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6772发布日期:2022-01-15 08:5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网补水除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


背景技术:

2.在北方采暖供热季节,热网供热系统需不间断安全可靠连续供热,热用户对供热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热网供热品质,保障民生,供热单位大多对原热网系统进行供热扩容改造升级,提高热网供热系统的供热容量及供热品质,以应对冬季采暖尖峰时段对供热负荷的需求,采暖尖峰时段供热负荷会急剧增大,因此,热网首站会将大量低温补水注入供热循环系统中,以满足热网供热系统的需求。大量低温补水的注入,需要设置一种满足大负荷热网补水功能的除氧器来完成,用以满足冬季北方热网供热系统尖峰时期大负荷低温补水注入供热系统的需要。
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热网补水功能的除氧器存在无法满足以冬季北方热网供热系统尖峰时期大负荷低温补水注入供热系统需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热网补水功能的除氧器存在无法满足以季北方热网供热系统尖峰时期大负荷低温补水注入供热系统需要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它包括壳体、两个封头、两个人孔、两个排氧口、热网补水进口、汽平衡口、主加热蒸汽口、辅助蒸汽进口、高加疏水口、安全阀接口、取样口、排污口和出水口;
7.壳体两端分别对称焊接封头,两个封头外侧的中下部对称焊接有人孔;
8.壳体顶部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热网补水进口、汽平衡口、主加热蒸汽口、辅助蒸汽进口、高加疏水口和安全阀接口,热网补水进口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排氧口,壳体底部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取样口、排污口和出水口;
9.它还包括大流量喷嘴、主加热蒸汽管排和辅助加热蒸汽管排;
10.热网补水进口内设置有大流量喷嘴,大流量喷嘴与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主加热蒸汽口内设置有主加热蒸汽管排,主加热蒸汽管排与壳体焊接,辅助蒸汽进口内设置有辅助加热蒸汽管排,辅助加热蒸汽管排与壳体焊接;
11.大流量喷嘴包括压板、弹簧、弹簧座和芯筒;
12.弹簧座内设置有芯筒,芯筒的上端口位于弹簧座上端口的下方,芯筒的底端面穿过弹簧座的底端,芯筒的上端口向外延伸且上端口与芯筒的筒身垂直,弹簧座和芯筒之间形成空腔,弹簧设置在弹簧座和芯筒之间的空腔内,压板的两端焊接在弹簧座的上端口上且压板的上表面与弹簧座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压板与芯筒的上端口相抵,芯筒的下
部外圆周上加工有多个从芯筒内壁到芯筒外壁斜向下的喷射孔,喷射孔呈双螺旋分布。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降低热网供热系统尖峰时段大负荷工况下低温补水中的含氧量。
15.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在10%-110%负荷范围内能正常工作,适用负荷范围宽,大流量喷嘴满足热网供热系统灵活性调峰。
16.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中的大流量喷嘴上的喷射孔具有一定倾角、呈双螺旋状分布喷射小孔的特殊喷嘴结构设计,提高了低温补水的喷淋雾化效果,强化了传热传质,除氧效率高。
17.4、主加热蒸汽管排和辅助加热蒸汽管排的结构设计与布置,降低了蒸汽流动速度,减小设备振动,噪音小,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及可靠运行。
18.5、结构简单,耗材少,加工容易,经济性好,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流量喷嘴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加热蒸汽管排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加热蒸汽管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它包括壳体4、两个封头5、两个人孔6、两个排氧口8、热网补水进口9、汽平衡口10、主加热蒸汽口11、辅助蒸汽进口12、高加疏水口13、安全阀接口14、取样口15、排污口16和出水口17;
24.壳体4两端分别对称焊接封头5,两个封头5外侧的中下部对称焊接有人孔6;
25.壳体4顶部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热网补水进口9、汽平衡口10、主加热蒸汽口11、辅助蒸汽进口12、高加疏水口13和安全阀接口14,热网补水进口9的左右两侧对称焊接有排氧口8,壳体4底部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取样口15、排污口16和出水口17;
26.它还包括大流量喷嘴1、主加热蒸汽管排2和辅助加热蒸汽管排3;
27.热网补水进口9内设置有大流量喷嘴1,大流量喷嘴1与壳体4通过螺栓连接,主加热蒸汽口11内设置有主加热蒸汽管排2,主加热蒸汽管排2与壳体4焊接,辅助蒸汽进口12内设置有辅助加热蒸汽管排3,辅助加热蒸汽管排3与壳体4焊接;
28.大流量喷嘴1包括压板1-1、弹簧1-2、弹簧座1-3和芯筒1-4;
29.弹簧座1-3内设置有芯筒1-4,芯筒1-4的上端口位于弹簧座1-3上端口的下方,芯筒1-4的底端面穿过弹簧座1-3的底端,芯筒1-4的上端口向外延伸且上端口与芯筒1-4的筒身垂直,弹簧座1-3和芯筒1-4之间形成空腔,弹簧1-2设置在弹簧座1-3和芯筒1-4之间的空腔内,压板1-1的两端焊接在弹簧座1-3的上端口上且压板1-1的上表面与弹簧座1-3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压板1-1与芯筒1-4的上端口相抵,芯筒1-4的下部外圆周上加工有多个
