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式活动托盘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65402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进式活动托盘炉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进式活动托盘炉排。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立式或卧式锅炉,其燃烧设备一般利用固定式炉排,这种固定式炉排加煤时,需要人工将煤一锹一锹地投入炉内。同时,这些炉排还都需要操作人员面对高温进行拔火,捅火和除渣等操作,操作人员劳动条件艰苦恶劣且劳动强度大,但也很难捅到炉镗里边,清碴时不易清净,通风经常受阻,从而影响煤的正常燃烧,影响锅炉的热功率,因煤不能正常燃烧,影响锅炉的热效率,从而造成能源浪费和对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进式活动托盘炉排,它取代固定炉排,实现小型锅炉机械化进煤、松煤通风、除渣,它不仅使煤的燃烧完全,从而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推进式活动炉排,包括燃烧室,在燃烧室的中下部由炉体前面燃料进口至炉体后面的灰池之间设有进燃料通道,所述的进燃料通道的下部设置至少两根炉排托轨与炉座固接,所述的炉排托轨之间水平且平行于燃料进口与炉体后面的灰池的上口中心线,在炉体前面燃料进口处设有顶燃料器,装好燃料的活动炉排在顶燃料器的顶杆推动下顺序沿着炉排托轨由燃料进口进入燃烧室,后放的活动炉排又依次顶先放的活动炉排沿着炉排托轨向后滑动,至使活动炉排落至灰池。
所述的活动炉排的下部通过导槽与炉排托轨滑动配合。
所述的活动炉排的前、后的同一纵坐标上分别设置插榫、插槽,插榫与插槽动配合;所述的活动炉排的左、右的同一横坐标上分别设置连接副插头、插槽,连接副插头与插槽动配合。
所述的活动炉排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设置圆形或方型或长方型或六、八、十边型或三角形通风孔。
所述的活动炉排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十字交叉设置半球形凸面盘,在半球形凸面盘上均布斜上方的通风孔。
所述的活动炉排为方型或长方型格式框架或是条形框架。
所述的活动炉排为波浪形托盘,上面设置通风孔201。
所述的炉排托轨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工字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顶燃料器由动力传动机构驱动顶杆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手动式蜗机构或丝杠丝母机构或液压或气动机构;所述的顶杆顶端设有与炉排托轨垂直的推板,所述的推板下端与炉排托轨平面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板大于或等于燃料进口。
本实用新型它结构简单、造价底廉,它采用顶燃料器推动装有燃料的活动炉排沿着炉排托轨道由燃料进口顺序进入燃烧室,燃料在燃烧室内预热、燃烧、燃烧完毕成为灰碴落入灰池中,它避免了固定炉排需要操作人员将煤一锹一锹地投入炉内,而且,操作人员面对高温进行拔火,捅火和除渣等操作,操作人员劳动条件艰苦恶劣且劳动强度大的困扰,从而实现蒸发量小于1吨/小时的锅炉机械化进煤、松煤通风、除渣,它不仅使煤的燃烧完全,从而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排活动炉排合在一起并列顶入燃烧室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排活动炉排顶入燃烧室结构示意图。
图4是条形框架状活动炉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格式框状活动炉排结构示意图。
图6是半球形凸面盘状活动炉排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A-A剖面示意图。
图8是圆形通风孔活动炉排结构示意图。
图9是平板式圆形通风孔活动炉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设有支架式圆椎形通风孔活动炉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设有导槽式方形风孔活动炉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平板式方形风孔活动炉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设有支架式方椎形风孔活动炉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卧式锅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立式开水锅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用于立式锅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活动炉排为波浪形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A-A剖面结构示意图。
编号说明1.炉排托轨道2、活动炉排201、通风孔 202、支架203、导槽 204连接副插头 205、插孔206、插榫
207、插槽 3、灰池 4、进水口5、烟囱6、烟管7、炉体 8、出水口9、燃烧室10、顶燃料器 101、推板102、顶杆11、燃料12、水汽腔 13、烟道 14、风管 208、凸台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于推进式活动炉排的卧式锅炉,其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卧式炉体7、燃烧室9,进水口4、出水口8、烟囱5,在燃烧室9的中下部由炉体前面燃料进口至炉体后面的灰池3之间设有进燃料通道,所述的进燃料通道的下部设置至少两根炉排托轨1与炉座固接,所述的炉排托轨1之间水平且平行于燃料进口与炉体后面的灰池3的上口中心线,在炉体燃料进口前面设有顶燃料器10,顶燃料器10的顶杆依次将一个个装好燃料11设有通风孔的托盘型活动炉排2沿着炉排托轨1由燃料进口进入燃烧室9,后放的活动炉排2又依次顶先放的活动炉排2沿着炉排托轨1向后滑动,在炉排托轨1上面顺序排列一排或两排活动炉排2,最后面的活动炉排2连通灰碴一起落至灰池3。
