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兼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829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暖兼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冷暖兼用机,属于加热和制冷的联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由室内、外机组组成,它是由单一制冷剂在室内、外热交换器中流动循环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它存在着体积大,换热面积小,热交换率低,能源浪费大,成本高等不足。特别是制热效果差,不能满足冬季取暖的需要;现有的暖风机由电加热丝制热,通过风机进行热交换的,它存在着使用寿命低,能源浪费大,只能制热等不足;现有的电热油汀是在散热器壳体内放置油,用电热管将油加热,通过散热器散热的,它存在着能源浪费大,只能制热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现有的空调器、暖风机、电热油汀进行技术改进和优化组合,提供一种节省能源,换热面积大,热交换率高,制冷、制热效果好,整机为一体结构的冷暖兼用机。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遵循的原理是,空气在对流过程中,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暖兼用机,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制冷、制热装置,制冷装置包括由在多孔机箱1内置的由压缩机10、热传导扩散器8、11串接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11、液压泵12、单向阀13、热交换器14、截止阀33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吸热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8、液压泵7与置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内的热交换管3、4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放热循环系统,在放热循环系统的导热通道2下端置有风机6,热交换管3、4相通且挂接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的上端,在伸缩式导热通道2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放热口5构成;制热装置为热交换器14。
制冷装置的热传导扩散器8、11均由在盛装换热液体的箱体28内设置的流通制冷剂的蛇形管30,箱体28内设有若干个导流板29,在箱体28上设有换热液体的进、出口32、31组成。
制热装置为热交换器14由在壳体34内置的风机26、蛇形管21,在蛇形管21上设有若干片翅片23组成的主、辅热交换器16、22,主、辅热交换器16、22通过管路和管路上设置的循环泵25连接组成。
在所说的主热交换器16的若干根相连通的蛇形管21内置有电加热管20、管芯17。
在所说的辅热交换器22的若干根相连通的蛇形管21内置有管芯17。
本实用新型的冷暖兼用机的优点体现在1.由于制冷装置采用将通过制冷剂的热传导扩散器的蛇形管通过与其直接接触且流动的换热液体通入吸热面积大的交换器内,从室内吸热,达到制冷的,热传导扩散器的蛇形管向换热液体释放的热量通过挂接于伸缩式导热通道上端的热交换管,将热量放入室内最上层的空气中。依据空气对流原理,室内最上层的空气形成热空气层,上层的热空气向下面的冷空气对流缓慢。可根据人的身高,适度调整伸缩式导热通道高度,将交换的热量释放到热空气层。因此,制冷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吸热面积大,热交换率高,制冷效果好,节省能源等优点;2.由于制冷装置所使用的热交换器亦可用于制热装置,在制热时只用热交换器,且将电热管通电,由于热交换器采用具有风机,若干片翅片的主、辅热交换器与管路和管路上设置的循环泵连接的结构,因此,其换热面积大,热传导迅速,热交换率高,制热效果好,节省能源;3.冷暖兼用机采用一体结构,置于室内使用,占用空间小,使用寿命长。


图1为冷暖兼用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热交换器14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B剖面示意图。
图5为热传导扩散器11、8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C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冷暖兼用机具有多孔机箱1,多孔机箱1的孔为进、出气孔。在多孔机箱1内的下端设有盛冷凝水的桶9。制冷装置包括由压缩机10、热传导扩散器8、11串接组成的制冷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11、液压泵12、单向阀13、热交换器14、截止阀33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吸热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8、液压泵7与置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内的热交换管3、4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放热循环系统;在放热循环系统的导热通道2下端置有风机6,热交换管3、4相连通且挂接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的上端,在伸缩式导热通道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放热口5,伸缩式导热通道2由多节组成,置于多孔机箱1内。伸长时的较佳高度为2-2.5M。在制冷工况下,制冷剂在热传导扩散器8、11的蛇形管30内循环,热传导扩散器11的箱体28内盛装的换热液体直接通过蛇形管30换热,由液压泵12经单向阀13将换热后的液体压入热交换器14内,通过热交换器14的若干片翅片与空气进行换热,即吸热,再经打开的截止阀33回到热传导扩散器11。热传导扩散器8的箱体28内已换热的液体通过液压泵7压入置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内的热交换管2内,将热释放到室内最上层的空气中。
