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恩德炉湿煤灰燃烧发电的方法

文档序号:452525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恩德炉湿煤灰燃烧发电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设备领域和热能利用领域的方法,具体地说是 一种恩德炉湿煤灰燃烧发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掺烧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煤泥都是煤矿、煤厂在开采或洗煤的过程中产生的,该种煤泥属于原生煤泥,
掺烧的比例最高可以达到90%以上。除煤泥以外,还有纸浆废液、有机污泥等均可入循环流化床炉掺烧,掺烧物的输送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一种成熟的煤泥输送技术。
恩德粉煤气化炉的煤气在净化洗涤过程时产生大量的低热值湿煤灰,其中碳的含量在30%左右,热值在1800 - 2300kal/kg
目前这种湿煤灰一般堆弃或民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也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恩德气化炉所产生的湿煤灰充分利用,本发明提出了 一种恩德炉湿煤灰燃烧发电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湿煤灰搅拌、筛分后输送到流化床锅炉中进行燃烧,解决湿煤灰燃烧利用获得热量发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方案是
通过湿煤灰准备工序1将来源于恩德煤气炉产生的湿煤灰进行收集,并存放在料仓中,作为湿煤灰原料。
通过湿煤灰强力搅拌工序2将料仓中的湿煤灰原料加入到强力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使湿煤灰均化,形成均化湿煤灰。
通过湿煤灰筛分工序3将均化湿煤灰加入到振动筛中进行振动筛分,分离出大颗粒的物质,成为湿煤灰粉末。
通过加水制浆工序4将湿煤灰粉末加水搅拌成为湿煤灰浆。
通过管路输送工序5将湿煤灰浆通过管路在泵的作用下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端的湿煤灰加入口中。
通过湿煤灰加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燃烧工序6使湿煤灰浆与锅炉燃料一并燃烧,获取热量用于发电。
积极效果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恩德炉所产生的湿煤灰作为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发电,实现了湿煤灰的充分利用,减少了排放和环境的污染及占用土地资源,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果。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利用低热值煤、煤泥、有机污泥等含碳的废料。适宜低热值燃料发电应用。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l.湿煤灰准备工序,2.湿煤灰强力搅拌工序,3.湿煤灰筛分工序,4.加水制浆工序,5.湿煤灰输送工序,6.湿煤灰加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燃烧工序。
具体实施例方式
1、湿煤灰准备工序
将来源于恩德煤气炉产生的湿煤灰进行收集,并存放在料仓中,作为湿煤灰原料。
2、 湿煤灰强力搅拌工序
将料仓中的湿煤灰原料加入到强力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使湿煤灰均化,形成均化湿煤灰。
3、 湿煤灰筛分工序
将均化湿煤灰加入到振动筛中进行振动筛分,分离出大颗粒的物质,并通过100xl00mm的筛孔,成为湿煤灰粉末。
4、 加水制浆工序
将湿煤灰粉末按质量百分比加水30 - 50 %,搅拌成为湿煤灰浆。
5、 管路输送工序
将湿煤灰浆通过管路在泵的作用下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端的湿煤灰加入口中。
6、 湿煤灰加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燃烧工序将湿煤灰浆加入到锅炉中与锅炉燃料一并燃烧,获取热量用
于发电。
当湿煤灰浆从锅炉上端向下滴落时,在锅炉内高温的作用下,产生爆燃效应,使湿煤灰充分燃烧。
由于恩德气化炉所产生的湿煤灰热值低,直接燃烧不易起火,燃烧不容易充分,造成环境的污染,热量利用也较为困难。但釆用本发明方法与循环流化床锅炉 一 并燃烧,则可以实现湿煤灰的充分燃烧、热量充分利用,且没有环境污染,同时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果。倉L实现了湿煤灰废物转变为可利用的能源的积极效果。
本发明方法除了能够利用恩德气化炉湿煤灰以外,还可以使用低热值煤、煤泥或有机污泥。
权利要求
1、一种恩德炉湿煤灰燃烧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1)、湿煤灰准备工序将来源于恩德煤气炉产生的湿煤灰进行收集,并存放在料仓中,作为湿煤灰原料;(2)、湿煤灰强力搅拌工序将料仓中的湿煤灰原料加入到强力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使湿煤灰均化,形成均化湿煤灰;(3)、湿煤灰筛分工序将均化湿煤灰加入到振动筛中进行振动筛分,分离出大颗粒的物质,并通过100×100mm的筛孔,成为湿煤灰粉末;(4)、加水制浆工序将湿煤灰粉末按质量百分比加水30-50%,搅拌成为湿煤灰浆;(5)、管路输送工序将湿煤灰浆通过管路在泵的作用下输送到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端的湿煤灰加入口中;(6)、湿煤灰加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燃烧工序将湿煤灰浆加入到锅炉中与锅炉燃料一并燃烧,获取热量用于发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恩德炉湿煤灰燃烧发电的方法。通过湿煤灰准备工序1、湿煤灰强力搅拌工序2、湿煤灰筛分工序3、加水制浆工序4、管路输送工序5和湿煤灰加入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参与燃烧工序6将湿煤灰浆加入到锅炉中与锅炉燃料一并燃烧,获取热量用于发电。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恩德炉所产生的湿煤灰作为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烧发电,实现了湿煤灰的充分利用,减少了排放和环境的污染及占用土地资源,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双重效果。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利用低热值煤、煤泥、有机污泥等含碳的废料。适宜低热值燃料发电应用。
文档编号F23K1/00GK101566350SQ20091001118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崔志刚, 张维林, 郭元龄, 里佐敬 申请人: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