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7084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测温记录装置,特别是锅炉温度自动记录装置。
目前取暖用的锅炉都是采用水式供暖,首先由司炉工将煤加在炉内,使炉中的水升温。经上水管送入住户的暖气片中,冷水再返回炉内,形成闭环回路,司炉工对锅炉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取暖的室内温度。
常规测量锅炉的温度计有两种,一种是将温度表装在控制台上;另一种是锅炉采用外加温度表挂在锅炉的外面。上述两种都是靠司炉工自己观测水温表,并作温度记录。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由于个别司炉工自觉性较差,经常烧不到规定温度,可是都记录上规定温度,即使住户来找,但苦于找不到充分的证据说明司炉工没有烧到规定温度,由此产生矛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不足的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温包用毛细管连到单圈管弹簧,它们组成一个密闭的测温系统,根据测量范围在该系统内充相应的蒸发液体,例如压力气体,单圈管弹簧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记录笔,钟筒的外围是记录纸,记录笔在记录纸上。测量时将温包接到被测锅炉的水管,当水管中的温度变化时,温包内蒸发液体产生相应的饱和蒸气压力(或气体压力相应变化),此压力经毛细管传给单圈管弹簧,并使其变形。单圈管弹簧的变化通过传动机构控制着记录笔的动作。
钟筒相当于钟表一样,26小时走一圈,一天24小时,有两个小时为重合时间,为的是用重合时间来换钟筒外围的记录纸。记录纸的横坐标为温度线,纵坐标为时间线。记录笔受单圈管弹簧的控制,在钟筒上的记录纸划线,记录着每时每刻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能将锅炉温度准确地记录在时间坐标——记录纸上,这给管理者掌握司炉工的工作情况提供了准确、客观的依据。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围绕在钟筒上的记录纸展开图。
温包1用毛细管2连到单圈管弹簧3,它们组成一个密闭的测温系统,在该系统内充压力气体,单圈管弹簧通过固定在支架上的传动机构4连接记录笔7,上述机构共两个,分别位于钟筒9的两侧,钟筒的外围是记录纸8,记录笔在记录纸上。测量时将两个温包分别接到被测锅炉的上水和回水管,当水管中的温度变化时,温包内蒸发液体产生压力变化,此压力经过毛细管传给单圈弹簧,并使其变形。单圈管弹簧的变化通过传动机构,控制着记录笔的动作。
钟筒相当于钟表一样,26小时走一圈,一天24小时,有两个小时为重合时间,为的是用重合时间来换钟筒外围的记录纸。记录纸的横坐标为温度线,纵坐标为时间线。记录笔受单圈管弹簧的控制,同时在钟筒上的记录纸划线,分别记录着每时每刻的上水温度和回水管的温度,参见图2。
在上水记录笔上端的滑动片6,随记录笔一起上下滑动,报警器圆柱棒5下半部分为绝缘体,上半部分为导体。当温度超过规定警界限时,滑动片和导体接触,报警器报警,提醒司炉工紧急停炉,不再加温,防止出事故。
权利要求1.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其特征是温包用毛细管连到单圈管弹簧,它们组成一个密闭的测温系统,单圈管弹簧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记录笔,钟筒的外围是记录纸,记录笔在记录纸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其特征是所述的记录纸横坐标是温度线,纵坐标是时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其特征是测温系统和记录机构共两个,分别位于钟筒的两侧,两个温包分别接到锅炉的上水和回水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其特征是在上水记录笔上端的滑动片,随记录笔一起上下滑动,报警器圆柱棒下半部分为绝缘体,上半部分为导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温度自动记录仪,其技术要点是温包用毛细管连到单圈管弹簧,它们组成一个密闭的测温系统,单圈管弹簧通过传动机构连接记录笔,钟筒的外围是记录纸,记录笔在记录纸上。它能准确地记录着每时每刻的水管中的温度,给管理者掌握司炉工的工作情况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它适合于各供暖锅炉房中使用。
文档编号F22B37/38GK2123682SQ91222590
公开日1992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福春, 张继昌, 韩世泉, 郭洪达, 刘代玉 申请人:王福春, 张继昌, 韩世泉, 郭洪达, 刘代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