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653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也通称为“点火棒”的点火器。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火器,所述点火器包括一个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喷嘴;一个用于在其中贮存燃料的气罐;一个用于将气体从气罐供应给排气喷嘴的供气路径;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供气路径的阀机构;一个用于产生点火放电电压的点火装置;及一个用于进行点火操作的操作件。
背景技术
具有上述构造的点火器是方便的,因为它们可以应用于通过压下点火操作件给气体烹调设备点火。对这些点火器需要有锁紧机构,以防偶然的和意外的点火,并且已经提出了具有各种类型锁紧机构的点火器。
例如,美国专利No.6,168,423公开了一种点火器,所述点火器具有一个整体式锁构件,上述整体式锁构件在其一端处设置一个弹性的板簧部分,锁机构的中间部分由点火器的主体枢轴式支承。在这种点火器中,通过用例如中指将板簧对面端压入点火器主体中来操纵锁构件移动到一个开锁的位置,此处它不干扰(用一食指操作的)操作件的点火操作。板簧部分的弹性变形能使锁构件绕枢轴移动到开锁的位置,并且当中指松开锁构件时,板簧部分的弹性返回性能使锁构件返回到锁紧位置。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常用点火器中,需要用除食指之外的一个手指(如中指)操纵点火操作件。因此,从可操作性的观点来看有一个问题。此外,作为一种简单的操作,如仅往里按压锁构件就能松开锁构件,所以有一个问题是即使是小孩也能通过用双手进行点火操作。另一方面,如果锁构件的开锁操作变得太复杂,则有一种可能性是点火操作将变得很麻烦,因此使点火器变得不实用。此外,如果结构变复杂,则从成本的观点来看有缺点。
另外,在提供一种锁构件需要有开/关操作的情况下,很可能锁构件的锁紧操作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忘记,这样就达不到提供锁构件的目的。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研究出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没有设置锁构件的情况下,亦就是说,当省去锁紧操作时,防止偶然点火的点火器。
本发明的点火器包括一个点火器主体;一个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喷嘴;一个用于在其中贮存燃料的气罐;一个用于将气体从气罐供应到排气喷嘴的供气路径;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供气路径的阀机构;一个用于产生点火放电电压的点火装置;一个用于进行点火操作的操作件;其中阀机构和点火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在点火器中设置得伴随操作件的按压操作沿按压操作件的方向可动;及通过在操作件的按压操作期间,阻止可动件从阀机构和点火装置中移动,使点火成为可能。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点火器包括其中只有阀机构是可活动的那些点火器,其中只有点火装置是可活动的那些点火器,及其中阀机构和点火装置二者都是可活动的那些点火器。如果伴随操作件的按压操作阀机构和点火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移动,则构造预防点火。
在至少阀机构活动式设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气罐在点火器主体中设置得可与阀机构整体式活动;及点火器具有一个开口,用于气罐的后部穿过该开口向后突出;其中阻挡阀机构的移动通过阻挡气罐的后部穿过开口的突起部分进行。
此外,优选的是,一个用于盖住从开口突出的气罐后部的盖设置在点火器主体的后端处,以便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其中阻挡气罐后部的隆起通过盖阻挡气罐的移动进行。
一个用于使阀机构和操作件返回它们原始位置的弹簧,上述弹簧必要时可以设置在气罐的后部和盖之间。
按照本发明,阀机构和点火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在点火器主体中,以便伴随操作件的按压操作,仅往按压操作件的方向上活动。除非这种移动被阻挡住,否则构造预防点火。因此,在不提供一个用于操作件的锁机构情况下,正如在这种类型常用点火器中所做的,可以防止偶然的点火。
可以采用一种构造,其中气罐如此设置,以便与阀机构一起整体式活动,并且阻挡阀机构的运动通过阻挡气罐后部穿过点火器主体开口的突起部分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阻挡气罐后部穿过开口的突起部分和操作件的按压操作可以用一只手同时进行。当在避免点火操作期间需要打开一个锁机构时,也得到优越的可操作性。这种同时操作对有小手的小孩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防止被小孩意外的点火。
此外,没有设置如在常用点火器上所发现的那些开/关锁机构。因此,没有机会使用户忘记设定锁机构,因此提高了点火器安全性。
另外,在气罐后部和活动盖之间设置弹簧,用于使阀机构和操作件返回它们原始位置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改善点火器的可操作性。