从芯筒1-4内壁到芯筒1-4外壁斜向下的喷射孔,喷射孔1-5呈双螺旋分布。如此设置是大流量喷嘴1将待除氧的补水(或凝结水)进行充分雾化,并且和加热蒸汽进行充分地接触与热交换。
30.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主加热蒸汽管排2包括第一加热器母管2-1、流量分配管2-2、第一排沸泡管2-3和第二排沸泡管2-4;
31.流量分配管2-2贯穿第一加热器母管2-1的底端,流量分配管2-2与第一加热器母管2-1相互垂直且流量分配管2-2设置在第一加热器母管2-1的中部,流量分配管2-2的下方管面上的一侧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与流量分配管2-2相互连通的第一排沸泡管2-3,流量分配管2-2的下方管面上的另一侧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与流量分配管2-2相互连通的第二排沸泡管2-4,第一排沸泡管2-3和第二排沸泡管2-4均与第一加热器母管2-1相互垂直。如此设置是主加热蒸汽口11(启动和低负荷时投入辅助蒸汽进口12)中喷射出的蒸汽对未达标的除氧水进行深度加热。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32.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沸泡管2-3和第二排沸泡管2-4相互交错设置。如此设置是除氧水受热均匀,有利于水中氧气的析出。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33.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沸泡管2-3的个数为22个、24个、26个或28个。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
34.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若干个沸泡管2-3的下部外圆周均加工有多个沸泡孔。如此设置是使加热蒸汽以低的速度从沸泡孔中排出,防止除氧器产生振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
35.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辅助加热蒸汽管排3包括第二加热蒸汽母管3-1、辅汽分配管3-2和若干个支管3-3;
36.辅汽分配管3-2贯穿第二加热蒸汽母管3-1的底端,第二加热蒸汽母管3-1和辅汽分配管3-2相互垂直且辅汽分配管3-2设置在第二加热蒸汽母管3-1的中部,辅汽分配管3-2的下方管面上沿长度方向从左至右依次焊接有若干个支管3-3,辅汽分配管3-2与支管3-3相互垂直设置且每两个支管3-3之间有间隔。如此设置是降低辅助蒸汽在辅汽分配管中的流动速度,使辅助蒸汽在水箱中沿母管长度方向蒸汽分配均匀,有利于除氧水加热到对应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
37.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辅助加热蒸汽管排3还包多个连接板3-4;
38.每三个支管3-3或每四个三个支管3-3的中下方均焊接有一个连接板3-4,连接板3-4与支管3-3相互垂直设置。如此设置是增加支管间的稳固性,防止支管断裂及产生振动。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
39.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支管3-3的个数为14个、16个或18个。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
40.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若干个支管3-3的底部外侧壁均加工有多个辅汽蒸汽孔。如此设置是使辅助加热蒸汽以低的速度从辅汽蒸汽孔中排出,有利于加热除氧水,使除氧水含氧量达到合格指标。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41.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它还包括两个支座7;
42.取样口15和排污口16之间的壳体4上焊接有一个支座7,排污口16和出水口17之间的壳体4上焊接有另一个支座7,两个支座相互对称设置。如此设置是简化设备受力载荷模型的计算,使每个支座所受的载荷分配均匀,防止支座产生过大的局部应力。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或九相同。
43.工作原理:
44.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热网补水除氧器,由初级除氧过程与深度除氧过程两个阶段完成,初级除氧阶段,待除氧的低温水进入大流量喷嘴1,在压差作用下,大流量喷嘴1将待除氧的补水(或凝结水)进行充分雾化,并且和加热蒸汽进行充分地接触与热交换,水中90%的氧气及不凝结气体析出,初级除氧阶段完成,喷淋而下的除氧水随之进入深度除氧阶段,大流量喷嘴1喷淋雾化的除去大部分氧气的补水(凝结水)汇集到除氧器底部,主加热蒸汽口11(启动和低负荷时投入辅助蒸汽进口12)中喷射出的蒸汽对未达标的除氧水进行深度加热,水被加热到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在饱和状态下水中的残余氧气及不凝结气体从水中完全析出,进入蒸汽空间,并聚集在大流量喷嘴1附近,当离析出来的氧气富集到一定浓度后,随同少量的蒸汽一起由运行排氧口排出,此时,除氧器底部饱和水中的氧含量就达到合格指标。
45.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案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技术人员,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案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