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5541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含有由板片一(100)、板片二(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依次反复叠加构成的换热板组,所述板片一(100)、板片二(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上均设有鱼骨状波纹,所述板片二(200)和板片四(400)上的鱼骨状波纹均压制成两种深度的波纹,两种深度分别为D1和D2,该两种不同深度的波纹依次相邻交错设置,所述板片一(100)和板片三(300上的鱼骨状波纹压制成的波纹的深度均为D1,且D1>D2。本实用新型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具有不等流道容积。
【专利说明】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由二种制冷剂来冷却第三种流体(比如水)的不等流道容积的三通道换热的形式,能使其制冷剂的分配更均匀并充分地蒸发,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具有三个通道的换热器用于使二种流体与另外一流体进行换热(例如:二个通道的氟利昂流体进行蒸发或冷凝来冷却或加热水,一个通道的水或乙二醇流体将热量或冷量散出);同时,板式换热器,由于其容积小、重量轻和相对其高效率而言较低的生产成本,同样广泛用作三通道热交换介质的换热器。
[0003]三通道的板式换热器在日常使用中有时经常需关闭其中的一路制冷剂,传统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由于其背靠背的结构(如图2所示),则会造成水侧的一部分因没有介质与其进行热量交换而导致效率低下和能源浪费。并且有可能出现水侧出口温度失衡,影响整个系统的寿命;
[0004]同时,板式换热器是最高效的换交换装置,每块换热板的相邻侧一般是不同工质的流道,用于将制冷剂如R22等工质工作时热量或冷量交换出来,如DE4422178和W0/94/14021/均是板式换热器的典型结构;并且由于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的重要影响,《蒙特利尔议定书》对R22的禁用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以1985年的生产量为基准,2003年压缩为65%,2010年为35%,2015年为10 %,2020年全面禁止。发展中国家可适当延期至2040年全面禁止R22产品的生产。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进一步提升,许多发达国家均加快了 R22替代的步伐,美国、日本、加拿大规定2010年禁用R22,欧共体则均规定为2015年前,目前国际上一致看好的R22替代物是R407C、R410A ;其中R410A为近共沸混合物,温度滑移微小,是R22的理想替代物;在美国和日本,R410A已成为房间空调和组合空调系统中R22的主要替代物,但是,由于R410A的比容比R22大,而当前的换热器都是针对R22制冷剂特性设计的通道容积相等的换热板型,制冷剂在工作过程中并不能完全的被蒸发或冷凝;
[0005]因此,常规的相等流道容积的三通道换热器不适用于R410A等新型制冷剂,亟需开发一种不等流道的换热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不等容积流道的三通道板式换热器。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含有由板片一、板片二、板片三和板片四依次反复叠加构成的换热板组,所述板片一、板片二、板片三和板片四上均设有鱼骨状波纹,且板片一和板片二之间构成第一流体流道,板片三和板片四之间构成第二流体流道,板片二和板片三之间、以及板片四和板片一之间构成第三流体流道,
[0008]所述板片二和板片四上的鱼骨状波纹均压制成两种深度的波纹,两种深度分别为Dl和D2,该两种不同深度的波纹依次相邻交错设置,所述板片一和板片三上的鱼骨状波纹压制成的波纹的深度均为Dl,且Dl > D2。
[0009]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板片二的鱼骨状波纹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一,该凹槽一槽底向上,槽口向下,从而使得板片二和板片一构成的第一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所述板片四的鱼骨状波纹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二,该凹槽二槽底向上,槽口向下,从而使得板片四和板片三构成的第二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
[0010]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板片二和板片四上的两种波纹的深度比大于100:35ο
[0011]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当板片一、板片二、板片三、板片四依次反复相叠后,在板片一和板片二之间形成流过第一流体的流道,在板片三和板片四之间形成流过第二流体的流道,在板片二和板片三之间、以及板片四和板片一之间形成流过第三流体的流道。
[0012]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板片一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一进液角孔一、板片一出液角孔二和板片一进液角孔三,板片一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一出液角孔一、板片一进液角孔二和板片一出液角孔三,所述板片一进液角孔一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一凹槽,该板片一凹槽槽底向上凸起、槽口向下设置,且板片一进液角孔一、板片一出液角孔二和板片一进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一导流区,板片一出液角孔一、板片一进液角孔二和板片一出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一换热区,且板片一导流区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一换热区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
[0013]所述板片二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二进液角孔一、板片二出液角孔二和板片二进液角孔三,板片二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二出液角孔一、板片二进液角孔二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所述板片二进液角孔一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二凹槽,该板片二凹槽槽底向下凸起、槽口向上设置,且板片二进液角孔一、板片二出液角孔二和板片二进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二导流区,板片二出液角孔一、板片二进液角孔二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二换热区,且板片二导流区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二换热区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上述凹槽一设置于板片二靠近板片二进液角孔一、板片二进液角孔三、板片二出液角孔一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处;
