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2795发布日期:2019-09-24 23:54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炉,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炉。



背景技术:

在生物质燃烧的产物中,有时含有大量的可燃物,灰渣发黑,有时可见生料排出,而燃烧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可燃成分。

通过分析发现引起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因素主要有:

①炉膛温度不够,一般情况下低于600℃时,就不能建立良好的燃烧结构;

②所供给的空气量不能满足燃料可燃成分完全燃烧的需要;

③所供氧气量足够,由于混合接触不好,燃烧紊乱;

④颗粒水分太大,水分超过45%以上的燃料很难保证燃烧正常;

⑤燃料颗粒过大,不利于燃烧反应的进行;

⑥燃烧的反应时间不够,间隔过短,燃烧时间短;

⑦灰分过大,灰分包裹颗料,使燃烧速度缓慢;

⑧进料太多,料层太厚,气固不能良性混合。

然而,目前针对蒸发器炉膛内供氧不充分的问题,还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解决供氧不充分问题的生物质蒸汽发生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炉,包括料仓、送料装置、燃烧炉、点火装置、风机和蒸汽发生箱,所述料仓与送料装置相连通,所述送料装置、点火装置与燃烧炉的燃烧内腔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箱安装在燃烧炉内,所述燃烧炉的炉体包括炉体外层和炉体内层,所述炉体外层和炉体内层之间设有供风通道,所述风机分别通过送风管Ⅰ与炉体外层相连通、通过送风管Ⅱ与送料装置相连通,所述炉体内层的底部设有水平供风口,所述水平供风口的上方设有一系列呈螺旋盘升状布置的供风口,以实现螺旋盘升供风。

进一步,还设有余热回收室和余热水箱,所述余热水箱被隔开成上下两层,所述余热水箱的上层设有进水管和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余热水箱的下层相连通,所述余热水箱的上层通过第一补水管道与余热回收室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室通过第二补水管道与蒸汽发生箱相连通;所述燃烧炉的排烟口通过位于余热回收室中的排烟管道与余热水箱的下层相连通;所述余热水箱的下层设有补水口和排污口。

进一步,所述排烟管上设有引风机。

进一步,所述蒸汽发生箱上设有水位计。

进一步,所述余热回收室上设有排水管。

进一步,所述生物质蒸汽发生炉还设有一支架,所述支架的四脚分别设有移动轮,以便整个装置移动,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所述送料装置为螺旋送料装置。

进一步,还可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送料装置、点火装置和风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风机通过送风管Ⅰ与炉体外层相连通,可在供风通道内对风进行预热,燃烧效果更好;通过送风管Ⅱ与送料装置相连通,使风与生物质燃料充分混合,达到燃烧中心有足够的氧气,燃烧效果更好;通过在炉体内层的底部设置水平供风口,以及在水平供风口的上方设置一系列呈螺旋盘升状布置的供风口,能避免火焰中部和上部出现缺氧的现象,能使生物质燃料充分燃烧,不会造成尾气发黑和含有部分可燃气体CO,能有效解决供氧不充分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余热回收室和余热水箱,不仅能对烟气中余热进行回收,而且能避免排出的烟气污染环境。

概而言之,利用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燃烧供氧不充分问题,可实现生物质燃料完全燃烧,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仓,2.送料装置,3.燃烧炉,3-1.炉体外层,3-2.炉体内层,3-2-1.水平供风口,3-2-2.呈螺旋盘升状布置的供风口,4.点火装置,5.风机,6.蒸汽发生箱,7.送风管Ⅰ,8.送风管Ⅱ,9.余热回收室,10.余热水箱,11.进水管,12.排烟管,13.第一补水管道,14.第二补水管道,15.排烟管道,16.引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生物质蒸汽发生炉,包括料仓1、送料装置2、燃烧炉3、点火装置4、风机5和蒸汽发生箱6,所述料仓1与送料装置2相连通,所述送料装置2、点火装置4与燃烧炉3的燃烧内腔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箱6安装在燃烧炉3内,所述燃烧炉3的炉体包括炉体外层3-1和炉体内层3-2,所述炉体外层3-1和炉体内层3-2之间设有供风通道,所述风机5分别通过送风管Ⅰ7与炉体外层3-1相连通、通过送风管Ⅱ8与送料装置2相连通,所述炉体内层3-2的底部设有水平供风口3-2-1,所述水平供风口3-2-1的上方设有一系列呈螺旋盘升状布置的供风口3-2-2,以实现螺旋盘升供风。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余热回收室9和余热水箱10,所述余热水箱10被隔开成上下两层,所述余热水箱10的上层设有进水管11和排烟管12,所述排烟管12与余热水箱10的下层相连通,所述余热水箱10的上层通过第一补水管道13与余热回收室9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室9通过第二补水管道14与蒸汽发生箱6相连通;所述燃烧炉3的排烟口通过位于余热回收室9中的排烟管道15与余热水箱10的下层相连通;所述余热水箱10的下层设有补水口(图中未示出)和排污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排烟管12上设有引风机(图中未示出)。所述蒸汽发生箱6上设有水位计(图中未示出)。所述余热回收室9上设有排水管(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蒸汽发生箱6由沿燃烧炉3内壁均匀布置的加热管构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质蒸汽发生炉还可设置一支架,所述支架的四脚分别设有移动轮,以便整个装置移动,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2为螺旋送料装置,属于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中,还可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送料装置2、点火装置4和风机5相连,以控制送料装置2、点火装置4和风机5的工作。

工作时,生物质燃料进入料仓1,经送料装置2送入燃烧炉3内,在点火装置4的作用下,生物质燃料被点燃;风机5所产生的风经送风管Ⅰ7送入炉体外层3-1和炉体内层3-2之间的供风通道,然后分别经炉体内层3-2的水平供风口3-2-1和倾斜供风口3-2-2进入燃烧炉3内进行供氧,进行充分燃烧,同时,风机5所产生的风经送风管Ⅱ8送入送料装置2内,与生物质燃料充分混合,燃烧也更加充分;

与此同时,水经进水管11进入余热水箱10的上层,再经第一补水管道13进入余热回收室9,再经第二补水管道14进入蒸汽发生箱6,蒸汽发生箱6内的水被加热,产生蒸汽;燃烧炉3内所产生的烟气经排烟管道进入余热水箱10的下层,其中,烟气的余热被余热回收室9中的水吸收,余热得到充分利用,而烟气中的灰尘及污染气体等被余热水箱10下层中的水吸收,烟雾再经余热水箱10上层的排烟管12,后经引风机16排出,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