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827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热交换器大多为圆桶式热水器,其主体为圆桶,圆桶上、下设有暖气进、出水口,桶内设有呈螺旋盘绕的内管,暖气进入圆桶后与内管里的冷水进行热交换,利用暖气的热量加热内管里的冷水,但是,由于这种热交换器主体为圆桶,圆桶的容积是固定不变的,所以这种热交接器的散热率和供水热效率是一定的,当用户需要内管中的水达到适宜的温度时,只能选购相应体积的圆桶,而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随意组合,而且,热交换器一旦损坏,只能整体报废,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选择、维修时便于分体操作的热交换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热交换器主体为若干个平行排列且带有内腔的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的内腔中设有盘绕的内管,内管的两端伸出散热单元的一个侧端面,各个散热单元的内管串联连接,相邻散热单元的上、下端面通过带有反正扣的管接头连接,与散热单元的内腔相连设有热水进水口和出水口,与热交换器内管相连设有冷水进水口和出水口。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方案为内管为U形盘绕结构。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方案为散热单元横截面为长方形。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方案为在散热单元外与内管并联有冷水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主体为若干个平行排列的散热单元,因此可根据需要组合选择两片或多片散热单元,来达到需要的散热率和供水热效率,组合灵活,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某一散热单元损坏时,也利于拆卸单独更换,便于维修,节省费用。另外,由于散热单元横截面为长方形,提高了承压强度,热交换器为长方体形,适宜壁挂,能充分利用室内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沿A-A向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主体是若干个平行排列带有内腔12的散热单元1,散热单元1的个数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由选择,如2个、3个、5个等,最上层的散热单元1上开有暖气热水出水口5,最下层的散热单元1上开有暖气热水进水口4,散热单元1可采用不锈钢扁管、方管或圆管制成,如可截取一定长度的不锈钢扁管或方管,将两端头焊死,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由于其横截面为长方形,所制成的热交换器即为长方体形状,固定在墙壁上充分利用了空间,且外形美观,可长可短,可宽可窄,能随意定形。每个散热单元1的内腔12分别盘绕有内管2,内管2可采用换热性能好的铜管或不锈钢管,内管2在散热单元1的内腔12中迂回盘旋,可采用常用的螺旋盘法,也可采用U形盘绕结构,使其盘绕更加牢固稳定。内管2的两端伸出散热单元1的一侧端面,相邻散热单元1的内管2可以通过连接头和弯管21进行连接,使各个散热单元1的内管2相互串联,最上层的散热单元1的内管2可接合冷水出水口7,最下层的散热单元1的内管2接合冷水进水口6。另外,为了便于调节水温,可以在散热单元1外与内管2并联冷水管8和阀门81。相邻散热单元1的上、下端面通过带有反正扣的管接头3连接,管接头3为反正扣丝头,即丝头的一端为正向螺纹,另一端为反向螺纹。管接头3使各个散热单元1的内腔12相连,形成暖气热水的水路通道。散热单元1上安装管接头3的连接孔可先用冲压法冲出通孔,然后将孔向内拉伸几cm,再套上丝扣,为安装方便起见,散热单元1的一个端面均为正扣,另一个端面均为反扣。如图1所示,最上层的散热单元1上留有安装孔,组装散热单元1时,从该孔伸入工具来上紧反正扣丝头,安装完毕时拧上丝堵9或暖气放气阀10即可。如图1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热水或热汽从下端的热水进水口4进入散热单元1的内腔12,再从上端的热水出水口5流出,冷水从下端的冷水进水口6进入内管2,内管2中的冷水与散热单元1内腔12中的热水或热汽通过热交换,使冷水不断受热,加热后的冷水从冷水出水口7流出。
权利要求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该热交换器主体为若干个平行排列且带有内腔(12)的散热单元(1),散热单元(1)的内腔(12)中设有盘绕的内管(2),内管(2)的两端伸出散热单元(1)的一个侧端面,各个散热单元(1)的内管(2)串联连接,相邻散热单元(1)的上、下端面通过带有反正扣的管接头(3)连接,与散热单元(1)的内腔(12)相连设有热水进水口(4)和出水口(5),与热交换器内管(2)相连设有冷水进水口(6)和出水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为U形盘绕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单元(1)横截面为长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散热单元(1)外与内管(2)并联有冷水管(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主体为若干个平行排列且带有内腔(12)的散热单元(1),散热单元(1)的内腔(12)中设有盘绕的内管(2),各个散热单元(1)的内管(2)串联,相邻散热单元(1)的上、下端面通过带有反正扣的管接头(3)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组合选择两片或多片散热单元,来达到需要的散热率和供水热效率,组合灵活,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且,某一散热单元损坏时,也利于拆卸单独更换,便于维修,节省费用。
文档编号F28F1/00GK2589924SQ0225155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0日
发明者郭华军 申请人:郭华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