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5295发布日期:2020-06-09 20:53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通过燃烧燃料对水加热产生蒸汽,现有蒸汽发生器直接将自来水注入加热管内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蒸汽发生器的炉壁散热严重,造成能源浪费,并且自来水温度较低,需要产生蒸汽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影响蒸汽产生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能量浪费严重且蒸汽产生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包括发生器本体、加热炉和加热管,所述发生器本体内部中空,且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将发生器本体内部分为预热室和蒸汽发生室,所述预热室位于所述蒸汽发生室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室上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预热室连接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背离预热室一端位于发生器本体外部,所述加热炉设置于蒸汽发生室下部,所述加热管设置于所述蒸汽发生室内,所述加热管一端与所述预热室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排出管背离加热管一端延伸至发生器本体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包括底部盘管、外层盘管和内层盘管,所述底部盘管设置于所述加热炉下方,所述外层盘管和内层盘管设置于所述加热炉上方,底部盘管一端与所述预热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外层盘管连通,所述外层盘管与所述内层盘管连通,所述内层盘管与所述蒸汽排出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盘管沿竖直方向螺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盘管沿径向螺旋设置,且沿竖直方向排布有多层,各层内层盘管之间连通,位于顶层的所述内层盘管与加热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盘管和外层盘管之间设置有底部夹层,所述底部盘管和外层盘管分别与所述底部夹层连通,所述底部夹层设置于加热炉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内层盘管与外层盘管之间设置有分隔套筒,所述分隔套筒轴线竖直。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室与加热管之间设置有补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排出管背离加热管一端设置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预热室。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与蒸汽排出管连接位置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背离加热管一端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补水管背离预热室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设置于发生器本体上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通过设置预热室能够对水进行预加热,以减少热量散失,并且通过预加热的方式可在水进入加热管后更快的产生蒸汽,节约加热时间,有效提高蒸汽产生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生器本体;11、预热室;12、蒸汽发生室;121、排烟管;13、隔层;14、底部夹层;15、分隔套筒;2、加热炉;3、加热管;31、底部盘管;32、外层盘管;33、内层盘管;4、补水管;5、蒸汽排出管;6、补水泵;7、放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如图1所示,包括发生器本体1、加热炉2和加热管3,发生器本体1由保温隔热材料构成,其内部中空,且设置有隔层13,隔层13将发生器本体1内部分为预热室11和蒸汽发生室12,预热室11位于蒸汽发生室12外部,蒸汽发生室12上端连接有排烟管121,排烟管121用于排出燃烧物料所产生的烟气,预热室11连接有补水管4,补水管4背离预热室11一端位于发生器本体1外部,通过补水管4可将水注入预热室11内,加热炉2设置于蒸汽发生室12下部,加热管3设置于蒸汽发生室12内,加热管3一端与预热室11连通,另一端连接有蒸汽排出管5,向加热炉2内装填燃料可对预热室11和加热管3进行加热,对预热室11内的水进行加热为预加热过程,升高预热室11内水温,从而缩短在加热管3内加热产生蒸汽的时间,并且预热室11内的水吸收加热炉2内部分热量,减小加热炉2内热量的散失,蒸汽排出管5背离加热管3一端延伸至发生器本体1外部便于将加热管3内的蒸汽导出使用,补水管4和蒸汽排出管5上均可设置法兰,从而便于与外部管路连接。

加热管3包括底部盘管31、外层盘管32和内层盘管33,底部盘管31设置于加热炉2下方,能够吸收加热炉2下方散失的热量,外层盘管32和内层盘管33设置于加热炉2上方,外部盘管通过加热炉2产生的火焰外侧加热,内盘管通过加热炉2产生的火焰上端加热,底部盘管31一端与预热室11连通,另一端与外层盘管32连通,外层盘管32与内层盘管33连通,内层盘管33与蒸汽排出管5连通,工作过程中,预热室11内的水先进入底部盘管31进行加热,后分别经过外部盘管和内部盘管进行加热,此种加热方式具有冷量利用率高,加热速度快,蒸汽产生效率高的优点。

优选的,外层盘管32沿竖直方向螺旋设置,以增加外部盘管的加热面积,提高蒸汽产生效率,更优的,内层盘管33沿径向螺旋设置,且沿竖直方向排布有多层,各层内层盘管33之间连通,位于顶层的内层盘管33与加热炉2间隔设置,加热炉2的火焰及烟气可同时对多层内层盘管33加热,增加加热面积,充分利用加热炉2产生的热量,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并且,可提高蒸汽产生效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内层盘管33与外层盘管32之间设置有分隔套筒15,分隔套筒15轴线竖直,分隔套筒15的顶部与位于顶端的内层盘管33间隔设置,其下端与加热炉2间隔设置,位于顶层的内层盘管33间隔较小,加热炉2内产生的热空气可先沿分隔套筒15竖直上升对内层盘管33加热,在顶层的内层盘管33的阻挡下流动至分隔套筒15与隔层13之间,对外层盘管32进行加热,通过延长热空气的流动路径充分利用热空气内的能量。

底部盘管31和外层盘管32之间设置有底部夹层14,底部盘管31和外层盘管32分别与底部夹层14连通,底部夹层14设置于加热炉2外侧,底部夹层14为封闭结构,底部盘管31内的水通过底部夹层14进入外层盘管32的过程中可吸收加热炉2侧壁辐射的热量,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

预热室11与加热管3之间设置有补水泵6,通过补水泵6可加快预热室11内水进入加热管3内的速度,从而提高蒸汽产生效率,补水泵6还可连接控制电路,通过控制补水泵6的运转可实现蒸汽产生速度、产生时间和产生总量的控制。

蒸汽排出管5背离加热管3一端设置有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的出水端连通预热室11,通过汽水分离器可去除蒸汽中的水滴,并且可将分离出的水滴回流至预热室11内进行再利用。

加热管3与蒸汽排出管5连接位置通过三通接头连接有放水管7,放水管7背离加热管3一端设置有阀门,放水管7可用于加热前预加水操作,当阀门内有水流出时可关闭阀门进行加热,以便于确认加热管3内已经注满水,避免空烧加热管3损坏设备。防水管还可用于在设备停止使用后放出剩余的水,避免设备在不启动时长期存留余水。

补水管4背离预热室11一端连接有水箱,水箱用于向预热室11内补充水,水箱设置在发生器本体1上端,可通过排烟管121辐射的热量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使能量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盘式蒸汽发生器,能量利用率、蒸汽产生效率均优于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并且,不会造成设备生产成本的增加,能够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