低压蒸汽的冷凝水有效回收,一直是各行各业热能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因此设计一种能够将水蒸气及冷凝水进行分离利用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回收设备,其中,所述回收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上侧内壁的左端相连通的设置有进气管道,所述第一空腔上侧内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空腔靠近左侧内壁的下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气管道,所述第二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片,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腔右侧内壁的下端左右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出气孔,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气管道,所述第三通气管道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滑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通气管道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四空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下端在延伸通过所述第四空腔后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五空腔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五空腔的下侧内壁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上端与所述第五空腔相连通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之间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一隔离片,所述第一管道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周侧弧形端面与所述第三通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离片,其中,所述第二隔离片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隔离片的左侧端面相互抵接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右侧端面上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开口槽内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壁之间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空腔内转动的第三转动块,所述第四空腔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左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三转动块的左端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所述第一空腔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上套设有漂浮块,所述漂浮块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的卡块,其中,所述第三转动块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上下贯穿且开口向外的卡槽。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下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下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相配合的凹口,所述第一开腔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开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开腔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块下侧的所述第二开腔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气管道,所述第四通气管道内固定的设置有定压阀,所述第四通气管道的上侧且位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第五通气管道,所述第五通气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压阀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四通气管道相连通,所述第五通气管道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隔离板,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开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开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限位出水口,当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液面高于移动程度时,水的重量大于所述第四弹簧的承压能力即可下压所述第一隔离板,此时限位出水口的左端开口即移动至所述第一隔离板的上侧,此时所述第一空腔内的部分水径通过所述限位出水口流出。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的左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转动块的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相配合的第二电磁铁,当所述第一转动块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电磁铁及第二电磁铁可通过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吸合,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内的所述第一隔离片及所述第二转动块内的所述第二隔离片相互错开,进而将所述出水孔的左右两端隔断开。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上侧内壁内上下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排气孔,所述装置主体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气孔上端开口外的挡板。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可将水蒸气及冷凝水进行分离,使用人员可通过分离出的水蒸气进行其他装置的驱动,并且可根据使用人员的需要抽用本装置内的冷凝水,同时本装置由装置内的蒸汽进行驱动,无需外接其他动力,节能环保,值得推荐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转动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第一锥齿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回收设备,其中,所述回收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1内的第一空腔21,所述第一空腔21上侧内壁的左端相连通的设置有进气管道27,所述第一空腔21上侧内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空腔45,所述第二空腔45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47,所述第一滑块47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空腔45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8,所述第二空腔45靠近左侧内壁的下侧内壁与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上侧内壁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通气管道41,所述第二空腔45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锁定装置,所述第一空腔21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一转动腔33,所述第一转动腔3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转动块32,所述第一转动块32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涡轮扇片34,所述第一转动块32的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9,所述第一转动腔33右侧内壁的下端左右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出气孔31,所述第一转动腔33的上侧内壁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41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通气管道35,所述第三通气管道35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空腔36,所述第三空腔3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块39,所述第二滑块39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三空腔36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7,所述第二滑块39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三通气管道35相连通的第一通孔38,所述第一转动腔33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64,所述第四空腔64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五空腔67,所述第一转动轴29的下端在延伸通过所述第四空腔64后延伸通入所述第五空腔67内并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五空腔67内转动的第一锥齿轮68,所述第五空腔67的下侧内壁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出水孔62,所述出水孔62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上端与所述第五空腔67相连通的第二转动腔79,所述第二转动腔7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68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转动块68,所述第一转动块68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孔62相连通的第二通孔82,所述第二通孔82内设置有第一固定块84,所述第一固定块84的周侧弧形端面与所述第二通孔82的内壁之间环形阵列且固定的连接有第一隔离片91,所述第一管道块84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开口槽77,所述第一转动块68的左侧且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腔79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转动块73,所述第二转动块73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孔62相连通的第三通孔81,所述第三通孔81内设置有第二固定块75,所述第二固定块75的周侧弧形端面与所述第三通孔8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隔离片74,其中,所述第二隔离片74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隔离片91的左侧端面相互抵接且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75的右侧端面上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开口槽77内转动的第一齿轮78,所述第一齿轮78与所述第一开口槽77的内壁之间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二齿轮76,所述第一转动轴29上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四空腔64内转动的第三转动块65,所述第四空腔64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设置有左端与所述第一空腔21相连通的第六空腔28,所述第三转动块65的左端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28内,所述第一空腔21右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6,所述第三固定块26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滑杆25,所述第一导滑杆25上套设有漂浮块58,所述漂浮块58右侧端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28内的卡块63,其中,所述第三转动块65内环形阵列的设置有上下贯穿且开口向外的卡槽66。

