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冷振动炉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806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水冷振动炉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燃料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锅炉的振动炉排。
背景技术
生物质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在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家也在综合利用生物质资源方面给予了政策扶持和推广,大规模建设生物质燃料电厂的热潮正在形成。生物质锅炉作为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其燃烧设备能否充分适应国内生物质燃料的特性至关重要。目前生物质电厂锅炉均采用弓I进技术的单一振动炉排形式,此燃烧形式针对定向燃料,并对燃料的含水分有一定限制;而自国内燃料市场收购得到的却常常是高水分燃料,甚至多种燃料混合形式,使得生物质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燃料燃烧滞后,未燃尽便由落渣口排出,燃料在单一振动炉排上燃烧不稳定,出现扰动现象,燃烧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国内高水分生物质燃料及多种混合生物质燃料,能提高设备燃烧效率的双水冷振动炉排。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水冷振动炉排,包括炉排和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由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组成;所述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均由水冷膜式壁构成,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分别通过前柔性管、后柔性管与炉膛水冷壁相连接。为了使燃料在炉排上滞留合理的时间,所述的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沿燃料的运动方向向下倾斜,前水冷振动炉排搭接于后水冷振动炉排之上,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之间设有密封挡板。为了提高燃烧效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水冷振动炉排上设有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的双水冷振动炉排的工作方式为燃料由给料机送入前水冷振动炉排,此处利用高温烟气辐射热对燃料加以预热、干燥,析出水分。调整炉排振动频率来控制燃料在前炉排的停留时间。运行过程中燃料逐步向后移动,传至后水冷振动炉排。前后炉排搭接处设置了密封挡板,阻止燃料的漏出。后炉排均匀布置了通风小孔,下部连接风室,在高温烟气和一次风的共同作用下,燃料充分燃烧并随炉排的振动向后移动,燃尽后落入排渣口,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燃烧效率。其有益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图I是本实用新型双水冷振动炉排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水冷振动炉排的俯视示意图。图中I-前柔性管,2-前水冷振动炉排,3-后水冷振动炉排,4-后柔性管,5-密封挡板,6-振动机构,7-振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定性的 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I、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水冷振动炉排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该双水冷振动炉排由前水冷振动炉排2、后水冷振动炉排3组成,前水冷振动炉排2、后水冷振动炉排3分别设有振动机构6、振动机构7,前水冷振动炉排2、后水冷振动炉排3均由水冷膜式壁构成,材质采用15CrMo ;前水冷振动炉排2、后水冷振动炉排3分别通过前柔性管I、后柔性管4与炉膛水冷壁相连接,前柔性管I、后柔性管4采用的材质为13CrMo44 ;前水冷振动炉排2、后水冷振动炉排3沿燃料的运动方向向下倾斜,前水冷振动炉排2搭接于后水冷振动炉排3之上,前水冷振动炉排2、后水冷振动炉排3之间设有密封挡板5,采用的材质为12CrlMoV,后水冷振动炉排3上设有通风孔。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ー种双水冷振动炉排,包括炉排和振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排由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组成;所述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均由水冷膜式壁构成,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分别通过前柔性管、后柔性管与炉膛水冷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水冷振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沿燃料的运动方向向下傾斜,前水冷振动炉排搭接于后水冷振动炉排之上,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之间设有密封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水冷振动炉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振动炉排上设有通风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水冷振动炉排。由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和振动机构组成,前水冷振动炉排、后水冷振动炉排均由水冷膜式壁构成并分别通过柔性管与炉膛水冷壁相连接,前后炉排沿燃料的运动方向向下倾斜,前炉排搭接于后炉排之上,前后炉排之间设有密封挡板,阻止燃料漏出。燃料由给料机送入前水冷振动炉排,此处利用高温烟气辐射热对燃料加以预热、干燥,析出水分。调整炉排振动频率来控制燃料在前炉排的停留时间。运行过程中燃料逐步向后移动,传至后水冷振动炉排,后炉排均匀布置了通风小孔,下部连接风室,在高温烟气和一次风的共同作用下,燃料充分燃烧并随炉排的振动向后移动,燃尽后落入排渣口,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燃烧效率。
文档编号F23H7/00GK202647795SQ201220227028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邹瑞, 于照清 申请人: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