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6875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涉及一种片式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业的发展,很多情况下,通信营运商要将设备放到室外。为保护箱内设备不受外部恶劣环境的影响,按业界的标准,箱体的防护等级要到达IP55以上,即对灰尘的防护等级不可能完全阻止灰尘进入,但是灰尘的进入量应不对装置满意的工作或安全造成伤害;对水的防护等级为从每个方向对准箱体的射水都不应引起损害。于是供货商通常都将箱体做成密封状,以达到防尘、防水、防沙等要求。箱体内电子元器件工作发的热及太阳辐射热是靠一种片式热交换器散发出去的。片式热交换器通常采用一定的支撑件后,再用螺顶锁紧实现密封。此种方式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完全阻止内、外循环气流的混合,即外界冷空气和机箱内的热空气会在片式介质中混合。这样片式热交换器的效率就会有所下降。如何避免空气介质混合并提高热交换器的效率成为当前热交换器研究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空气介质混合并提高热交换器的效率的片式热交换器,它能够在密闭外壳条件下,将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片式热交换器,包括多片平行间距层叠的散热片,还包括多根密封条,其交错设置于所述散热片对边边缘并与散热片密封配合,以及,多根立柱,其与所述散热片和密封条固定连接。
所述立柱还可以同时固定所述散热片,所述密封条也可以是导热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之间间距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两对边的结构为向下弯折形状;另两对边的结构为向上弯折的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及密封条上设有通孔,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式,所述立柱的数量为4至16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式,还包括套在所述立柱上的多个支持上下散热片的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3~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优选方式,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1~0.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各个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2.密封性能很好,严格保证了交叉气流不会混合;3.工艺简单,组装方便,对操作工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总体成本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组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片散热片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单片散热片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片式热交换器,包括平行设置的顶板1、底板6和多片等间距层叠的散热片2、交错设置于所述散热片2对边边缘并与散热片2密封配合的多根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6及与所述散热片和密封条固定连接的10根立柱、套在所述立柱上的多个支撑上下散热片的垫片5。所述散热片2及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6上设有通孔,所述立柱3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立柱3可固定所述散热片2。其中所述多根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6也可以是导热条,所述散热片2为导热介质,可采用铝箔片或铜箔片。所述散热片2之间的距离为3~5mm。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1~0.5mm。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散热片2两对边的结构为向下弯折形状;另两对边的结构为向上弯折的形状,相邻两散热片2层叠并包裹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6。形成两组隔离的散热片对边方向的风道。
组装时,第一将底板6置于底部,再将10个立柱紧固于底板上,并保持垂直,这样做的目的是对其它件起导向和定位作用。第二,将铝条4的两面均贴上3M VHB F9473双面胶,再将此铝条顺着立柱孔放下去,如图二,与之对应的另一面也如此。第三,置4颗垫片于底板上,将导热介质顺着立柱放下,使导热介质的边扣在铝条4上,如图四,并轻轻用力将导热介质与铝条接触的面按压即可。第四,将铝条7的两面均贴上3M VHB F9473,放到导热介质上,与之对应的另一面亦然,顺着立柱置2颗垫片在导热介质上,再将另一片导热介质翻转180度后顺着立柱放下来,并使导热介质的边扣在铝条7上,轻轻用力按压接触面处,如放大图四。如此再从第三步重复做下去,做到一定程度时,将顶板1与10根立柱固定,最后在铝条4或铝条7的侧面帖上3M1350-2胶带即可。这样,一个完整的片式热交换器密封结构便形成了。
如图4、图5所示,散热片有两对边朝上弯折,两对边朝下弯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散热片的强度,另一方面容易与铝条4和7形成封闭结构。
如图2所示,组装完后的散热器会形成一侧有风道11,13,15,17,19,21……密封通道,而另一侧会有风道12,14,16,18,20,22……的密封通道,两部分被严格的隔离开来。
如上所述,按适当的方式密封好后,当箱体内的热空气吹入片式热交换器的时候,气流会从风道12,14,16,18,20,22……通过;同时在片式热交换器的另一侧,外界冷空气也会从风道11,13,15,17,19,21……通过。这样便形成了一个交叉的气流,由于铝条上下两面均有3M VHB F9473,密封完整,再加上侧面又有3M1350-2胶带封堵,所以气流通过时不会混合。外界冷空气通过时,热量便会通过热交换介质传导后顺着大气吹出箱外;而机箱内的热空气通过时,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后再流回机箱内部,这样便达到了降低温度的作用。
该结构是一种用在室外机箱上,实现机箱内外热量交换的同时,满足机箱IP55防护等级的模块化产品。它辅以相应的外壳,可以安装在室外机箱的顶部、侧面或前门等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片式热交换器密封结构能够确保电子设备在-40℃到+55℃的环境温度和0至100%的相对湿度下正常运转。
权利要求1.一种片式热交换器,包括多片平行间距层叠的散热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密封条,其交错设置于所述散热片对边边缘并与散热片密封配合;以及,多根立柱,其与所述散热片和密封条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之间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两对边的结构为向下弯折形状,另两对边的结构为向上弯折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及密封条上设有通孔,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数量为4至16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在所述立柱上的多个支持上下散热片的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距离为3~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的厚度为0.1~0.5mm。
专利摘要一种片式热交换器,包括多片平行间距层叠的散热片、交错设置于所述散热片对边边缘并与散热片密封配合的多根密封条和与所述散热片和密封条固定连接的多根立柱。所述立柱还可以同时固定所述散热片,所述密封条也可以是导热条。本实用新型各个部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密封性能很好,严格保证了交叉气流不会混合;工艺简单,组装方便,对操作工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总体成本低。该结构是一种用在室外机箱上,实现机箱内外热量交换的同时,满足机箱IP55防护等级的模块化产品。它辅以相应的外壳,可以安装在室外机箱的顶部、侧面或前门等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片式热交换器密封结构能够确保电子设备在-40℃到+55℃的环境温度和0至100%的相对湿度下正常运转。
文档编号F28F3/14GK2791582SQ20052004114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6日
发明者吴友民, 李华斌 申请人: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