附图简介图1是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点火器主要部件处于开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点火器主要部件处于预防点火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点火器主要部件在点火操作期间的剖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点火器主要部件在开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点火器主要部件处于预防点火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点火器主要部件在开始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点火器主要部件处于可能点火状态下的剖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下面将参照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图3示出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点火器剖视图。图1示出点火器1处于开始状态。图2示出点火器1处于预防点火的状态。图3示出在点火操作期间的点火器1。记住在各图中把朝左方向指定为“前”,而把各图中朝右的方向指定为“后”。
点火器1具有一个点火器主体2,所述点火器主体2包括一个中间外壳4,所述中间外壳4被图纸的平面二等分;一个点火部分3,所述点火部分3取细长杆的形式,点火部分3整体式装配中间外壳4,并具有一个排气喷嘴用于在喷嘴的尖头(尖头从图中略去)处排出气体;及一个圆筒形的后外壳5,所述后外壳5具有开口的前端和后端,通过窝接式接合可拆卸式附接到中间外壳4的后部。中间外壳4和后外壳5构成一个夹紧部分。
一个供气单元7装在后外壳5之内,上述供气单元7可沿前后方向滑动。供气单元7包括一个气罐6,该气罐6装备一个气室6a,上述气室6a装有高压气体如丁烷;和一个阀机构8,上述阀机构8设置在气罐6前壁的上部处。阀机构8用来打开和关闭一个气体通路,所述气体通路使气室6a与排气喷嘴连通。起一个阀作用的喷嘴构件10设置在气体通路内。喷嘴构件10通过被一个设置在阀机构内的弹簧朝后推将气体通路关闭。一个旋转杠杆14的一端与喷嘴构件10的尖头接合。旋转杠杆14通过一个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旋转,上述操作件20待在稍后说明,因而使喷嘴构件10前进。这样,气体通路打开,以便能通过喷嘴构件10将气体供给到排气喷嘴(未示出)。
一个连接到气体管道18的连接器构件16固定式设置在中间外壳4中沿着从喷嘴构件10的尖头延伸的线路的一个位置处。气体管道18延伸到点火部分3的尖头,并连接到排气喷嘴上。注意,供气量,也就是说,火焰的大小,通过一个火焰调节钮13调节,上述火焰调节钮13伸出到外部,并连接到一个调节套管12上。
在图1所示的开始状态下,气罐6的后部6c穿过后外壳5后端处的开口稍微向后伸出。一个用于盖住伸出的后部6c的活动盖9附接在后外壳5的后端上,以便可以前后滑动。活动盖9包括一个平的后壁9a,所述平的后壁9a接触气罐6的后端;及一个圆筒形周边壁9b,上述圆筒形周边壁9b与后外壳5的外周边表面弹性接合。在正常状态下,利用环形隆起9c和5a防止活动盖9与后外壳5分开,上述隆起9c和5a分别在周边壁9b内周边表面的前端和后外壳5外周边表面的后端处形成。活动盖9附接在后外壳5上,以便它在一个前面位置和一个后面位置之间活动,在上述前面位置处,它在图1所示的开始状态下接触气罐6的后端,而在上述后面位置处,它被气罐6的后部6c推压,如图2中所示。
一个压电单元15设置在阀机构8的下面。压电单元15是一种点火装置的一个例子,上述点火装置产生一个供点火用的放电电压。压电单元15包括一个细长的圆筒形压电单元主体15a,所述压电单元主体15a其中有一个弹簧(未示出);和一个滑动部分15b,所述滑动部分15b被弹簧推动向前突出。一个凹槽6b用于安装压电单元主体15a的后部,上述凹槽6b在阀机构8下面气罐6的前壁中形成。压电单元主体15a通过从前面插入凹槽6b中装配在所述凹槽6b内。压电单元主体15a的后端面抵着凹槽6b的一个垂直的后壁。这种贴合使供气单元7与压电单元主体15a整体式向后移动,和使压电单元主体15a与供气单元7整体式向前移动。
连接到压电单元第一极上的引线23连接到一个放电电极(未示出)上。压电单元15的一个第二极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一条路线连接到点火部分3尖头处的排气喷嘴上。
沿前后方向滑动的一个点火操作件20设置在中间外壳4中,所述中间外壳4与后面的外壳5一起构成一个夹紧部分。操作件20包括一个盒形的底部20b,所述盒形底部20b滑动式支承在中间外壳4内;和一个操作部分20a,所述操作部分20a设置在盒形底部20b的前端处。压电单元15的滑动部分15b从后面接合到盒形底部20b的上部,在设置于其中的中间壁20c的上方。此外,向后延伸的支脚部分20d连接到盒形底部20b的端部。支脚部分20d在操作件20点火操作期间与旋转杠杆14的一端接合,并起使旋转杠杆14旋转的作用。
旋转杠杆14基本上是L形,并且如此支承以便可在中点处绕一枢轴旋转。在旋转杠杆14通过操作件20的支脚部分20d反时针旋转的情况下,旋转杠杆14把喷嘴构件10向前拉以便打开气体通路。同时,喷嘴构件10连接到一个连接器构件16上,因而通过连接器构件16把气体供给到气体管道18。
下面,将说明用上述方式构成的点火器1的操作。
