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91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一种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板式换热器自首次在工业中投入使用,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自1965年兰石厂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板式换热器-BP05型板式换热器以来,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在国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在国内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板式换热器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很高的传热系数,一般为4500-6500W/m2·K,同时又具有结构紧凑、占地空间小、拆装维护方便等特点,它高比例的零件通用性、可选择多种的材料、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等特点,使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拥有广阔的市场,用途已遍及食品、酿造、机械、冶金、化工、石油、电力、船舶、核工业、纺织等很多领域,并已成为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中的主导换热设备。
对于传统的可拆卸式板式换热器,由于存在橡胶密封垫在高温下容易失效的缺陷以及结构的限制,难以胜任在制糖、造纸、冶金、酒精、化工等行业生产工艺中处理含有大量固体颗粒与纤维悬浮物,以及粘稠状流体的加热或冷却。目前国内在这些场合一般选用螺旋板换热器或管壳式换热器,但这两种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螺旋板换热器的最大制造面积仅为150m2,很难适应冶金、酒精等工业大型化生产的需要;管壳式换热器虽然制造面积可以很大,但面积过大会带来设备重量很大,占地空间大,给吊装、运输增加难度,维修困难等。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耐高温、清洗方便的宽通道焊接式板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压板、板侧外壳、管侧外壳、法兰、盲板及压板;所述换热芯体是将两张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开口的窝状板片按其窝状的波峰对波峰,在波峰处点焊,并在所述两张板片长度方向的两边组焊,形成管间焊缝并组成板对;在所述两张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焊接形成管间焊缝,使板对的两张板片之间形成管间流道,且在所述板片长度方向的开口处形成管间流道进出口;板对与板对的相邻板片组对并在板片的长度方向上组焊形成板间焊缝,使板对与板对之间形成了板间流道,板对的宽度方向作为板间流道进出口。
所述换热芯体对应管间流道进出口处设有管侧外壳并在管侧外壳上设有相应的管间流道进出口;所述换热芯体对应板间流道进出口处设有板侧外壳并在板侧外壳上设有相应的板间流道进出口;所述板侧外壳上设有法兰,并由盲板密封;换热芯体由压板封合成完整的承压体。
所述窝状板片上的窝形为圆窝且均匀分布。
所述管侧外壳为半圆壳;所述板侧外壳为方形壳。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片是将两张设有开口的窝状换热板片波峰对波峰,在波峰处点焊、四个周边焊接形成板对,在两张板片之间形成一种有触点、间隙小的管间流道;再由板对组合出无触点、大间隙的板间流道,并通过外壳将板间流道和管间流道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的流道系统,并承受系统的压力,结构紧凑、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芯体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流道之间不需要橡胶密封垫密封,因而可适用于较高温度、压力等物理特性。
3、本实用新型的独特板片,使流体充满了板片形成的整个流道,所有的板片表面几乎都参与了换交换,介质可以在流道中实现无“死区”的流动,所以流体流动顺畅,阻力小,减少了动能消耗。
4、本实用新型的窝状波纹板片的四周焊接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热应力的影响,造成板片内侧的自由伸缩,板片表面垢层不容易形成;同时由于板片的独特结构,管间流道中流体湍动程度大,会使板片表面垢物自动脱落,不易集垢。
5、通过打开盲板,可以很方便地机械清洗板间流道。
6、换热板片采用分段压制,长度可根据需要任意选取,单板换热面积随之而变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板片和板对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芯体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换热芯体焊接图1-换热芯体 2-芯体管间流道入 2′-壳体管间流道入口3-夹紧螺柱 4-芯体板间流道入 4′-壳体板间流道入口5-盲板 6-板侧方壳7-压板8-管侧半圆壳9-芯体管间流道出口9′-壳体管间流道出口10-芯体板间流道出10′-壳体板间流道出口11-法兰12-板间流道 13-窝状板片 14-板对15-管间流道 16-管间焊缝A 17-管间焊缝B18-管间焊缝C 19-板间焊缝D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1、压板7、板侧外壳6、管侧外壳8、方法兰11、盲板5;换热芯体1是将两张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开口的圆窝状板片13按其圆窝的波峰对波峰,在波峰处点焊形成管间焊缝B17,并在两张板片13长度方向的两边组焊,形成管间焊缝A16,组成板对14;再在所述两张板片13的宽度方向上焊接形成管间焊缝C18,使板对14的两张板片13之间形成管间流道15,且在板片长度方向的开口处形成管间流道进出口9、2;板对14与板对14的相邻板片13组对并在板片的长度方向上组焊,形成板间焊缝D19,使板对14与板对14之间形成了板间流道12,板对14的宽度方向作为板间流道进出口10、4。上述管侧外壳8设在换热芯体1对应管间流道进出口9、2处设有相应的壳体管间流道进出口9′、2′;上述板侧外壳6设在换热芯体1对应板间流道进出口10、4处并在板侧外壳6上设有相应的壳体板间流道进出口10′、4′;板侧外壳6上设有方法兰11,并由盲板5密封;换热芯体1由压板7经夹紧螺栓3封合成完整的承压体。
权利要求1.一种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1)、压板(7)、板侧外壳(6)、管侧外壳(8)、法兰(11)、盲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芯体(1)是将两张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开口的窝状板片(13)按其窝状的波峰对波峰,在波峰处点焊,并在所述两张板片(13)长度方向的两边组焊,形成管间焊缝A(16)并组成板对(14);在所述两张板片(13)的宽度方向上焊接形成管间焊缝C(18),使板对(14)的两张板片(13)之间形成管间流道(15),且在所述板片长度方向的开口处形成管间流道进出口(9、2);板对(14)与板对(14)的相邻板片(13)组对并在板片的长度方向上组焊,形成板间焊缝D(19),使板对(14)与板对(14)之间形成了板间流道(12),板对(14)的宽度方向作为板间流道进出口(10)、(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1)对应管间流道进出口(9)、(2)处设有管侧外壳(8)并在管侧外壳(8)上设有相应的管间流道进出口(9′)、(2′);所述换热芯体(1)对应板间流道进出口(10)、(4)处设有板侧外壳(6)并在板侧外壳(6)上设有相应的板间流道进出(10′)、(4′);所述板侧外壳(6)上设有法兰(11),并由盲板(5)密封;换热芯体(1)由压板(7)封合成完整的承压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窝状板片(13)上的窝形为圆窝且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侧外壳(8)为半圆壳;所述板侧外壳(6)为方形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宽通道蜂窝板焊接式换热器,包括换热芯体、压板、板侧外壳、管侧外壳、法兰、盲板及压板;换热芯体是将两张长度方向两侧设有开口的窝状板片按其窝状的波峰对波峰,在波峰处点焊,并在两张板片长度方向的两边组焊形成管间焊缝并组成板对,在上述两张板片的宽度方向上焊接形成管间焊缝,使板对的两张板片之间形成管间流道,且在板片长度方向的开口处形成管间流道进出口;板对与板对的相邻板片组对并在板片的长度方向上组焊形成板间焊缝,使板对与板对之间形成了板间流道,板对的宽度方向作为板间流道进出口。换热芯体通过外壳将板间流道和管间流道分开,形成两个独立的流道系统,并承受系统的压力,结构紧凑、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清洗方便。
文档编号F28D9/00GK2639827SQ0326257
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曼丽, 王新燕, 李德举, 董强林 申请人:张曼丽, 王新燕, 李德举, 董强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