有益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相连通的设置于所述第二空腔45下侧内壁内的第一开腔56,所述第一开腔56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53,所述第一滑块47内设置有开口向下且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53相配合的凹口46,所述第一开腔56的左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57,所述第一滑动块53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开腔57内并与所述第二开腔57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滑动块55,所述第二滑动块55的上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开腔57的上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54,所述第二滑动块55下侧的所述第二开腔57的左侧内壁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41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四通气管道42,所述第四通气管道42内固定的设置有定压阀43,所述第四通气管道42的上侧且位所述装置主体11内设置有第五通气管道44,所述第五通气管道4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压阀43左右两侧的所述第四通气管道42相连通,所述第五通气管道44内固定设置有单向阀52。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开腔22,所述第三开腔22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隔离板24,所述第一隔离板24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三开腔22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23,所述第三开腔22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限位出水口61,当所述第一空腔21内的液面高于移动程度时,水的重量大于所述第四弹簧23的承压能力即可下压所述第一隔离板24,此时限位出水口61的左端开口即移动至所述第一隔离板24的上侧,此时所述第一空腔21内的部分水径通过所述限位出水口61流出。

有益地,所述第一转动块68的左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磁铁69,所述第二转动块73的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电磁铁69相配合的第二电磁铁71,当所述第一转动块32停止转动时所述第一电磁铁69及第二电磁铁71可通过相互之间的吸引力吸合,进而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块68内的所述第一隔离片91及所述第二转动块73内的所述第二隔离片74相互错开,进而将所述出水孔62的左右两端隔断开。

有益地,所述第二空腔45的上侧内壁内上下贯穿且相连通的设置有排气孔51,所述装置主体11的上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排气孔51上端开口外的挡板49。

有益地,所述第一滑动块53的上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

初始状态时,第一隔离板24的上侧端面与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相齐平,同时第一滑块47在第二空腔45内最大限度左移,第一滑动块53的上侧端面与第二空腔45的下侧内壁相齐平,同时第二滑块39在第三空腔36内最大限度左移,第一通孔38与第三通气管道35之间左右错开,漂浮块58的下侧端面与第一空腔21的下侧内壁相抵接,卡块63卡入卡槽66内,同时第二隔离片74与第一隔离片91相互错开并将出水孔62的左右两端隔断开。

通过本装置进行冷凝水的回收时,使用人员将冷凝水与蒸汽的混合物通过进气管道27充入到第一空腔21内,在此过程,第一空腔21内的水蒸气部分通过第二通气管道41进入到第一滑块47左侧的第二空腔45内,并随着第一空腔21内水蒸气压强的不断增大,水蒸气的压强推动第一滑块47克服第一弹簧48的弹力作用向右侧移动,同时,当第一空腔21内水蒸气压强达到一定压强时,气压通过第四通气管道42进入到第二开腔57内,并推动第二滑动块55及第一滑动块53向上移动,并使得第一滑动块53的上端延伸入第二空腔45内,当第一滑块47右移至抵接至第一滑动块53的上端时,由于定压阀43的作用,第二空腔45内的压强大于第二开腔57内的压强,此时第一滑块47通过推动第一滑动块53上的斜面将对第一滑动块53下压,当凹口46与第一开腔56相连通时,第一滑动块53即卡入凹口46内进而对第一滑块47进行锁定,此时第一滑块47已移动至排气孔51的右侧,此时第一空腔21内的高压气体将通过排气孔51进行释放,当第一空腔21内的压强低于定压阀43对第二开腔57限制的压强时,第二开腔57内的气压通过第五通气管道44返回至第二通气管道41内,此时第二滑动块55受到第三弹簧54的弹力作用回复到初始状态,此时第一滑块47受到第一弹簧48的弹力作用回复到初始状态,在此过程中,当使用人员需要将第一空腔21内的水分放出时,使用人员向右拉动第二滑块39,进而使得第一通孔38与第三通气管道35相连通,此时第一空腔21内的水蒸气压强通过第三通气管道35进入到第一转动腔33内并通过出气孔31泄出,在此过程中,水蒸气通过涡轮扇片34对第一转动块32进行驱动,进而带动第一转动轴29转动,进而通过第一电磁铁69带动第一转动块68转动,进而使得第一隔离片91与第二隔离片74相互错开,进而对第一空腔21内的水分进行排放,随着第一空腔21内的压面的不断降低漂浮块58逐渐下降,当第一空腔21内的液面降低至移动高度时,漂浮块58带动卡块63卡入卡槽66内进而限制第一转动轴29的转动,进而限制水分的排放,此时由于第一电磁铁69与第二电磁铁71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将带动第二隔离片74与第一隔离片91恢复至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可将水蒸气及冷凝水进行分离,使用人员可通过分离出的水蒸气进行其他装置的驱动,并且可根据使用人员的需要抽用本装置内的冷凝水,同时本装置由装置内的蒸汽进行驱动,无需外接其他动力,节能环保,值得推荐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