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1846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气炉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气炉头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固定的引射管。使用时,燃烧效率底,燃烧的火 焰温度不高,达不到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烧效率高,燃烧的火焰温度高, 并且火焰温度可调的一种燃气炉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燃气炉头,包括壳体及与 壳体固定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壳体上的红外发热板;在壳体内的中心设有 气室及设在气室周围的环形气道;引射管包括内引射管及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出气口与气 室相通,外引射管的出气口与环形气道相通。在所述的气室中心设有与外界相通并与气室隔离的空气进气管。所述的红外发热板呈向下凹陷的弧状或平面状,其为铁铬铝耐热千层板。所述的气室与环形气道互相隔离。气室及空气进气管均呈圆台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红外发热板,烧效率高,燃烧的 火焰温度高,并且火焰温度可调。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去掉红外发热板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5是图4中去掉红外发热板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实施例一如图1至3所示,其是一种燃气炉头,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固定的引射管;本实用新 型的特点是还包括设在壳体2上的红外发热板1 ;在壳体2内的中心设有气室21及设在 气室周围的环形气道23 ;引射管包括内引射管1及外引射管4,内引射管的出气口 11与气 室相通,外引射管的出气口 41与环形气道相通。使用时,如需调节火焰的大小,可以关闭内引射管1或外引射管4来达到调节火焰温度的目的;由于采用了红外发热板1,燃烧效率得 到了提高。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发热板1呈向下凹陷的弧状或平面状,其为铁铬铝耐热千层 板。气室21与环形气道23互相隔离。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是一种燃气炉头,包括壳体2及与壳体固定的引射管;本实用新型的 特点是还包括设在壳体2上的红外发热板1 ;在壳体2内的中心设有气室21及设在气室 周围的环形气道23,在气室中心设有与外界相通并与气室隔离的空气进气管22 ;引射管包 括内引射管1及外引射管4,内引射管的出气口 11与气室相通,外引射管的出气口 41与环 形气道相通。使用时,从气室及环形气道出来的燃气与从空气进气管进入的空气混合燃烧; 如需调节火焰的大小,可以关闭内引射管1或外引射管4来达到调节火焰温度的目的;由于 采用了红外发热板1,燃烧效率得到了提高。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发热板1呈向下凹陷的弧状或平面状,其为铁铬铝耐热千层 板。气室21及环形气道23互相隔离;气室及空气进气管22均呈圆台状,有利于燃气或空 气往上移动,使其充分燃烧。
权利要求一种燃气炉头,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固定的引射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壳体(2)上的红外发热板(1);在壳体(2)内的中心设有气室(21)及设在气室周围的环形气道(23);引射管包括内引射管(1)及外引射管(4),内引射管出气口(11)与气室相通,外引射管的出气口(51)与环形气道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气室(21)中心设有与外界 相通并与气室隔离的空气进气管(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发热板(1)呈向下凹陷 的弧状或平面状,其为铁铬铝耐热千层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21)与环形气道(23)互 相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炉头,其特征在于气室(21)及空气进气管(22)均呈 圆台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炉头,包括壳体及与壳体固定的引射管;特点是还包括设在壳体上的红外发热板;在壳体内的中心设有气室及设在气室周围的环形气道;引射管包括内引射管及外引射管,内引射管出气口与气室相通,外引射管的出气口与环形气道相通。由于采用了红外发热板,烧效率高,燃烧的火焰温度高,并且火焰温度可调。
文档编号F23D14/12GK201715509SQ2010201441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0日
发明者梁观成 申请人:梁观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