首先,用一只手握住夹紧部分,并通过一个手指从图1所示的开始状态按压操作件20。这时,没有施加力到活动盖9把上述活动盖9向前压的后壁9a上。也就是说,在这种状态下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15能向后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作件20加到压电单元15的滑动部分15b上的力不挤压弹簧(在这种情况下,弹簧起一种刚性体作用),而是直接转移到压电单元主体15a上。因而,整体点火装置15与供气单元7一起被操作件20向后压。点火器1呈现图2所示的状态,其中气罐6的后部6c进一步从后外壳5的后端突出。因此,不管这样的事实,即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已经完成,但不能用压电单元15进行产生放电电压的操作。
如图2清楚示出的,阀机构8与喷嘴构件10一起朝后移动,同时伴随由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所引起的供气单元7向后运动。因此,操作件20和喷嘴构件10的相对位置不会从图1所示的状态改变。旋转杠杆14不旋转,并因此,阀机构8的气体通路保持关闭。供气单元7,压电单元15,和操作单元20通过松开操作构件20返回图1所示的初始状态,而同时按压活动盖的后壁9a向前。
另一方面,夹紧部分可以握住,而同时活动盖9的后壁9a与姆指的底部接合。也就是说,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主体15a的向后运动被挡住。在这种状态进行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情况下,操作件20的支脚部分20d接合旋转杠杆14的端部,以使旋转杠杆14反时针旋转,如图3中所示。因而,把阀机构8的喷嘴构件10向前拉,以便打开阀机构8的气体通路。气体通过连接器构件16供给到气体管道18,并且气体在点火部分3的尖头部分处从喷气喷嘴排出。
同时,压电单元15的滑动部分15b进入压电单元主体部分15a,同时按压安装于其中的弹簧。因而,产生放电电压,并在排放喷嘴处产生点火火花,并产生气体火焰。
正如从上述说明很清楚的知道,在本实施例中,在点火器主体2中设置气罐6,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15,以便伴随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朝按压操作件20的方向上活动,上述供气单元7具有阀机构8,用于开关气罐中的气体通路,而上述压电单元15包括压电单元主体15a和一个滑动部分15b,所述滑动部分15b通过压电单元主体15a内的弹簧向前推。因此,通过压电单元主体15a和供气单元7伴随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向后运动而预防点火,除非接触活动盖9的后壁9a来阻挡其运动。
当握住夹紧部分和按压活动盖9的后壁9a来阻挡点火器主体2内的供气单元7运动时,通过按压操作件20使点火成为可能。这种操作同时实施阀机构8的打开操作和使滑动单元15b进入压电单元主体15a。
在本实施例中,阻挡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主体15a的运动通过阻挡活动盖9的运动进行。这种构造使用户能阻挡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主体15a的运动,而同时只用一只手进行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因此,用点火器1显示出优越的可操作性。
用一只手同时按压活动盖9和操作件20的后壁9a小孩用小手不能完成。因此,可以防止由小孩意外点火。
因为点火器1未装设一种普通的开/关式锁机构,所以避免了当进行点火操作时开锁的麻烦。此外,没有会忘记设定锁机构的可能性。记住可以用一节电池代替压电单元15作为点火装置。
下面,将参照图4和图5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点火器。图4是按照第二实施例所述点火器在对应于图1的开始状态下主要部件的剖视图。图5是按照第二实施例所述点火器在对应于图2的预防点火状态下主要部件的剖视图。注意对应于图1和图2中相同部件的图4和图5中所示的那些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多余的说明。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包括气罐6和阀机构8的供气单元和压电单元15二者都活动式设置在点火器主体2内。然而,在按照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点火器中,压电单元15是固定到点火器主体2上。只有供气单元7伴随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向后移动,因此不能进行喷嘴构件10的打开操作,如图5中所示。
因此,当按压操作件20时,产生点火火花。然而,因为气体不供给到排气喷嘴,所以可以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防止由小孩意外点火。
记住作为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改变,可以采用一种构造,其中是把供气单元7固定在点火器主体2中。在一具有这种构造的点火器中,通过只有压电单元15伴随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向后移动来预防点火。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加一个机构,用于停止向排气喷嘴供气。
