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24722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管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普通换热器,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外管和在外管内的弯成"弓"形换热管,外管的 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管板,换热管的两端与管板密封连接。被冷却的介质在换热管中流动, 冷却介质(壳程流体)在换热管的外管中流动,以实现冷却介质与被冷却介质的热交换。而 "弓"形换热管中存在折流部,当冷却介质流到折流部时就形成死区,也容易结垢,流阻力也 较大。所以其换热效率低,扬程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阻力小、不易结垢、振动小的换热器。 本螺旋管换热器,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外管、在外管内的多个螺旋形换热管,外管 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管板,换热管的两端与管板密封连接;外管和螺旋形换热管均为直 管;换热管管壁具有三条均布在同一截面上的螺旋线,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螺旋线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外管和螺旋形换热管均为直管而不是弯管,无现有普通换热器中的 折流部,因此介质流动阻力小,不易结垢,运行水泵的功率和扬程可以减小;其体积比常规 换热器体积縮小25%,节约材料30%。因为相邻换热管之间组成了一个不完全封闭的纵向 通道,在外管内的壳程流体(如水)主要沿纵向通道进行纵向流动,能很好地克服诱导振 动。同时由于换热管管壁具有螺旋线,所以纵向通道也是螺旋形通道,壳程流体在螺旋形纵 向通道内流动时,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周期性改变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增强了流体的径 向混合,破坏了换热边界层,强化了传热,换热面积的利用率有了很大的增加,提高了换热 效率。 作为改进,在换热管的内表面有螺纹,螺纹的方向与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反。由于 有螺纹与螺旋线方向相反,被冷却介质(如氟利昂)在换热管中流动时,改变了流动方向和 流动速度,增强了流体的径向混合,破坏了换热边界层,强化了传热,换热面积的利用率有 了很大得增加,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被冷却介质也不容易被冻结,抗冷冻性能提高。当 然,该结构也提高换热管抗压强度。最好在换热管的同一横截面上的螺纹有50-70条,螺纹 的深度为0. 13-0. 2mm。

图l是实施例l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2所示螺旋管换热器,外管1的两端分别开有进水口 2、出水口 3。在外管内有多个螺旋形换热管4,外管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法兰板(管板)5,换热管两端的圆 管段6与法兰板密封连接。外管和螺旋形换热管均为直管。 换热管的中间段管壁具有三条均布在同一截面上的螺旋线7,相邻换热管之间的 螺旋线相接触。在换热管的内表面有螺纹(未示出),螺纹的方向与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 反。在换热管的同一横截面上的螺纹有50-70条(如为60条),深度为O. 13-0. 20mm(如为 0. 16mm)。
权利要求螺旋管换热器,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外管和在外管内的多个螺旋形换热管,外管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管板,换热管的两端与管板密封连接;其特征是外管和螺旋形换热管均为直管;换热管管壁具有三条均布在同一截面上的螺旋线,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螺旋线相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换热管的内表面有螺纹,螺纹的 方向与螺旋线的螺旋方向相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其特征是在换热管的同一横截面上的螺纹 有50-70条。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管换热器,其特征是所述螺纹的深度为0. 13-0.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阻力小、不易结垢、振动小的换热器。其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外管和在外管内的多个螺旋形换热管,外管的两端分别密封连接有管板,换热管的两端与管板密封连接;外管和螺旋形换热管均为直管;换热管管壁具有三条均布在同一截面上的螺旋线,相邻换热管之间的螺旋线相接触。
文档编号F28D7/10GK201443998SQ20082023690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陈辉 申请人:苏州吉来冷冻空调设备配件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