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及电蒸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1685发布日期:2019-01-22 22:5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及电蒸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蒸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及电蒸箱。



背景技术:

在崇尚高品质生活的今天,电蒸箱已经逐渐成为厨房新宠;电蒸箱是一种通过蒸汽发生装置产生蒸汽并将蒸汽排放到食物周围来加热食物的烹饪装置。

由于电蒸箱蒸汽发生装置多布置于电蒸箱产品内部,不便用户清洁,若蒸汽发生装置长期不清洁容易在其表面产生饱和可溶盐堆积及冷凝水干涸后形成的水迹,且会产生导味,因此,存在严重的食物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及电蒸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用于蒸汽烹饪设备,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进水组件、排水组件、凸轮清洗组件、控制器、加热组件;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与进水组件、排水组件连通,所述凸轮清洗组件部分设置在蒸汽发生器本体内,所述加热组件位于蒸汽发生器本体内;所述凸轮清洗组件根据控制器发送的清洗指令对蒸汽发生器本体内部进行清洗。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轮清洗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凸轮、复位机构、连接轴、浪涌片,所述驱动电机位于蒸汽发生器本体外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凸轮连接,所述连接轴一端与凸轮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蒸汽发生器本体内并且与浪涌片连接,所述复位机构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上位于凸轮与蒸汽发生器本体顶部之间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蒸汽发生器本体外部。

上述方案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卡板、弹簧,所述卡板套设在连接轴上靠近凸轮的一侧,所述弹簧套设在在连接轴上靠近蒸汽发生器本体顶部的一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排水阀,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本体的排水口连通,另一端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阀设置在排水管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箱、抽水泵、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本体的进水口连通,另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抽水泵。

上述方案中,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上设置有盖板,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与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蒸箱,其包括外壳组件、排汽组件、内腔组件、如上述方案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外壳组件内设置内腔组件,所述排汽组件位于内腔组件外部并且与内腔组件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位于内腔组件外部并且与内腔组件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清洗组件带动蒸汽发生器本体内部的水体涌动,从而实现对蒸汽发生器本体内的清洗,避免蒸汽发生器本体内因长时间使用产生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中凸轮清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中蒸汽发生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中蒸汽发生器本体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中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中凸轮的上下往复运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清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清洗的蒸汽发生器,如图1-5所示,其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1、进水组件2、排水组件3、凸轮清洗组件4、控制器5、加热组件6;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分别与进水组件2、排水组件3连通,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部分设置在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所述加热组件6位于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根据接收到控制器5发送的清洗指令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进行清洗,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清洗组件4带动蒸汽发生器本体内部1的水体涌动,从而实现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清洗,避免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因长时间使用产生异味。

如图2、3所示,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凸轮42、复位机构43、连接轴44、浪涌片45,所述驱动电机41位于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所述凸轮42连接,所述连接轴44一端与凸轮4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并且与浪涌片45连接,所述复位机构43套设在所述连接轴44上位于凸轮42与蒸汽发生器本体1顶部之间的位置;

所述驱动电机41通过连接支架411固定在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部。

所述复位机构43包括卡板431、弹簧432,所述卡板431套设在连接轴44上靠近凸轮42的一侧,所述弹簧432套设在在连接轴44上靠近蒸汽发生器本体1顶部的一侧。

所述驱动电机41与连接支架411采用螺钉连接,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穿过连接支架411上的通孔且伸出连接支架411一定距离,电机轴置于凸轮42的连接孔内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连接轴44置于凸轮42的下方且与凸轮42的外沿紧贴,其中连接轴44与凸轮42的大圆贴合为最高贴合位置,连接轴44与凸轮42的小圆贴合为最低贴合位置。

所述连接轴44上设有一台阶槽,用于卡板431实现弹簧432的限位。

如图6所示,所述凸轮42的外沿轨迹由凸轮大圆、凸轮小圆及凸轮过渡直线组成,其中凸轮大圆半径大于凸轮小圆半径,且不同尺寸的凸轮大圆半径、凸轮小圆半径及其中心距可给多种凸轮外沿轨迹。

当凸轮清洗组件4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进行清洗时,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水随着浪涌片45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浪涌清洗以冲刷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

如图7所示,当所述凸轮42的凸轮大圆与连接轴44贴合时为所述凸轮42往复运动的最高点,当所述凸轮42的凸轮小圆与连接轴44贴合时为所述凸轮42往复运动的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为凸轮42上下往复运动的行程L。

如表1所示,根据凸轮大圆和凸轮小圆的尺寸调整实现对凸轮42上下往复运动的行程L的调整。

表1:不同凸轮外沿轨迹给合及其对应凸轮上下往复运动行程:

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排水管31、排水阀32,所述排水管31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排水口12连通,另一端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阀32设置在排水管31上。

所述进水组件2包括水箱21、抽水泵22、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进水口11连通,另一端与水箱21连通,所述进水管23上设置抽水泵22。

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上设置有盖板13,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与盖板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如图8所示,所述盖板13的顶部设置有沉台131及导向孔132,所述沉台131用于弹簧432,所述导向孔132用于连接轴44的运动导向。

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排水口12,下部的侧面设置进水口11,还设置有两个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出口14。

