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安装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84631发布日期:2020-06-12 16:48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安装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蒸功能的烹饪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安装有该蒸汽发生器的蒸箱。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现有带蒸功能的家用电器的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以目前家用厨房经常用到的蒸箱为例,蒸箱均包括有水箱、蒸汽发生器、蒸汽加热器和鼓风装置等单元。现有的蒸汽发生器一般都包括有底座和安装在底座外表面的加热组件,通过加热组件对底座内部的水进行加热而产生蒸汽,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发生器流出并进入烹饪内胆对食物进行加热。市场上现有蒸箱的容积一般低于50l,相应地,其蒸汽发生器的功率和容积较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大容积蒸箱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当需要开发较大容积的蒸箱时,为了达到理想的预热时间和加热速率,有必要开发与之相匹配的大容积、大功率的蒸汽发生器。当蒸汽发生器的容积一定而功率较大时,里面的水沸腾更加剧烈,容积产生水飞溅,最终进入内胆中,导致内胆中冷凝水偏多,给内胆清洗带来一定不便。

现有的蒸箱工作时,内胆排出的蒸汽聚集到排风组件的导风板中,一部风通过导风板排出,另一部分会形成冷凝水并通过导风板上的排气口回流至内胆内,不仅容易串味,而且也导致内胆内冷凝水偏多。此外,现有的蒸箱当蒸汽阀出现故障时,会导致蒸汽通路被堵死,蒸汽发生器中气压会急剧上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避免沸腾产生的气泡水从出气口排出的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能减少内胆冷凝水的蒸箱。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蒸汽发生器,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上盖,在所述底座上开有进水口,在所述上盖上开有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内部安装有挡流件,所述挡流件靠近所述出气口,挡流件的底部形成自上而下向出气口方向倾斜的挡流面,所述挡流件的上部与上盖之间留有进汽间隙,所述挡流件的下部与上盖之间留有水汽回流间隙。

为了使聚集在挡流件上的水汽顺利回流至底座内,所述挡流件上形成有用来将挡流件上聚集的水汽导流至水汽回流间隙处的导流面。

为了更有效地避免沸腾的水汽进入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边沿具有向上盖内部延伸的凸台。

为了使碰到凸台表面的水泡能顺利流回至蒸汽发生器内部,所述挡流件上形成有用来将挡流件上聚集的水汽导流至水汽回流间隙处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位于所述凸台的正下方。

凸台可以有多重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凸台为中空的圆柱形凸台。

为了使进入出气管内的水汽能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内部,所述出气口的边沿具有向上盖外部延伸的出气管,且所述出气管沿着出气方向自下而上斜向上倾斜。

进一步优选,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孔的下边沿不低于所述出气口的下边沿。

挡流件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所述挡流件插接并限位在所述上盖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挡流件顶部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限位卡槽,所述上盖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插设在对应限位卡槽内的限位凸筋,所述挡流件底部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块,在所述上盖的对应位置上设有供所述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

为了使水位监测更为准确,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管,在所述上盖上安装有水位监测电极,所述水位监测电极的下端伸入至底座内部,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水位监测电极正下方之外的区域上。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蒸箱包括有内胆、蒸汽阀和排气组件,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蒸汽阀连接管与所述蒸汽阀的入口相连通,所述蒸汽阀的出口通过进气管与所述内胆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排气组件具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开有排气口,所述内胆的出气口通过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的边沿具有向上延伸的挡圈。

为了使蒸箱使用更为安全,所述蒸汽发生器上安装有安全阀接口,所述安全阀接口与排气组件之间通过机械式安全阀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内胆包括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对应地,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蒸汽阀的入口包括与第一出气口相连通的第一入口和与第二出气口相连通的第二入口,蒸汽阀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与第一内胆的第一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与第二内胆的第二进气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蒸汽发生器通过在上盖内部设置靠近出气口的挡流件,水沸腾产生蒸汽先经过挡流板底部倾斜的挡流面,再通过挡流板与蒸汽发生器上盖之间的进汽间隙流向出气口,延长了蒸汽流通路径,挡流板一定程度减小了流向出气口的冷凝水,另一方面,挡流件下部与上盖之间的水汽回流间隙以及挡流板挡流面的倾斜结构保证了在挡流板内聚集的冷凝水会回流至蒸汽发生器内,从而有效避免蒸发器内沸腾的水汽进入内胆内,进而减少内胆中的冷凝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蒸汽发生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述蒸汽发生器另一角度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的挡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蒸箱去掉蒸汽发生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排气组件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汽发生器100包括底座1、上盖2和挡流件3,底座1上开有进水口11,上盖2上开有出气口21,出气口21的边沿具有向上盖内部延伸的凸台,凸台22为中空的圆柱形凸台,出气口21的边沿具有向上盖外部延伸的出气管23,且出气管23沿着出气方向自下而上斜向上倾斜,并且,出气管23的出气孔的下边沿不低于出气口21的下边沿。

