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烧低热值气体预混圆柱绕流式燃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168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纯烧低热值气体预混圆柱绕流式燃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纯烧低热值气体预混圆柱绕流式燃烧装置,它克服了现有纯烧低热值气体的技术局限性,采用了旋流预混室、均压室、圆柱绕流燃烧室等结构。本实用新型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纯烧低热值气体时,燃烧不稳定、燃尽困难的问题。本技术无需高热值的气体辅助燃烧,节约了大量的优质能源,提高了燃烧效率,缩短了燃气燃尽时间,减小了燃烧空间,降低了设备投资费用,后续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布置更为方便。
【专利说明】纯烧低热值气体预混圆柱绕流式燃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冶金、化工等行业生产装置产生的低热值气体的装置。【背景技术】
[0002]在冶金、石化等行业生产装置产生的低热值气体中可燃物少、发热值低。现有的燃烧装置在组织纯低热值气体时,燃烧不稳定,燃尽困难,常采用天然气等高热值的气体助燃,造成大量的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浪费。且现有的燃烧效率低,燃气燃尽时间长,燃烧空间大,造成设备投资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提高燃尽率,减少天然气等优质燃料的消耗,降低设备初期投资,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燃低热值气体,燃烧空间紧凑,燃烧阻力小,初期投资小的燃烧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流预混室、均压室、圆柱绕流燃烧室等结构。
[0005]低热值大于600kJ/Nm3低热值气体和空气在旋流预混室充分混合,进入均压室,再进入圆柱绕流燃烧室燃烧。旋流预混室内低热值气体从多根倾斜角为3?5度的喷管中以30?50m/s的流速旋转喷射进入直流空气通道中混合,混合气体以30m/s左右的流速进入均压室,混合气体在均压室内降速增压,通过带倾角的均压底板,进入燃烧室的气流分配是均匀的,混合气体再进入圆柱绕流燃烧室,混合气体在圆柱绕流燃烧室内的流速控制在50?70m/s,圆柱绕流燃烧室内的圆柱采用耐火材料蓄热,进行绝热燃烧,使得燃烧稳定。
[0006]本实用新型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需高热值辅助燃料,纯燃低热值气体、燃烧空间紧凑,燃烧稳定,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
[0009]图1中1.喷管,2.空气通道,3.旋流预混室,4.均压室,5.圆柱绕流燃烧室,6.蓄热绕流圆柱,7.均压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在附图1中,低热值气体从圆周方向倾斜角为3?5度的喷管(I)喷射进入旋流预混室(3),空气从空气通道(2)喷射进入旋流预混室(3),然后,混合气体进入均压室,最后混合气体进入圆柱绕流燃烧室(5),围绕蓄热绕流圆柱(6)燃烧。
[0011]喷管(I)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视喷管(I)的数量,可将喷管(I)布置在单一圆环或多个圆环上,同一圆环上数量不少于6根,喷管的直径为20mm左右。旋流预燃室为圆形。
[0012]均压室(4)是气流的一个转向室,混合气体从旋流预混室(3)进入均压室(4)后,气流方向旋转90°,进入圆柱绕流燃烧室(5)。在均压室(4)的底部为均压底板(7),均压底板(7)与水平面的角度应为5°~15°。均压室横截面为矩形。
[0013]圆柱绕流燃烧室(5)采用在垂直气流方向布置四层到八层错列的非金属耐火材料制作的蓄热绕流圆柱(6),蓄热绕流圆柱(6)直径的最好为20mm到45mm之间,蓄热绕流圆柱横向节距与蓄热绕流圆柱(6)的直径的比值为1.25~2,蓄热绕流圆柱纵向节距与蓄热绕流圆柱(6)的直径的比值为1.5~2.5,圆柱绕流燃烧室(5)横向流通截面积根据气体流速进行设定,气体流速应为50~70m/s。圆柱绕流燃烧室的横截面为矩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纯烧低热值气体预混圆柱绕流式燃烧装置,其特征是:燃烧装置由喷管按一定圆周方向倾斜布置的圆形旋流预混室,横截面为矩形、底面为具有5°?15°的倾斜面构成的均压室,横截面为矩形、垂直气流方向布置多层错列的非金属耐火材料制作的蓄热绕流圆柱构成的圆柱绕流燃烧室构成。
【文档编号】F23G7/06GK203656942SQ20132044134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学林, 陈霞 申请人:江苏四方锅炉有限公司, 李学林, 陈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