[0014]所述板片三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三进液角孔一、板片三出液角孔二和板片三进液角孔三,板片三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三出液角孔一、板片三进液角孔二和板片三出液角孔三,所述板片三进液角孔三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三凹槽,该板片三凹槽槽底向上凸起、槽口向下设置,且板片三进液角孔一、板片三出液角孔二和板片三进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三导流区,板片三出液角孔一、板片三进液角孔二和板片三出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三换热区,且板片三导流区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三换热区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
[0015]所述板片四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四进液角孔一、板片四出液角孔二和板片四进液角孔三,板片四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四出液角孔一、板片四进液角孔二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所述板片四进液角孔三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四凹槽,该板片四凹槽槽底向下凸起、槽口向上设置,且板片四进液角孔一、板片四出液角孔二和板片四进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四导流区,板片四出液角孔一、板片四进液角孔二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四换热区,且板片四导流区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四换热区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上述凹槽二设置于板片四靠近板片四进液角孔一、板片四进液角孔三、板片四出液角孔一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处。
[0016]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当板片一、板片二、板片三和板片四依次重复叠加时,板片一的板片一凹槽和板片二的板片二凹槽构成一喷口结构,板片三的板片三凹槽和板片四的板片四凹槽构成一喷口结构。
[0017]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板片一导流区、板片二导流区、板片三导流区和板片四导流区设有的“人”字形波纹,板片一换热区、板片二换热区、板片三换热区和板片四换热区设有的“W”形波纹,且板片一导流区和板片三导流区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板片二导流区和板片四导流区上的波纹方向相反;板片一换热区和板片三换热区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板片二换热区和板片四换热区上的波纹方向相反。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比热容较高的两种流体(如R410A等)冷却第三流体的三通道换热器中制冷剂不能充分蒸发的问题,使得制冷剂的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凹槽、以及压制不同深度的波纹,使得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的容积小于第三流体通道的容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表示常规的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四块板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三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四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的图1的A-A剖面图的局部示意图。
[0028]其中:
[0029]板片一 100、板片二 200、板片三300、板片四400 ;
[0030]板片一进液角孔一 101、板片一出液角孔二 102、板片一进液角孔三103、板片一导流区104、板片一换热区105、板片一出液角孔一 108、板片一进液角孔二 109、板片一出液角孔三110、板片一凹槽115 ;
[0031]板片二进液角孔一 201、板片二出液角孔二 202、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板片二导流区204、板片二换热区205、凹槽一 207、板片二出液角孔一 208、板片二进液角孔二 209、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板片二凹槽215 ;
[0032]板片三进液角孔一 301、板片三出液角孔二 302、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板片三导流区304、板片三换热区305、板片三出液角孔一 308、板片三进液角孔二 309、板片三出液角孔三310、板片三凹槽315 ;
[0033]板片四进液角孔一 401、板片四出液角孔二 402、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板片四导流区404、板片四换热区405、凹槽二 407、板片四出液角孔一 408、板片四进液角孔二 409、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板片四凹槽415。

【具体实施方式】
[0034]参见图f 8,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含有由板片一 100、板片二 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依次反复叠加构成的换热板组,所述板片一 100、板片二 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上均设有鱼骨状波纹,且板片一 100和板片二 200之间构成第一流体流道(如用于流入第一制冷剂),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之间构成第二流体流道(如用于流入第二制冷剂),板片二 200和板片三300之间、以及板片四400和板片一 100之间构成第三流体流道(如用于流入水),所述板片二 200的鱼骨状波纹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一 207,该凹槽一 207槽底向上,槽口向下,从而使得板片二 200和板片一100构成的第一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所述板片四400的鱼骨状波纹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二 407,该凹槽二 407槽底向上,槽口向下,从而使得板片四400和板片三300构成的第二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通过凹槽一 207和凹槽二 407的设计,使得第一流体流道和第二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至小于第三流体流道的容积;