挡流件3安装在上盖2内部,挡流件3靠近上盖2的出气口21,挡流件3底部形成自上而下向出气口21方向倾斜的挡流面31,且挡流件3的上部与上盖2之间留有进汽间隙4,挡流件3的下部与上盖之间留有水汽回流间隙5,挡流件3上形成有用来将挡流件上聚集的水汽导流至水汽回流间隙5处的导流面32,且导流面32位于凸台22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挡流件3插接并限位在上盖2上,具体结构如下:

挡流件3顶部的两相对侧壁上设有限位卡槽33,上盖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插设在对应限位卡槽内的限位凸筋24,挡流件3底部的前端设有向前凸出的限位块34,在上盖2的对应位置上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25。

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管6,在上盖2上安装有水位监测电极7,水位监测电极7的下端伸入至底座1内,为了提高检测准确度,加热管6安装在水位监测电极7正下方之外的区域上。这样,水位监测电极7下方区域为冷端,水沸腾时该区域不会产生大量气泡,水位为真实水位,提高了水位检测的精准度。

该蒸汽发生器100工作时,水沸腾产生蒸汽先经过挡流件3倾斜的挡流面31,再通过挡流件3与蒸汽发生器上盖2之间的进汽间隙4流向出气口21,延长了蒸汽流通路径,挡流件3一定程度减小了流向出气口21的冷凝水,另一方面,挡流件3上的导流面32的倾斜结构保证了在挡流件3内聚集的冷凝水能导流至水汽回流间隙5处,进而回流至蒸汽发生器100内。同时,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表面的水沿上盖2内壁面流向凸台22表面,经凸台22阻挡后,水汽不会直接流到出气口21,同时,出气管23倾斜设计,出气管23中的冷凝水可及时回流至蒸汽发生器100内。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蒸箱为双内胆蒸箱,包括第一内胆101、第二内胆102、蒸汽阀连接管103、蒸汽阀104、进气管105和排气组件106等组件,其中,蒸汽发生器100的出气口包括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蒸汽阀连接管103有两根,蒸汽阀104的入口包括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蒸汽发生器100的第一出气口通过其中一根蒸汽阀连接管103与蒸汽阀104的第一入口相连通,蒸汽发生器100的第二出气口通过另一根蒸汽阀连接管103与蒸汽阀104的第二入口相连通。蒸汽阀104的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进气管105有两根,蒸汽阀104的第一出口通过其中一根进气管105与第一内胆101的第一进气口相连通,蒸汽阀104的第二出口通过另一根进气管105与第二内胆102的第二进气口相连通,由此,形成两条蒸汽通路,通过蒸汽阀104来控制通路的通断。此外,排气组件106包括有导风板107,导风板107上开有排气口108,排气口108有两个,两个内胆的出气口通过对于的排气管110与对应的排气口相连通,内胆排出的废旧蒸汽集聚到导风板107中,一部分通过导风板107排出大气环境,另一部分在导风板107内形成冷凝水。

本实施例中,在排气口108的边沿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挡圈109,挡圈109可以避免聚集在导风板中形成的冷凝水通过排气口108回流至内胆中,既有效避免串味,又可以避免内胆产生多过的冷凝水。

此外,蒸汽发生器100上安装有安全阀接口26,安全阀接口26与排气组件106之间通过机械式安全阀(图中为示)相连通。当蒸汽阀104失效造成两条蒸汽通路堵死时,蒸汽发生器100内部的气压增大到设定值,机械式安全阀开启,蒸汽会流向排气组件106并最终进入大气环境中,避免了安全隐患发生,且机械式安全阀为不可恢复,当机械式安全阀开启时,表明蒸汽阀104已失效,此时应提醒用户及时报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