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2755发布日期:2019-09-24 23:5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的原义指在火上加热的盛水容器,炉指燃烧燃料的场所,锅炉包括锅和炉两大部分。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720740812.9,实用新型创造的名称为开门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依次连接的燃烧机、锅炉本体、烟风道、锅炉节能器,所述的锅炉本体采用卧式、上锅下炉胆的结构,所述的炉胆由左到右依次为前烟箱、波形炉胆、回燃室、后烟箱,所述的燃烧机穿过前烟箱与波形炉胆联通;波形炉胆与回燃室连接,回燃室与前烟箱采用烟管连通,前烟箱与后烟箱采用烟管连通,所述的后烟箱通过与烟风道与锅炉节能器连接。

但是现有的蒸汽锅还存在着不方便调节该蒸汽炉的高度,不方便对底架进行旋转和不方便进行移动该蒸汽炉进行维护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以解决现有的蒸汽锅存在着不方便调节该蒸汽炉的高度,不方便对底架进行旋转和不方便进行移动该蒸汽炉进行维护的问题。

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锅炉本体,燃烧机,燃烧腔,导烟框,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横向导烟管,纵向回烟框,排烟管,入水管,入水法兰盘,出水管,出水法兰盘,可调节底轮结构和可调节支架结构,所述的燃烧机螺栓安装在锅炉本体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燃烧腔螺钉安装在锅炉本体的内部下侧,并在左侧与燃烧机接通;所述的导烟框螺栓安装在锅炉本体的内部右下侧,并在左侧与燃烧腔的右侧接通;所述的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安装在可调节支架结构的下侧;所述的横向导烟管焊接在导烟框的左侧上部,并在另一端焊接在纵向回烟框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纵向回烟框螺栓安装在锅炉本体的内部左上侧;所述的排烟管焊接在纵向回烟框的右侧上部,并在右端贯穿锅炉本体的右侧;所述的入水管插接在锅炉本体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入水法兰盘焊接在入水管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插接在锅炉本体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出水法兰盘焊接在出水管的右端;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安装在锅炉本体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可调节支架结构安装在锅炉本体下部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架结构包括纵向定位管,固定螺母,外螺纹调节杆,横向旋转套管和防滑支脚,所述的纵向定位管焊接在锅炉本体下部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母焊接在纵向定位管的下部;所述的横向旋转套管焊接在外螺纹调节杆的前侧下部;所述的防滑支脚安装在外螺纹调节杆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包括固定框,L型限位板,轮架,固定插孔和移动底轮,所述的固定框焊接在锅炉本体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L型限位板焊接在固定框的前部右侧;所述的轮架轴接在固定框的下部;所述的固定插孔分别开设在固定框的中下部和轮架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底轮轴接在轮架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包括旋转杆,限位挡板,旋转管,顶紧螺栓和防滑套,所述的限位挡板焊接在旋转杆的左侧;所述的旋转管套接在旋转杆的外部右侧;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旋转管的外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L型限位板上还设置有连接绳和固定插销,所述的连接绳胶接在L型限位板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插销胶接在连接绳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外螺纹调节杆插接在纵向定位管的内侧下部,并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杆插接在横向旋转套管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支脚内还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的滚珠轴承的外圈嵌入在防滑支脚的内侧上部,并在内圈套接在外螺纹调节杆的外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套具体采用硅胶套,所述的防滑套的外侧还刻画有一字型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的外螺纹调节杆的上端还焊接有横向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底轮轴接在轮架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旋转杆与旋转管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燃烧机具体采用CX系列的燃烧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螺纹调节杆插接在纵向定位管的内侧下部,并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有利于在使用时从固定螺母内旋转外螺纹调节杆从而方便调节外螺纹调节杆插接在纵向定位管内的长度,从而方便稍微调节该蒸汽锅的高度。

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杆插接在横向旋转套管的内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外螺纹调节杆进行旋转。

3.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底轮轴接在轮架的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将该蒸汽锅移动到指定维护位置。

4.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外螺纹调节杆的上端还焊接有横向限位板,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外螺纹调节杆在固定螺母内全部转出。

5.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支脚内还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的滚珠轴承的外圈嵌入在防滑支脚的内侧上部,并在内圈套接在外螺纹调节杆的外侧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放置在旋转外螺纹调节杆时带动防滑支脚一起旋转。

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L型限位板上还设置有连接绳和固定插销,所述的连接绳胶接在L型限位板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插销胶接在连接绳的下部,有利于在使用时将固定插销贯穿固定插孔插接在固定框与轮架的连接处,且能够提高对轮架的固定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套具体采用硅胶套,所述的防滑套的外侧还刻画有一字型防滑纹,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增加握持时的防滑效果。

