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4168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包括集水池(5)、塔身(1)、淋水装置(4)和配水装置(3),其中所述集水池(5)位于所述塔身(1)下方,所述淋水装置(4)内设在塔身(1)腰部,配水装置(3)设在淋水装置(4)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身(1)内安装有水力风机(2),该水力风机(2)位于所述配水装置(3)上方,所述集水池(5)出水管通过管道流过换热设备(7)至水力风机(2)进水口,在该集水池(5)和换热设备(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循环水富余水压推动水力风机转动,增强双曲线冷却塔冷却效果,合理的利用和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改装容易。
【专利说明】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火电厂、核电站的循环水自然通风冷却是一种大型薄壳型构筑物。建在水源不十分充足的地区的电厂,为了节约用水,需建造一个循环冷却水系统,以使得冷却器中排出的热水在其中冷却后可重复使用。大型电厂采用的冷却构筑物多为双曲线型冷却塔。此类冷却塔多用于内陆缺水电站。冷却塔由集水池、支柱、塔身和淋水装置组成。集水池多为在地面下约2米深的圆形水池。塔身为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双曲线形无肋无梁柱的薄壁空间结构,多用钢筋混凝土制造。
[0003]冷却塔高度一般为75?150米,底边直径65?120米。塔内上部为风筒,筒壁第一节(下环梁)以下为配水槽和淋水装置,统称为淋水构架,多用PE或PVC材料制成。塔底有一个蓄水池,但需根据蒸发量连续补水。淋水装置是使水蒸发散热的主要设备。运行时,水从配水槽向下流淋滴溅,空气从塔底侧面进入,与水充分接触后带着热量向上排出。
[0004]现有技术的中普通双曲线冷却塔未安装通风,冷却过程以蒸发散热为主,一小部分为对流散热。在无风的天气中,或者气温高的时候,冷却效果往往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循环水的富余压力提升散热效果的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包括集水池、塔身、淋水装置和配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水池位于所述塔身下方,所述淋水装置内设在塔身腰部,配水装置设在淋水装置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身内安装有水力风机,该水力风机位于所述配水装置上方,所述集水池出水管通过管道流过换热设备至水力风机进水口,在该集水池和换热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
[0007]水泵抽取集水池中的水,将冷水输送给换热设备,对散热设备进行冷却,使用后的热水中带有富余压力输送给水力风机,为水力风机其提供叶轮转动的能量,产生风能加快双曲线冷却塔中的冷却速度。
[0008]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水力风机是卧式轴流式水力风机,自下往上排风。
[0009]通过水力风机加速热空气向上流动,并且不和自然规律违背,也不和传统结构的散热方式相违背。
[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水力风机的排水管和所述配水装置的进水管相通。
[0011]循环水回水余压驱动水力风机,在提供水力风机转动后,流入配水装置的进水管,进行冷却,提供更好的散热功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强双曲线冷却塔冷却效果,合理的利用和节约能源,结构简单,改装容易,可以在不改变双曲线冷却塔原有结构,直接进行安装,改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包括集水池5、塔身1、淋水装置4和配水装置3,其中所述集水池5位于所述塔身I下方,所述淋水装置4内设在塔身I腰部,配水装置3设在淋水装置4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身I内安装有水力风机2,该水力风机2位于所述配水装置3上方,所述集水池5出水管通过管道流过换热设备7至水力风机2进水口,在该集水池5和换热设备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6。水泵抽取集水池中的水,将冷水输送给换热设备,对散热设备进行冷却,使用后的热水中带有富余压力输送给水力风机,为水力风机其提供叶轮转动的能量,产生风能加快双曲线冷却塔中的冷却速度。水利风机能够加速双曲线冷却塔的空气流通速度,并且达到了比普通电机更好的效果。淋水装置4通过支架固定,水力风机2也可以通过支架固定,或者固设在塔身I内壁上。
[0016]水力风机2是卧式轴流式水力风机,自下往上排风。通过水力风机2加速热空气向上流动,并且不和自然规律违背,也不和传统结构的散热方式相违背。水力风机2的排水管和所述配水装置3的进水管相通。水带动水力风机2转动,在提供风机转动后,流入配水装置3的进水管,进行再次冷却。水力风机就是以一定压力的水流为驱动力的风机,全名为称为水力风机或者水力驱气风机。
[0017]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包括集水池(5)、塔身(I)、淋水装置(4)和配水装置(3),其中所述集水池(5)位于所述塔身(I)下方,所述淋水装置(4)内设在塔身(I)腰部,配水装置(3 )设在淋水装置(4 )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身(I)内安装有水力风机(2 ),该水力风机(2 )位于所述配水装置(3 )上方,所述集水池(5 )出水管通过管道流过换热设备(7)至水力风机(2)进水口,在该集水池(5)和换热设备(7)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水泵(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风机(2)是卧式轴流式水力风机,自下往上排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曲线冷却塔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风机(2)的排水管和所述配水装置(3)的进水管相通。
【文档编号】F28C1/00GK203454842SQ20132044105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3日
【发明者】李加洪, 柏平 申请人:重庆市鸿嘉洪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