所述的活动炉排2的下部通过导槽203与炉排托轨1滑动配合。如图1、2、3所示。
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设置圆形或方型或长方型或六、八、十边型或三角形通风孔201。如图8-13所示。或者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十字交叉设置半球形凸面盘,在半球形凸面盘上均布三个或四个斜上方的通风孔201。如图6-7所示。这种活动炉排,在顶燃料器10推动下一排排顺序向燃烧室输送过程中,燃料在活动炉排2的间断推动下加上半球形凸面的蠕动而进行一次次松动,从而,达到通风和避免了燃料在燃烧中结碴,它效果最佳。
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波浪形托盘,上面设置通风孔201。如图17所示。
上述的活动炉排2的前、后的同一纵坐标上可以分别设置插榫206、插槽205,插榫206与插槽205动配合;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两排设置的,活动炉排2左、右的同一横坐标上分别设置连接副插头204、插槽207,连接副插头204与插槽207动配合。如图4-13所示。
所述的炉排托轨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工字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顶燃料器10由动力传动机构驱动顶杆102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手动式蜗机构或丝杠丝母机构或液压或气动机构;所述的顶杆102顶端设有与炉排托轨1垂直的推板101,所述的推板101下端与炉排托轨1平面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板101大于或等于燃料进口。
该卧式锅炉为常压锅炉或承压锅炉。
所述的活动炉排工作过程
首先将一个活动炉排2或两个活动炉排2。采用两个活动炉排2时,将左边的活动炉排2通过连接副插头204插入右边的活动炉排2的插槽207内,然后放在平板车上装好燃料推送或放在传送带上装好燃料送至锅炉燃料进口,通过顶燃料器10的推板101将装有燃料的活动炉排2推入燃烧室9内,燃料在燃烧室内经过预热、在燃烧、燃烧完毕成为灰碴与活动炉排2一起落入灰池中,灰池中的活动炉排2通过传送带或人工勾出返复循环使用。因为活动炉排2在顶燃料器10推动下一排排顺序向燃烧室输送过程中,燃料在活动炉排2的间断推动下进行一次次松动,从而,达到通风和避免燃料在燃烧中结碴作用。
本锅炉在使用过程中证明它结构简单、造价底廉,它采用顶燃料器推动装有燃料的活动炉排沿着炉排托轨道由燃料进口顺序进入燃烧室,燃料在燃烧室内预热、燃烧、燃烧完毕成为灰碴落入灰池中,它避免了固定炉排需要人工将煤一锹一锹地投入炉内,还要面对高温进行拔火,捅火和除渣等操作,操作人员劳动条件艰苦恶劣且劳动强度大的困扰,它实现小型锅炉机械化进煤、松煤通风、除渣,它不易结碴,不仅使煤的燃烧完全,从而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实施例2用于推进式活动炉排的立式开水锅炉,其结构如图1、15所示包括立式圆横截面的炉体7、燃烧室9,进水口4、出水口8、烟囱5,在燃烧室9的中下部由炉体前面燃料进口至炉体后面的灰池3之间设有设有长方型的进燃料通道,所述的进燃料通道的下部设置两根炉排托轨1与炉座固接,所述的炉排托轨1之间水平且平行于燃料进口与炉体后面的灰池3上口的中心线,在炉体前面燃料进口处设有顶燃料器10,装好燃料11的设有通风孔的托盘型活动炉排2在顶燃料器10的顶杆作用下顺序沿着炉排托轨1由燃料进口顶入燃烧室9,后放的活动炉排2又依次顶先放的活动炉排2沿着炉排托轨1向后滑动,在炉排托轨1上面顺序排列一排活动炉排2,燃烧后的活动炉排2和煤一起落至灰池3中。灰池3中的活动炉排2可循环使用。
所述的活动炉排2的下部可通过导槽203与炉排托轨1滑动配合。如图1、2、3所示。
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十字交叉设置半球形凸面盘,在半球形凸面盘上均布四个斜上方的通风孔201。如图6-7所示。
所述的炉排托轨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工字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顶燃料器10由动力传动机构驱动顶杆102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手动式蜗机构或丝杠丝母机构或液压或气动机构;所述的顶杆102顶端设有与炉排托轨1垂直的推板101,所述的推板101下端与炉排托轨1平面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板101大于或等于燃料进口。
它的活动炉排工作过程与效果同实施例1,不再复述。
实施例3用于推进式活动炉排的立式锅炉,其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立式炉体7、燃烧室9,进水口4、出水口8、烟囱5,在燃烧室9的中下部由炉体前面燃料进口至炉体后面的灰池3之间设有长方型的进燃料通道,所述的进燃料通道的下部设置四根炉排托轨1与炉座固接,所述的炉排托轨1之间水平且平行于燃料进口与炉体后面的灰池3的上口中心线,在炉体前面燃料进口处设有顶燃料器10,一个个装好燃料11的设有通风孔的托盘型活动炉排2在顶燃料器10的顶杆作用下顺序沿着炉排托轨1由燃料进口进入燃烧室9,在炉排托轨1上面顺序排列一排或两排装好燃料的活动炉排2,后放的活动炉排2又依次顶先放的活动炉排2沿着炉排托轨1向后滑动,在炉排托轨1上面顺序排列一排或两排活动炉排2,至使活动炉排2落至灰池3。
所述的活动炉排2的下部通过导槽203与炉排托轨1滑动配合。如图1、2、3所示。
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十字交叉设置半球形凸面盘,在半球形凸面盘上均布斜上方的通风孔201。如图6-7所示。
所述的活动炉排2或为方型或长方型格式框架或是条形框架。如图4、5所示。
