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990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灶头装置,尤其是一种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用的红外线灶头,采用传统式灶头装置红外线灶头,液化气喷到灶头内受到阻止浮出红外线陶瓷燃烧板的,这样的气体没有得到喷气孔喷出来畅然有力散出红外线陶瓷燃烧板,火焰没有力度,热能效果不显著,而且火盖内环没有安装窜风孔,使大量的火焰难于往外散,大大浪费热能,而且也没有节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而且安装容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较广。这种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包括喷气孔、混气区、输气管、风门、灶身,灶身的下底设有风门,风门的中端设有喷气孔,喷气孔与输气管固定连通,红外线陶瓷燃烧板的下底设有混气区,红外线陶瓷燃烧板通过设有的多个出气孔与混气区固定连通。红外线陶瓷燃烧板外形呈圆形或多边形;红外线陶瓷燃烧板上设有多个窜风孔, 窜风孔封闭穿出混气区的底面。混气区呈半球状或棱台状。红外线陶瓷燃烧板与灶身两者固定连接呈杯子状。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较广;燃气一步到位散到火孔,可让火焰散开度达到较佳的效果,设有红外线陶瓷燃烧板和窜风孔使燃气燃烧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避免出现回火的现象,能让燃气燃烧得更充分。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设有窜风孔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主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喷气孔1、混气区2、输气管3、风门4、 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灶身6、窜风孔7、出气孔8。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包括喷气孔1、混气区2、输气管3、风门4、灶身6,灶身6的下底设有风门4,风门4的中端设有喷气孔1,喷气孔1与输气管3固定连通,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的下底设有混气区2,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通过设有的多个出气孔8与混气区2固定连通。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外形呈圆形或多边形;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上设有多个窜风孔7,窜风孔7封闭穿出混气区2的底面。混气区2呈半球状或棱台状。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与灶身6两者固定连接呈杯子状。工作原理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底部设有混气区2,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与灶身6两者合并呈杯子状,混气区2环绕中部设有多个窜风孔7,并且窜风孔7封闭穿出混气区2的底面,灶身 6底部设有适当风门4,风门4通过喷气孔1与输气管3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包括喷气孔(1)、混气区(2)、输气管(3)、风门(4)、灶身(6),灶身(6)的下底设有风门(4),风门(4)的中端设有喷气孔(1),喷气孔(1)与输气管(3)固定连通,其特征在于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的下底设有混气区0),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通过设有的多个出气孔(8)与混气区O)固定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外形呈圆形或多边形;红外线陶瓷燃烧板(5)上设有多个窜风孔(7),窜风孔(7)封闭穿出混气区O)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气区( 呈半球状或棱台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陶瓷燃烧板( 与灶身(6)两者固定连接呈杯子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灶身的下底设有风门,风门的中端设有喷气孔,喷气孔与输气管固定连通,红外线陶瓷燃烧板的下底设有混气区,红外线陶瓷燃烧板通过设有的多个出气孔与混气区固定连通。红外线陶瓷燃烧板外形呈圆形或多边形;红外线陶瓷燃烧板上设有多个窜风孔,窜风孔封闭穿出混气区的底面。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造价较低的垂直红外线节能灶头,不仅经久耐用、安全可靠、安装容易和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范围较广;燃气一步到位散到火孔,可让火焰散开度达到较佳的效果,设有红外线陶瓷燃烧板和窜风孔使燃气燃烧达到理想的效果,可避免出现回火的现象,能让燃气燃烧得更充分。
文档编号F23D14/02GK202303374SQ20112022263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8日
发明者曾祥林 申请人:曾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