8.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紧螺栓螺纹连接在旋转杆与旋转管的连接处,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旋转杆起到顶紧作用,且在拧松顶紧螺栓后方便调节旋转管套接在旋转杆上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底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锅炉本体;2、燃烧机;3、燃烧腔;4、导烟框;5、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51、旋转杆;52、限位挡板;53、旋转管;54、顶紧螺栓;55、防滑套;6、横向导烟管;7、纵向回烟框;8、排烟管;9、入水管;10、入水法兰盘;11、出水管;12、出水法兰盘;13、可调节底轮结构;131、固定框;132、L型限位板;1321、连接绳;1322、固定插销;133、轮架;134、固定插孔;135、移动底轮;14、可调节支架结构;141、纵向定位管;142、固定螺母;143、外螺纹调节杆;1431、横向限位板;144、横向旋转套管;145、防滑支脚;1451、滚珠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WNS型燃气快装蒸汽锅,包括锅炉本体1,燃烧机2,燃烧腔3,导烟框4,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5,横向导烟管6,纵向回烟框7,排烟管8,入水管9,入水法兰盘10,出水管11,出水法兰盘12,可调节底轮结构13和可调节支架结构14,所述的燃烧机2螺栓安装在锅炉本体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燃烧腔3螺钉安装在锅炉本体1的内部下侧,并在左侧与燃烧机2接通;所述的导烟框4螺栓安装在锅炉本体1的内部右下侧,并在左侧与燃烧腔3的右侧接通;所述的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5安装在可调节支架结构14的下侧;所述的横向导烟管6焊接在导烟框4的左侧上部,并在另一端焊接在纵向回烟框7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纵向回烟框7螺栓安装在锅炉本体1的内部左上侧;所述的排烟管8焊接在纵向回烟框7的右侧上部,并在右端贯穿锅炉本体1的右侧;所述的入水管9插接在锅炉本体1的上部左侧;所述的入水法兰盘10焊接在入水管9的上端;所述的出水管11插接在锅炉本体1的右侧下部;所述的出水法兰盘12焊接在出水管11的右端;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13安装在锅炉本体1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可调节支架结构14安装在锅炉本体1下部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调节支架结构14包括纵向定位管141,固定螺母142,外螺纹调节杆143,横向旋转套管144和防滑支脚145,所述的纵向定位管141焊接在锅炉本体1下部前后两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固定螺母142焊接在纵向定位管141的下部;所述的横向旋转套管144焊接在外螺纹调节杆143的前侧下部;所述的防滑支脚145安装在外螺纹调节杆143的下部;所述的外螺纹调节杆143插接在纵向定位管141的内侧下部,并与固定螺母142螺纹连接,在使用时从固定螺母142内旋转外螺纹调节杆143从而方便调节外螺纹调节杆143插接在纵向定位管141内的长度,从而方便稍微调节该蒸汽锅的高度,所述的外螺纹调节杆143的上端还焊接有横向限位板1431,在使用时能够防止外螺纹调节杆143在固定螺母142内全部转出,所述的防滑支脚145内还设置有滚珠轴承1451,所述的滚珠轴承1451的外圈嵌入在防滑支脚145的内侧上部,并在内圈套接在外螺纹调节杆143的外侧下部,在使用时能够放置在旋转外螺纹调节杆143时带动防滑支脚145一起旋转。

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底轮结构13包括固定框131,L型限位板132,轮架133,固定插孔134和移动底轮135,所述的固定框131焊接在锅炉本体1的下部四角处;所述的L型限位板132焊接在固定框131的前部右侧;所述的轮架133轴接在固定框131的下部;所述的固定插孔134分别开设在固定框131的中下部和轮架133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底轮135轴接在轮架133的下部;所述的移动底轮135轴接在轮架133的下部,在使用时方便将该蒸汽锅移动到指定维护位置,所述的L型限位板132上还设置有连接绳1321和固定插销1322,所述的连接绳1321胶接在L型限位板132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固定插销1322胶接在连接绳1321的下部,在使用时将固定插销1322贯穿固定插孔134插接在固定框131与轮架133的连接处,且能够提高对轮架133的固定效果。

如附图2和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辅助旋转架结构5包括旋转杆51,限位挡板52,旋转管53,顶紧螺栓54和防滑套55,所述的限位挡板52焊接在旋转杆51的左侧;所述的旋转管53套接在旋转杆51的外部右侧;所述的防滑套55套接在旋转管53的外部右侧;所述的防滑套55具体采用硅胶套,所述的防滑套55的外侧还刻画有一字型防滑纹,在使用时能够增加握持时的防滑效果,所述的顶紧螺栓54螺纹连接在旋转杆51与旋转管53的连接处,在使用时方便对旋转杆51起到顶紧作用,且在拧松顶紧螺栓54后方便调节旋转管53套接在旋转杆51上的长度,所述的旋转杆51插接在横向旋转套管144的内侧,在使用时方便对外螺纹调节杆143进行旋转。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根据使用所需掰动旋转管53使其利用旋转杆51通过横向旋转套管144带动外螺纹调节杆143在固定螺母142内旋转,以便调节外螺纹调节杆143插接在纵向定位管141内的长度,从而方便调节高蒸汽锅的高度,并将外部水源注入到入水管9内,同时将外部所需注水导管与出水管11上的出水法兰盘12连接,给燃烧机2供电并在燃烧腔3内进行燃烧,燃气经过导烟框4从横向导烟管6内,并经过纵向回烟框7从排烟管8内排出,需要移动时向下旋转移动底轮135,并将固定插销1322插接在固定框131与轮架133的连接处,以便对轮架133固定。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