参照图1-4,制热装置为热交换器14,热交换器14由在壳体34内置的风机26、蛇形管21,在蛇形管21上设有若干片翅片23组成的主、辅热交换器16、22,主、辅热交换器16、22通过管路和管路上设置的循环泵25连接组成。在壳体34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口 27和出风口24。在主热交换器16的蛇形管21的直管内置有电加热管20、管芯17,电加热管20通过管座19置于直管内。本实施例采用在若干根直管内置有电加热管20,电加热管20的数量与电加热管20的功率有关,取决于主热交换器16的散热面积。在未设有电加热管20的其余若干根直管内置有管芯17,管芯17为空腹管。在辅热交换器22的蛇形管21的若干根直管内置有管芯17。循环泵25通过管路与主、辅换热器16、22连接,接于管路上的截止阀33处于关闭状态。在制热时,将电加热管20接通电源,开启循环泵25,热交换器14的蛇形管21内的液体被电加热管20加热而沿蛇形管21内流动,在液体由弯管18流入直管时,直管与直管内置的电加热器20、管芯17组成节流式过流通道15,因此,液体的流速加快,有利于提高热传导速度,加热速度快,制热效果好。
参照图1,5和6,热传导扩散器8、11均由在盛装换热液体的箱体28内设置的流通制冷剂的蛇形管30,在箱体28内设有若干个导流板29,在箱体28上设有换热液体的进、出口32、31组成。
制冷剂可采用常用的制冷剂,氟里昂亦可。换热液体最佳采用变压器油。所用蛇形管全部采用铜管。压缩机10、电加热管20、风机26、6、液压泵12、7、循环泵25、截止阀33、单向阀13均为市售产品。热交换管3、4为软管。伸缩式导热通道2较佳采用3节,用工程塑料、金属管材制作均可。多孔机箱1、热交换器14的壳体34、桶9、热传导扩散器8、11的箱体28可用塑料、工程塑料,金属板材制作。
权利要求1.一种冷暖兼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制热装置,a.制冷装置包括由在多孔机箱(1)内置的由压缩机(10)、热传导扩散器(8、11)串接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11)、液压泵(12)、单向阀(13)、热交换器(14)、截止阀(33)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吸热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8)、液压泵(7)与置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内的热交换管(3、4)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放热循环系统,在放热循环系统的导热通道(2)下端置有风机(6),热交换管(3、4)相通且挂接于伸缩式导热通道(2)的上端,在伸缩式导热通道(2)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放热口(5)构成;b.制热装置为热交换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兼用机,其特征在于制冷装置的热传导扩散器(8、11)均由在盛装换热液体的箱体(28)内设置的流通制冷剂的蛇形管(30),在箱体28内设有若干个导流板29,箱体(28)上设有换热液体的进、出口(32、3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兼用机,其特征在于制热装置为热交换器(14)由在壳体(34)内置的风机(26)、蛇形管(21),在蛇形管(21)上设有若干片翅片(23)组成的主、辅热交换器(16、22),主、辅热交换器(16、22)通过管路和管路上设置的循环泵(25)连接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暖兼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主热交换器(16)的若干根相连通的蛇形管(21)内置有电加热管(20)、管芯(1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暖兼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辅热交换器(22)的若干根相连通的蛇形管(21)内置有管芯(17)。
专利摘要一种冷暖兼用机,其特点在于制冷装置包括由在多孔机箱内置的由压缩机、热传导扩散器串接组成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液压泵、单向阀、热交换器、截止阀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吸热循环系统;由热传导扩散器、液压泵与置于伸缩式导热通道内的热交换管串接组成的换热液体放热循环系统,在放热循环系统的导热通道下端置有风机,热交换管相通且挂接于伸缩式导热通道的上端,在伸缩式导热通道的上端设有若干个放热口;制热装置为热交换器由在壳体内置的风机、蛇形管,在蛇形管上设有若干片翅片组成的主、辅热交换器,主、辅热交换器通过管路和管路上设置的循环泵连接组成。具有节省能源,换热面积大,热交换率高,制冷、制热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F28B5/00GK2567489SQ02251758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9日
发明者李万浩 申请人:李万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