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167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装置将直流式点火器改为发散式点火器,若干点火器置于点火装置主体内;点火器主体为圆柱形,点火器主体周身设置若干煤气均散孔,点火器主体一端设置布气器,布气器上设置若干煤气均散孔,点火器主体另一端连接转炉煤气进口。本实用新型发散式点火器在气流作用下,将挂在点火器上的粉尘等物质吹进炉膛,不容易使点火器结垢堵塞。在上层燃烧器上增加了转炉煤气管道,点炉时两层转炉煤气同时投入,进气量大,锅炉温度升高快,大大缩短了点炉时间,可提前2-3小时并炉发电,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当锅炉正常运行时,两层转炉煤气参与燃烧,避免了因高炉煤气不纯导致的火焰不稳定,起到稳燃作用。
【专利说明】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煤气回收利用燃气发电锅炉。【背景技术】
[0002]煤气锅炉对于冶金企业减少高炉煤气外排,降低环境污染,节能降耗高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合理分配煤气量提高热效率可,对降本增效,改善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一般燃烧器为双层结构,下层为直流式点火器,只有下层燃烧器设置转炉煤气管道,煤气和周围热为分别吹入炉膛。由于转炉煤气温度低,着火温度高、着火浓度范围窄、与热风混合差,通过点火器后气量不均匀,火焰稳定性差,经常出现熄火现象,延长了点火时间,增加了燃气锅炉运行风险。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燃烧器为双层结构,下层为直流式点火器,只有下层燃烧器设置转炉煤气管道,煤气和周围热为分别吹入炉膛。由于转炉煤气温度低,着火温度高、着火浓度范围窄、与热风混合差,通过点火器后气量不均匀,火焰稳定性差,经常出现熄火现象,延长了点火时间,增加了燃气锅炉运行风险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燃烧器组成,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直流式点火器改为发散式点火器,若干点火器置于点火装置主体内;点火器主体为圆柱形,点火器主体周身设置若干煤气均散孔,直径为8-12mm,点火器主体一端设置布气器,布气器上设置若干煤气均散孔,点火器主体另一端连接转炉煤气进口。
[000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发散式点火器在气流作用下,将挂在点火器上的粉尘等物质吹进炉膛,不容易使点火器结垢堵塞。在上层燃烧器上增加了转炉煤气管道,点炉时两层转炉煤气同时投入,进气量大,锅炉温度升高快,大大缩短了点炉时间,可提前2-3小时并炉发电,可创造巨大经济效益。同时,当锅炉正常运行时,两层转炉煤气参与燃烧,避免了因高炉煤气不纯导致的火焰不稳定,起到稳燃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点火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3是本实用新型点火器主体侧视图;
[0010]图中I点火器主体、2点火装置主体、3转炉煤气进口、4布气器、5煤气均散孔。【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所示:将直流式点火器改为发散式点火器,两组点火器置于点火装置主体2内;点火器主体I为圆柱形,点火器主体I周身设置三十五组煤气均散孔5,直径为10mm,点火器主体I 一端设置布气器4,布气器4上设置二十三组煤气均散孔5,点火器主体I另一端连接转炉煤气进口 3。
【权利要求】
1.一种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主要由燃烧器组成,其特征是将直流式点火器改为发散式点火器,若干点火器置于点火装置主体内;点火器主体为圆柱形,点火器主体周身设置若干煤气均散孔,点火器主体一端设置布气器,布气器上设置若干煤气均散孔,点火器主体另一端连接转炉煤气进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发电锅炉点火装置,其特征是煤气均散孔的直径为8-12mm。
【文档编号】F23D14/46GK203454140SQ20132044002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范红志, 刘灿征, 逯志海, 王秀喜, 夏庆国, 丁继锋, 李西勇 申请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