所述两个蒸汽出口14分别通过蒸汽管15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蒸箱,如图9所示,其包括外壳组件7、排汽组件8、内腔组件9、蒸汽发生器;所述外壳组件7内设置内腔组件9,所述排汽组件8位于内腔组件9外部并且与内腔组件9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位于内腔组件9外部并且与内腔组件9连通。

如图1-5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发生器本体1、进水组件2、排水组件3、凸轮清洗组件4、控制器5、加热组件6;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分别与进水组件2、排水组件3连通,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设置在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顶部,所述加热组件6位于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根据接收到控制器5发送的清洗指令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进行清洗,这样,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清洗组件4带动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的水体涌动,从而实现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清洗,避免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因长时间使用产生异味。

如图2、3所示,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包括驱动电机41、凸轮42、复位机构43、连接轴44、浪涌片45,所述驱动电机41位于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部,所述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与所述凸轮42连接,所述连接轴44一端与凸轮42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并且与浪涌片45连接,所述复位机构43套设在所述连接轴44上位于凸轮42与蒸汽发生器本体1顶部之间的位置;

所述驱动电机41通过连接支架411固定在蒸汽发生器本体1外部。

所述复位机构43包括卡板431、弹簧432,所述卡板431套设在连接轴44上靠近凸轮42的一侧,所述弹簧432套设在在连接轴44上靠近蒸汽发生器本体(1)顶部的一侧。

所述驱动电机41与连接支架411采用螺钉连接,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穿过连接支架411上的通孔且伸出连接支架411一定距离,电机轴置于凸轮42的连接孔内且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连接轴44置于凸轮42的下方且与凸轮42的外沿紧贴,其中连接轴44与凸轮42的大圆贴合为最高贴合位置,连接轴44与凸轮42的小圆贴合为最低贴合位置。

所述连接轴44上设有一台阶槽,用于卡板431实现弹簧432的限位。

如图6所示,所述凸轮42的外沿轨迹由凸轮大圆、凸轮小圆及凸轮过渡直线组成,其中凸轮大圆半径大于凸轮小圆半径,且不同尺寸的凸轮大圆半径、凸轮小圆半径及其中心距可给多种凸轮外沿轨迹。

当凸轮清洗组件4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进行清洗时,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水随着浪涌片45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浪涌清洗以冲刷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

如图7所示,当所述凸轮42的凸轮大圆与连接轴44贴合时为所述凸轮42往复运动的最高点,当所述凸轮42的凸轮小圆与连接轴44贴合时为所述凸轮42往复运动的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差为凸轮42上下往复运动的行程L。

如表1所示,根据凸轮大圆和凸轮小圆的尺寸调整实现对凸轮42上下往复运动的行程L的调整。

所述排水组件3包括排水管31、排水阀32,所述排水管31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排水口12连通,另一端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水阀32设置在排水管31上。

所述进水组件2包括水箱21、抽水泵22、进水管23,所述进水管23的一端与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进水口11连通,另一端与水箱21连通,所述进水管23上设置抽水泵22。

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上设置有盖板13,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与盖板13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如图8所示,所述盖板13的顶部设置有沉台131及导向孔132,所述沉台131用于弹簧432,所述导向孔132用于连接轴44的运动导向。

如图3所示,所述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排水口12,下部的侧面设置进水口11,还设置有两个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的蒸汽出口14。

所述两个蒸汽出口14分别通过蒸汽管15与电蒸箱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清洗过程,如图10所示,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S101:控制器5检测烹饪是否结束,如果检测到烹饪结束转至步骤S102,反之则结束清洗流程,继续烹饪。

步骤S102:通过控制进水组件2向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注水同时控制排水组件3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地,为了清洗地更加干净,还可以在进水组件2的水箱21内加入清洗剂,所述清洗剂可以采用柠檬酸或者醋等食品级清洗剂。

这样,注入水或者带有清洗剂的水之后,暂存在蒸汽发生器本体1以及部分进水管23和部分排水管31内。

步骤S103:所述控制器5控制凸轮清洗组件4以预设的清洗工作时间或者往复运动次数进行上下往复运动。

具体地,根据蒸汽发生器本体1的尺寸预设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的清洗工作时间或者往复运动次数。

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收到控制器5的清洗指令后,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进行清洗直至清洗工作时间或者往复运动次数结束后停止。

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进行清洗的过程中,驱动电机41驱动凸轮42转动,凸轮42通过连接轴44带动浪涌片45上下往复运动,水随着浪涌片45的上下往复运动在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形成浪涌,实现对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部及排水组件3、进水组件2的清洗。

所述控制器5根据清洗强度控制凸轮清洗组件4中驱动电机41以对应转速旋转,如表2所示。

表2:根据驱动电机41的转速和/凸轮42的往复运动次数组成不同浪涌组合:

步骤S104:当检测到凸轮清洗组件4结束上下往复运动后,开启所述排水组件3进行排水。

具体地,所述凸轮清洗组件4清洗结束后,所述控制器5控制开启排水组件3的排水阀32,将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水全部排出。

步骤S105:当检测到排水组件3结束排水后,控制排水组件3处于关闭状态并且结束清洗流程。

具体地,所述排水组件3将蒸汽发生器本体1内的水全部排出后,所述控制器5控制关闭开启排水组件3的排水阀32并且关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