下面,将参照图6和图7说明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点火器。图6是按照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点火器处于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按照第三实施例所述的点火器处于能点火状态的剖视图。第三实施例的点火器是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点火器,该第三实施例的点火器具有一个加于其上的自动返回机构。
在图6所示的构造中,在后外壳5的后端处设置一个杯形活动盖29,所述活动盖29用于盖住气罐6的后部6c,以便它可以前后滑动。在活动盖29后壁29a的前表面中心处,设置一个向前突出的突起部分29d。将一个盘簧25设置在活动盖29的后壁29a和气罐6的后端表面之间。盘簧25被突起部分29d支承在其一端处。在这种情况下,将活动盖29周边壁29b的长度制成在从前到后的方向上比图1所示的活动盖29更长,长出的量等于突起部分29d突起的距离。
环形隆起29c和5a分别在周边壁29b内周边表面的前端和后外壳5外周边表面的后端处形成。活动盖29保持在一向后的位置处,在上述向后的位置处环形隆起29c和5a通过盘簧25的推力相互接合。
盘簧25的推力设定比设置在压电单元主体15a内的弹簧推力要弱。因此,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15能向后移动,直至通过操作件20从这个状态的按压操作,气罐6的后端部分6c抵着活动盖29突起部分29d的前端面时为止。也就是说,通过压缩盘簧25,向后移动到图2所示的同一位置是可能的,因而能防预点火。当松开操作件20时,供气单元7,压电单元15和操作件20通过盘簧25的推力自动返回它们的起初位置。
另一方面,在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期间,可以把活动盖29的后壁29a向前压。如果按压操作件20,而同时供气单元和压电单元15的向后移动被抵着气罐6后端表面的活动盖29突起部分阻挡住,如图7所示,则点火操作按与图3所示相同的方式实施。
按照本实施例,盘簧25设置在活动盖29的后壁29a和气罐6的后端面之间,因此,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15能在向后移动之后自动返回它们的起初位置。在这点上,按照第三实施例所述点火器的可操作性比按照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点火器可操作性得到了改善。记住尽管盘簧25是在第三实施例中应用,但弹簧不限于这种。可以应用具有可供选择结构的弹簧。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按压活动盖9和29的后壁9a和29a以便阻挡供气单元7和压电单元主体15a的向后运动。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造,并且很显然,其它的接合方法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点火器,包括一个点火器主体;一个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喷嘴;一个用于在其中贮存燃料的气罐;一个用于将气体从气罐供应给排气喷嘴的供气路径;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供气路径的阀机构;一个用于产生点火放电电压的点火装置;及一个用于进行点火操作的操作件;其中阀机构和点火装置的至少其中之一在点火器中设置得伴随操作件的按压操作沿按压操作件的方向可动;及在操作件的按压操作期间,通过阻挡可动件从阀机构和点火装置中的移动使点火成为可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火器,其中气罐在点火器主体中设置得与阀机构整体式可动;及点火器具有一个开口,用于气罐的后部穿过上述开口向后突出;其中阻挡阀机构的运动通过阻挡气罐后部的隆起穿过开口进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火器,其中一个盖用于盖住从开口突出的气罐后部,上述盖设置在点火器主体的后端处,以便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其中阻挡气罐后部的隆起通过用盖阻挡气罐的运动进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点火器,其中一个用于使阀机构和操作件返回它们的原始位置弹簧设置在气罐的后部和盖之间。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用于点火器的构造,上述点火器的构造能在没有一分开的锁构件的措施下防止意外的点火。点火器包括一个点火器主体(2);一个用于排放气体的排气喷嘴;一个用于贮存燃料的气罐(6);一个用于打开和关闭气罐和排气喷嘴之间气体通路的阀机构(8);一个用于产生点火放电电压的点火装置(15);及一个用于进行点火操作的操作件(20)。设置阀机构(8)和点火装置(15)的至少其中之一,以便伴随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朝按压操作件(20)的方向上活动。点火是通过在操作件(20)的按压操作期间阻挡活动件从阀机构(8)和点火装置(15)中移动来实施。
文档编号F23Q2/28GK1514922SQ02811718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11日
发明者齐藤正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