上述的活动炉排2的前、后的同一纵坐标上可以设置插榫206、插槽205,插榫206与插槽205动配合;所述的两排活动炉排2,在活动炉排的左、右的同一横坐标上分别设置连接副插头204、插槽207,连接副插头204与插槽207动配合。如图4-13所示。
所述的炉排托轨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工字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顶燃料器10由动力传动机构驱动顶杆102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手动式蜗机构或丝杠丝母机构或液压或气动机构;所述的顶杆102顶端设有与炉排托轨1垂直的推板101,所述的推板101下端与炉排托轨1平面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板101大于或等于燃料进口。
该卧式锅炉可用于常压锅炉或承压锅炉。
它的活动炉排工作过程与效果同实施例1,不再复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推进式活动炉排,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下述效果1、极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再面对高温投煤或其它固体燃料,拔火和除渣等艰苦操作;2、由于燃料在活动炉排上间断推动下进行一次次松动,从而,达到通风和避免燃料在燃烧中结碴作用。燃料的燃烧充分完全,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了耗煤量,节约了能源;3、减轻了锅炉烟尘对自然环境的影响;4、推进式活动炉排的结构很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推进式活动炉排,包括燃烧室(9),在燃烧室(9)的中下部由炉体前面燃料进口至炉体后面的灰池(3)之间设有进燃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燃料通道的下部设置至少两根炉排托轨(1)与炉座固接,所述的炉排托轨(1)之间水平且平行于燃料进口与炉体后面的灰池(3)上口的中心线,在炉体前面燃料进口处设有顶燃料器(10),装好燃料(11)的设有通风孔托盘式活动炉排(2)在顶燃料器(10)的顶杆推动下顺序沿着炉排托轨(1)由燃料进口进入燃烧室(9),后放的活动炉排(2)又依次顶先放的活动炉排(2)沿着炉排托轨(1)向后滑动,至使活动炉排落至灰池(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2)的下部通过导槽(203)与炉排托轨(1)滑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2)的前、后的同一纵坐标上分别设置插榫(206)、插槽(205),插榫(206)与插槽(205)动配合;所述的活动炉排(2)的左、右的同一横坐标上分别设置连接副插头(204)、插槽(207),连接副插头(204)与插槽(207)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是3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设置圆形或方型或长方型或六、八、十边型或三角形通风孔(201)。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是3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盘面上十字交叉设置半球形凸面盘,在半球形凸面盘上均布斜上方的通风孔(201)。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是3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方型或长方型格式框架或是条形框架。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是3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排(2)为波浪形托盘,上面设置通风孔201。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是3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托轨(1)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长方形或工字形或三角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式活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燃料器(10)由动力传动机构驱动顶杆(102)构成,所述的动力传动机构为手动式蜗机构或丝杠丝母机构或液压或气动机构;所述的顶杆(102)顶端设有与炉排托轨(1)垂直的推板(101),所述的推板(101)下端与炉排托轨(1)平面滑动配合,所述的推板(101)大于或等于燃料进口。
专利摘要一种推进式活动炉排,包括在燃烧室的中下部由炉体前面燃料进口至炉体后面的灰池之间设有进燃料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燃料通道的下部设置至少两根炉排托轨与炉座固接,所述的炉排托轨之间水平且平行于燃料进口与炉体后面的灰池的上口中心线,在炉体前面燃料进口处设有顶燃料器,设有通风孔托盘式活动炉排在顶燃料器的顶杆推动下顺序沿着炉排托轨由燃料进口进入燃烧室,后放的活动炉排又依次顶先放的活动炉排沿着炉排托轨向后滑动,至使活动炉排落至灰池。本实用新型它实现小型锅炉机械化进燃料或煤、松煤通风、除渣,使煤和其它固体燃料燃烧完全,从而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操作人员工作环境,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文档编号F23H11/00GK2881371SQ20052014243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日
发明者杨立儒 申请人:杨立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