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燃料锅炉燃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57907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燃料锅炉燃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锅炉上的燃具。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的烧煤锅炉,普遍存在着能耗高、污染环境严重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烧煤的、燃烧液化燃料的液化燃料锅炉燃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烧煤锅炉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它由盛料罐(1)、安全阀(2)、压力表(3)、产气罐(5)、存气筒(7)、预热盘(8)、燃烧头(9)、小出火管(12)和大出火管(13)等另部件及各连接管道所组成,安全阀(2)和压力表(3)都装在盛料罐(1)上,盛料罐(1)通过进料管(4)与产气罐(5)连通,盛料罐(1)通过回流管(6)与存气筒(7)连通,在产气罐(5)的下方有预热盘(8),在产气罐(5)和预热盘(8)之间有燃烧头(9),燃烧头(9)通过进气管(10)与存气筒(7)连通,产气罐(5)通过输气管(11)与存气筒(7)连通,在产气罐(5)中装有小出火管(12)和大出火管(13),在产气罐(5)中有隔板(14),在隔板(14)上有小孔(15),在大出火管(13)的管里装有加热管(16),加热管(16)的管口与产气罐(5)相通,在进料管(4)上连接有预热进料管(17),在燃烧头(9)上有小孔(18),在进料管(4)、预热进料管(17)、进气管(10)和回流管(6)上分别装有阀门(19)、(20)、(21)、(22)。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除盛料罐(1)和阀门以外的其它部件放进普通锅炉里,将液化燃料装进盛料罐(1)中,将进料管(4)和预热进料管(17)的阀门(19)、(20)打开使燃料进入产气罐(5)内和适当的燃料进入预热盘(8)内,点燃预热盘(8)内的燃料,当达到一定的预热温度后,就将进气管(10)的阀门(21)打开,燃烧头(9)就喷出火来,从燃烧头(9)喷出的火通过小出火管(12)和大出火管(13)将锅炉加热,调节阀门(21)可控制燃烧头(9)的火力大小。根据锅炉的大小,可以在一个盛料罐(1)下并联多个产气罐(5)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有不用烧煤、燃烧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
图1的A-A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盛料罐(1)按普通压力容器的要求制作,其它部件都不受压力,所以无耐压力要求,将安全阀(2)和压力表(3)都装在盛料罐(1)上,盛料罐(1)通过进料管(4)与产气罐(5)连通,盛料罐(1)通过回流管(6)与存气筒(7)连通,在产气罐(5)的下方安置一个预热盘(8),在产气罐(5)和预热盘(8)之间安放燃烧头(9),燃烧头(9)通过进气管(10)与存气筒(7)连通,产气罐(5)通过输气管(11)与存气筒(7)连通,在产气罐(5)中装上四根小出火管(12)和一根入出火管(13),在产气罐(5)中装一块隔板(14),在隔板(14)上钻10~20个小孔(15),在大出火管(13)的管里装两根加热管(16),加热管(16)的管口与产气罐(5)相通,在进料管(4)上连接有预热进料管(17),在燃烧头(9)上钻15~30个小孔(18),在进料管(4)、预热进料管(17)、进气管(10)和回流管(6)上分别安装上阀门(19)、(20)、(21)、(22)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燃料锅炉燃具,它包括盛料罐(1)、安全阀(2)、压力表(3),安全阀(2)和压力表(3)都装在盛料罐(1)上,其特征在于盛料罐(1)通过进料管(4)、与产气罐(5)连通,盛料罐(1)通过回流管(6)与存气筒(7)连通,在产气罐(5)的下方有预热盘(8),在产气罐(5)和预热盘(8)之间有燃烧头(9),燃烧头(9)通过进气管(10)与存气筒(7)连通,产气罐(5)通过输气管(11)与存气筒(7)连通,在产气罐(5)中装有小出火管(12)和大出火管(13),在产气罐(5)中有隔板(14),在隔板(14)上有小孔(15),在大出火管(13)的管里装有加热管(16),加热管(16)的管口与产气罐(5)相通,在进料管(4)上连接有预热进料管(17),在燃烧头(9)上有小孔(18),在进料管(4)、预热进料管(17)、进气管(10)和回流管(6)上分别装有阀门(19)、(20)、(21)、(2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替代燃煤烧锅炉的液化燃料锅炉燃具,它由盛料罐(1)、安全阀(2)、压力表(3)、产气罐(5)、存气筒(7)、预热盘(8)、燃烧头(9)、小出火管(12)和大出火管(13)等零部件及各连接管道所组成,在产气罐中装有隔板,在隔板上有小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具有不烧煤、燃烧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D11/10GK2237780SQ95212290
公开日1996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5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5月19日
发明者潘礼万 申请人:潘礼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