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立式燃烧供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3764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倒立式燃烧供热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煤粉混合空气为燃料的供热炉,具体的说是一种倒立式燃烧供热炉。
背景技术
现行的金属轧钢所使用的加热炉,是将钢材直接放在加热炉内加热,由于钢材与燃烧室同在一室,造成金属在加热过程中易产生氧化反应,而这一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立式燃烧供热炉,采用煤粉与空气混合从上部管口送入炉内,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后放出高温热量,从炉体下部供热加热钢材,从而可降低金属在加热时的氧化反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炉体的上端有上盖,底部设有底板,上盖的中心和炉体上部四周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的进气管口直接通入炉内,其上部周边一侧设有一个点火管口通入上部燃烧室,炉体中间有一温度计穿入中间燃烧室,下部设有一个观火管口,底部一侧为除灰门,另一侧是供热排气通道。
本实用新型炉体内上部与四周以及供热排气通道内均装有耐火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煤粉与空气混合后的从顶部与上部四周的进气管口送入炉内,从上部一侧的点火口点火,混入空气的煤粉在上部和中部燃烧室内充分的燃烧,其产生的高温从炉底部排热供热,供给金属加热炉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合空气后的煤粉具有充分燃烧的条件,由于倒立式炉体从上部送入在上部和中部燃烧,可使煤粉在封闭的条件下充分燃烧,加之四周及顶部的耐火材料使热能无法向外散出,迫使不断的产生高温,则进一步促使燃烧充分,而充分燃烧产生的高温最终随烟气向底部供热排气通道排放并更进一步将烟气中的可燃物质充分烧尽,从而达到加热金属目的,达到降低和减少金属加热过程中的氧化反应问题。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炉体1的顶部上盖3、底部底板2、进气管口5从顶部和炉体1的上部四周穿入,点火管口4在炉体1上部一侧穿入,炉体1的中部一侧温度计7,下部观火管口6,底部一侧除灰门9,另一侧是供热排气通道10,炉体1内的顶部和四周以及供热排气通道10的四周装入耐火材料8。
权利要求1.一种倒立式燃烧供热炉,其特征是炉体(1)的顶部是上盖(3),底部是底板(2),上盖(3)的中心和炉体(1)上部四周有进气管口(5)穿入,上部一侧有点火管口(4),底部有除灰门(9),另一侧是供热排气通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立式燃烧供热炉,其特征是炉体(1)内的顶部和四周以及供热排气通道(10)的四周均有耐火材料(8)。
专利摘要一种倒立式燃烧供热炉,炉体的顶部上部四周设有煤粉与空气混合后的进气管口和点火管口穿入炉内,底部一侧有观火管口通入炉内,底部一侧设有除灰门,另一侧是供热排气通道,其炉体内的顶部和四周以及供热排气通道四周均装有耐火材料,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将混合空气的煤粉从进气管口送入炉内,在炉内上部和中部封闭燃烧,所产生的高温向底部供热排气通道供热并进一步在供热排气通道内将烟气中可燃物质烧尽,本实用新型可供轧钢加热金属使用,能有效的降低和减少金属直接在燃烧室内加热易产生氧化的问题,也可作其它供热使用。
文档编号F23C7/00GK2786523SQ200520095008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1日
发明者陶红燕 申请人:陶红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