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3016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锅炉清洗设备,尤其是一种用水冲洗锅炉灰的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冲灰系统是保证燃煤锅炉正常运行的一重要环节。在锅炉运行中,炉排上的灰渣以及沫煤等会通过炉排片之间的间隙落入送风室,风室中的灰渣积存过多会影响送风,所以需要定期排放灰渣至灰斗;炉排片之间夹杂的灰渣也会在运行回程时落入灰斗。这些落入灰斗的灰渣再落入冲灰管中,利用水力冲入除渣机渣槽。渣槽内的灰水经过过滤、沉淀,再由渣浆泵打入冲灰管,进行循环利用。由于冲灰水量不均、水量小等因素,特别是风室排放灰渣时,大量灰渣同时落入冲灰管,经常导致冲灰管堵塞,严重时,不得不停炉疏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种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包括炉排、送风室、灰斗、冲灰管、渣槽,所述送风室上方是炉排,下方与灰斗相连通,灰斗通过落灰管与冲灰管连接在一起,冲灰管末端与渣槽相连通,所述冲灰管前端与间歇式自动冲水箱相连接。所述间歇式自动冲水箱包括水箱、翻斗、排水管、虹吸管,所述翻斗位于水箱上部, 水箱中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端罩有虹吸管,排水管下端与冲灰管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冲灰水先储存在水箱中,等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利用虹吸原理自动排水,利用大水量冲刷灰渣,可有效防止冲灰管堵塞,减少锅炉停炉疏通冲灰管次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可观等优点。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述。如图所示,一种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包括炉排1、送风室2、灰斗3、冲灰管5、渣槽 6,所述送风室2上方是炉排1,下方与灰斗3相连通,灰斗3通过落灰管4与冲灰管5连接在一起,冲灰管5末端与渣槽6相连通,所述冲灰管前端与间歇式自动冲水箱相连接。所述间歇式自动冲水箱包括水箱7、翻斗10、排水管8、虹吸管9,所述翻斗10位于水箱7上部,水箱7中部设有排水管8,排水管8上端罩有虹吸管9,排水管8下端与冲灰管 5相连接。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将供水管线11安装至水箱翻斗10上方,打开供水管线 11上的进水阀,冲渣水由进水阀进入翻斗10,当翻斗10内装满水以后重心偏移,自动翻转将水倾倒入水箱7内,随着水箱7内水的液位不断升高而接近排水管8上口时,这时翻斗10 再倾倒一次,水位淹没排水管8上口,利用产生的虹吸力将水箱7内积水快速排放,达到间歇式瞬时大排量冲洗灰渣的目的。当水箱7内的水排放至虹吸管9的下管口时,由于空气进入了虹吸管9,使虹吸被破坏,水流停止,水箱7的水位在翻斗10的作用下又开始上升,如此循环往复,进一步实现自动冲洗的目的,可有效防止冲灰管堵塞,减少锅炉停炉疏通冲灰管次数。 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包括炉排、送风室、灰斗、冲灰管、渣槽,所述送风室上方是炉排,下方与灰斗相连通,灰斗通过落灰管与冲灰管连接在一起,冲灰管末端与渣槽相连通,其特征是所述冲灰管前端与间歇式自动冲水箱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间歇式自动冲水箱包括水箱、翻斗、排水管、虹吸管,所述翻斗位于水箱上部,水箱中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端罩有虹吸管,排水管下端与冲灰管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锅炉冲灰水系统,包括炉排、送风室、灰斗、冲灰管、渣槽,所述送风室上方是炉排,下方与灰斗相连通,灰斗通过落灰管与冲灰管连接在一起,冲灰管末端与渣槽相连通,所述冲灰管前端与间歇式自动冲水箱相连接。所述间歇式自动冲水箱包括水箱、翻斗、排水管、虹吸管,所述翻斗位于水箱上部,水箱中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端罩有虹吸管,排水管下端与冲灰管相连接。本发明将冲灰水先储存在水箱中,利用虹吸原理自动排水,利用大水量冲刷灰渣,可有效防止冲灰管堵塞,减少锅炉停炉疏通冲灰管次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效益可观等优点。
文档编号F23J1/06GK102563674SQ2012100267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7日
发明者付晓立, 刘崇江, 徐元峰, 朱吉强, 赵书波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热电联供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