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5925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炉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应用的机械化燃煤(层燃炉)炉排,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往复传动炉排和链环传动炉排两大类。这类炉排的工作过程是将从炉排前端进入的煤送到炉排尾端完成煤的燃烧过程将炉渣排出。其缺点是一,煤的着火是仅靠炉拱的辐射热引燃,着火是从煤上层面着向底层面,与通风方向相反,处于有限着火状态,对燃烧不利,将造成不充分燃烧;二,下层煤处于最后着火,所以将造成细煤从炉排通风孔隙漏下,造成浪费。针对上述炉排缺点,专利申请号为02259882.0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循环燃烬炉排,由于煤可在炉内循环燃烧,底层煤形成引燃底火,新进入的煤覆盖其上,燃烧由底层向上层,与通风方向相同,从而可解决普遍应用的层燃炉炉排存在的着火从煤上层面着向底层面,与通风方向相反,处于有限着火状态,造成不充分燃烧;下层煤处于最后着火造成细煤从炉排通风孔隙漏下造成浪费的缺点,但炉排的环形结构,不易对老式层燃炉炉排进行改造,也使炉排的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普遍应用的层燃炉炉排存在的仅靠炉拱的辐射热引燃,着火从煤上层面着向底层面,与通风方向相反,处于有限着火状态而造成不充分燃烧和浪费以及循环燃烬炉排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将目前普遍使用的层燃炉炉排体前部设计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入口的炉膛前墙外,所述炉膛前墙外炉排体部分前区段和在其上方固定于炉排体侧壁上后侧壁中上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出口的方形炉筒组成发生底火装置,所述炉膛前墙外炉排体部分后区段为无给风向到达该区段底火上布煤的受煤区段,所述炉排体上面与所述方形炉筒后侧壁下边沿、所述炉膛前墙下边沿之间分别有控制输煤高度的缝隙。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将炉排体前部设计在锅炉炉膛前墙外,其前区段为组成发生底火装置的一部分,其后区段为无给风向到达该区段底火上布煤的受煤区段,通过有控制地向所述受煤区段的底火上布煤即可在进入炉膛前形成底层为引燃底火、上层为覆盖煤层状态,并在进入炉膛后至燃烬前一直保持下去,燃烧由底层向上层与通风方向相同,其有益效果是,它兼有普遍应用的层燃炉炉排结构较为简单的优点;又兼有循环燃烬炉排具有的燃烧由底层向上层与通风方向相同的优点。克服了普遍应用的层燃炉炉排存在的仅靠炉拱的辐射热引燃,着火从煤上层面着向底层面与通风方向相反,处于有限着火状态而造成不充分燃烧和浪费,以及循环燃烬炉排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的不足。易于对老式层燃炉炉排进行改造来实现。


附图为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在炉膛前墙外部分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将目前普遍使用的层燃炉炉排体1前部设计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入口2的炉膛前墙3外,炉膛前墙3外炉排体部分前区段4和在其上方固定于炉排体1侧壁上后侧壁中上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出口5的方形炉筒6组成发生底火装置,方形炉筒6为膜式壁结构与炉排体1侧壁螺栓固定,膜式壁上冷却水管与其上小集箱7、8连接,小集箱7、8与锅炉集箱连接。炉膛前墙3外炉排体部分后区段为无给风向到达该区段底火上布煤的受煤区段9,炉排体1上面与方形炉筒6后侧壁下边沿、炉膛前墙3下边沿之间分别有控制输煤高度的缝隙10、11。使用时把煤斗12前下部密封层挡板13打开,密封层挡板13上边弧形棱转向煤斗12内隔断方形炉筒6前侧壁与煤斗12前壁之间形成漏煤通道14,再打开点火门19,从点火门19把木材放入炉排体部分前区段4上点燃,并关上点火门19和密封层挡板13,漏煤通道14被打开,煤漏到炉排体1前端面起密封作用,控制煤斗12上向发生底火装置方形炉筒6中进煤的拨煤辊15向发生底火装置中木材上投煤,发生底火装置中形成的底火从缝隙10送到受煤区段9时,控制煤斗12上向受煤区段9布煤拨煤辊16向到达受煤区段9上的底火上布煤,从拨煤辊16出来的煤经固定在炉膛前墙3前面上的向下倾斜挡板17和固定在方形炉筒6上的向下倾斜筛网18组成的均匀给煤装置,使煤均匀分布覆盖在受煤区段9上的底火上,且较细的煤在下面较粗的块煤在上面,接下来受煤区段9上的底火和底火上覆盖的煤经过缝隙11送到炉膛内,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从出口5经受煤区段9上方再从入口2进入炉膛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其特征在于炉排体前部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入口的炉膛前墙外,所述炉膛前墙外炉排体部分前区段和在其上方固定于炉排体侧壁上后侧壁中上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出口的方形炉筒组成发生底火装置,所述炉膛前墙外炉排体部分后区段为无给风向到达该区段底火上布煤的受煤区段,所述炉排体上面与所述方形炉筒后侧壁下边沿、所述炉膛前墙下边沿之间分别有控制输煤高度的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炉筒为膜式壁结构,与所述炉排体侧壁焊固或螺栓固定,所述膜式壁上冷却水管与其上小集箱连接,所述小集箱与锅炉集箱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可发生底火的燃烬炉排,其炉排体前部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入口的炉膛前墙外,所述炉膛前墙外炉排体部分前区段和在其上方固定于炉排体侧壁上后侧壁中上部具有发生底火装置产生可燃气体出口的方形炉筒组成发生底火装置,所述炉膛前墙外炉排体部分后区段为无给风向到达该区段底火上布煤的受煤区段,所述炉排体上面与所述方形炉筒后侧壁下边沿、所述炉膛前墙下边沿之间分别有控制输煤高度的缝隙。解决了普遍应用的层燃炉炉排着火从煤上层面着向底层面,与通风方向相反,处于有限着火状态而造成不充分燃烧和浪费以及循环燃烬炉排结构较为复杂的不足。
文档编号F23H17/00GK1840964SQ20051006365
公开日2006年10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9日
发明者马成果, 任光云 申请人:黑龙江双锅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