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5359发布日期:2020-06-09 20:5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降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

在锅炉燃烧生产过程中,内部会产生350°-400°的高温热能,使得锅炉受热面外表层也会受高温所影响,而对锅炉内部的一些元器件可能会超过了最高温度允许值,如此长期运行,不将其降温散热处理,不仅会导致锅炉内部的元器件热变形过大而损坏设备,而且会使得锅炉受热面外表层周围温度持续升高,影响其锅炉使用工作,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锅炉如此长期运行,不将其降温散热处理,不仅会导致锅炉内部的元器件热变形过大而损坏设备,而且会使得锅炉受热面外表层周围温度持续升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该装置中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板、小型风扇、进水管、储水槽、制冷管、冷凝器和冷凝管,在锅炉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散热板于锅炉受热面外层上,小型风扇开启工作后,可从散热板上的散热孔中将其锅炉受热面外层上的高温热能排出到散热槽内,达到快速对锅炉受热面进行散热处理,同时,进水管外侧上的抽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到储水槽里,经过冷凝器做压缩运动工作后,从冷凝管把冷气排入到制冷管中,使得对储水槽里的水进行冷却,进而对散热槽降温处理,促进了锅炉降温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包括锅炉、降温装置和散热槽,所述锅炉下方嵌入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内部上方嵌入设置有散热槽;

所述降温装置包括进水管、储水槽、制冷管、冷凝器、冷凝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设置在降温装置下方左侧,所述储水槽嵌入设置在降温装置内部中间,所述制冷管嵌入设置在储水槽中,所述冷凝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降温装置下方中部,所述冷凝管均贯穿设置在冷凝器上方中部,所述出水管贯穿设置在降温装置下方右侧;

所述散热槽包括导热器、散热板和小型风扇,所述导热器嵌入设置在散热槽内部中间,所述散热板嵌入设置在导热器上方,所述小型风扇嵌入设置在导热器下方。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外侧设有储水箱和抽水泵,其进水管外端管口与抽水泵相连接,且进水管内端管口贯穿于储水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制冷管为铜制冷管,且制冷管上方通过固定杆与散热槽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均活动套接于冷凝器冷气出口端,且冷凝管内端均与降温装置、储水槽和制冷管贯穿设置。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下方右侧设有开关阀,且出水管内端贯穿设置于储水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上方均设有散热孔,且散热板与锅炉受热面之间均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小型风扇与散热板、散热孔和散热槽内部均为导通状的。

有益效果:

(1)该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设置有散热槽、散热板、小型风扇、进水管、储水槽、制冷管、冷凝器和冷凝管,在锅炉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散热板于锅炉受热面外层上,小型风扇开启工作后,可从散热板上的散热孔中将其锅炉受热面外层上的高温热能排出到散热槽内,达到快速对锅炉受热面进行散热处理,同时,进水管外侧上的抽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到储水槽里,经过冷凝器做压缩运动工作后,从冷凝管把冷气排入到制冷管中,使得对储水槽里的水进行冷却,进而对散热槽降温处理,促进了锅炉降温使用。

(2)其铜制冷管在水中的制冷效果会更好,达到制冷传递速度快。

(3)当储水槽内的水降温后,水是具有一定温度了,通过打开开关阀,从出水管将其储水槽内的水排出来冷却后使用,使得重新从进水管抽入水到储水槽内降温使用。

(4)其锅炉受热面上的热量可在散热板和散热孔之间传输,便于热量流动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与降温装置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槽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中:锅炉1、降温装置2、进水管201、储水槽202、制冷管203、冷凝器204、冷凝管205、出水管206、散热槽3、导热器301、散热板302、小型风扇30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锅炉1、制冷管203、冷凝器204、冷凝管205、导热器301、散热板302和小型风扇303均可以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订制所得。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包括锅炉1、降温装置2和散热槽3,锅炉1下方嵌入设置有降温装置2,降温装置2内部上方嵌入设置有散热槽3;

降温装置2包括进水管201、储水槽202、制冷管203、冷凝器204、冷凝管205和出水管206,进水管201贯穿设置在降温装置2下方左侧,储水槽202嵌入设置在降温装置2内部中间,制冷管203嵌入设置在储水槽202中,冷凝器20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降温装置2下方中部,冷凝管205均贯穿设置在冷凝器204上方中部,出水管206贯穿设置在降温装置2下方右侧;

散热槽3包括导热器301、散热板302和小型风扇303,导热器301嵌入设置在散热槽3内部中间,散热板302嵌入设置在导热器301上方,小型风扇303嵌入设置在导热器301下方。

本实施例优选的,进水管201外侧设有储水箱和抽水泵,其进水管201外端管口与抽水泵相连接,且进水管201内端管口贯穿于储水槽202内部,通过进水管201外侧上的抽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到储水槽202里储放,以作为散热槽3降温使用;制冷管203为铜制冷管203,且制冷管203上方通过固定杆与散热槽3相连接,使其铜制冷管203在水中的制冷效果会更好,达到制冷传递速度快;冷凝管205均活动套接于冷凝器204冷气出口端,且冷凝管205内端均与降温装置2、储水槽202和制冷管203贯穿设置,通过冷凝器204做压缩运动工作后,从冷凝管205把冷气排入到制冷管203中,使得对储水槽202里的水进行冷却,进而对散热槽3降温处理,促进了锅炉1降温使用;出水管206下方右侧设有开关阀,且出水管206内端贯穿设置于储水槽202内部,当储水槽202内的水降温后,水是具有一定温度了,通过打开开关阀,从出水管206将其储水槽202内的水排出来冷却后使用,使得重新从进水管201抽入水到储水槽202内降温使用;散热板302上方均设有散热孔,且散热板302与锅炉1受热面之间均留有间隙,使其锅炉1受热面上的热量可在散热板302和散热孔之间传输,便于热量流动排出;小型风扇303与散热板302、散热孔和散热槽3内部均为导通状的,小型风扇开启303工作后,可从散热板302上的散热孔中将其锅炉1受热面外层上的高温热能排出到散热槽3内,达到快速对锅炉1受热面进行散热处理。

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锅炉受热面降温散热装置时,首先,从进水管201外侧上的抽水泵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入到储水槽202里储放,以作为散热槽3降温使用,通过设置散热板302于锅炉1受热面外层上,小型风扇303开启工作后,可从散热板302上的散热孔中将其锅炉1受热面外层上的高温热能排出到散热槽3内,达到快速对锅炉1受热面进行散热处理,同时,冷凝器204做压缩运动工作后,从冷凝管205把冷气排入到制冷管203中,使得对储水槽202里的水进行冷却,对散热槽3降温处理,促进了锅炉1降温,最后,储水槽202内的水降温后,水是具有一定温度了,通过打开开关阀,从出水管206将其储水槽202内的水排出来冷却后使用,使得重新从进水管201抽入水到储水槽202内降温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