[0035]同时,所述板片二 200上的鱼骨状波纹压制成两种深度的波纹(D1、D2),该两种不同深度的波纹依次相邻交错设置,且两种波纹的深度比小于35:100 ;同样的,所述板片四400上的鱼骨状波纹也压制成两种深度的波纹(Dl、D2),该两种不同深度的波纹依次相邻交错设置,同时板片一 100和板片三300上的鱼骨状波纹压制成的波纹的深度为D1,且,Dl>D2,优选的,且两种波纹的深度比大于100:35 ;参见图8,通过上述两种深度的波纹设置,使得得板片二 200和板片一 100构成的第一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板片四400和板片三300构成的第二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
[0036]如图8所示,当板片一 100、板片二 200、板片三300、板片四400依次反复相叠后,在板片一 100和板片二 200之间形成流过第一流体(如制冷剂)的流道13,在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之间形成流过第二流体(如制冷剂)的流道11,在板片二 200和板片三300之间、以及板片四400和板片一 100之间形成流过第三流体(如水)的流道12 ;由于板片二 200和板片四400上的鱼骨状波纹具有两种不同的波纹深度Dl,D2,且Dl大于D2,而板片一 100和板片三300上的波纹深度为Dl,使得第一流体流道13、第二流体流道11的容积小于第三流体流道12,从而使得高效制冷剂如410A等比热容较大的制冷剂能在换热通道中与更多的介质如水进行换热,使得制冷剂充分的在流道中蒸发,提高了换热效率;
[0037]参加图4,具体的讲,所述板片一 1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一进液角孔一 101、板片一出液角孔二 102和板片一进液角孔三103,板片一 1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一出液角孔一 108、板片一进液角孔二 109和板片一出液角孔三110,所述板片一进液角孔一 101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一凹槽115,该板片一凹槽115槽底向上凸起、槽口向下设置,且板片一进液角孔一 101、板片一出液角孔二 102和板片一进液角孔三1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一导流区104,板片一出液角孔一 108、板片一进液角孔二 109和板片一出液角孔三1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一换热区105,且板片一导流区1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一换热区1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
[0038]参加图5,具体的讲,所述板片二 2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二进液角孔一 201、板片二出液角孔二 202和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板片二 2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二出液角孔一 208、板片二进液角孔二 209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所述板片二进液角孔一 201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二凹槽215,该板片二凹槽215槽底向下凸起、槽口向上设置,且板片二进液角孔一 201、板片二出液角孔二 202和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二导流区204,板片二出液角孔一 208、板片二进液角孔二 209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二换热区205,且板片二导流区2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二换热区2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上述凹槽一 207设置于板片二 200靠近板片二进液角孔一 201、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板片二出液角孔一 208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处;
[0039]参加图6,具体的讲,所述板片三3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三进液角孔一 301、板片三出液角孔二 302和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板片三3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三出液角孔一 308、板片三进液角孔二 309和板片三出液角孔三310,所述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三凹槽315,该板片三凹槽315槽底向上凸起、槽口向下设置,且板片三进液角孔一 301、板片三出液角孔二 302和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三导流区304,板片三出液角孔一 308、板片三进液角孔二 309和板片三出液角孔三3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三换热区305,且板片三导流区3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三换热区3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
[0040]参加图7,具体的讲,所述板片四4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四进液角孔一 401、板片四出液角孔二 402和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板片四4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四出液角孔一 408、板片四进液角孔二 409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所述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四凹槽415,该板片四凹槽415槽底向下凸起、槽口向上设置,且板片四进液角孔一 401、板片四出液角孔二 402和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四导流区404,板片四出液角孔一 408、板片四进液角孔二 409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四换热区405,且板片四导流区4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四换热区4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上述凹槽二 407设置于板片四400靠近板片四进液角孔一 401、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板片四出液角孔一 408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处;
[0041]当如图4?7的板片一 100、板片二 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依次重复叠加时,板片一 100的板片一凹槽115和板片二 200的板片二凹槽215构成一喷口结构(板片一凹槽115槽口向下,板片二凹槽215槽口向上,从而压合构成一完整的用于导入流体的喷口),同样的,板片三300的板片三凹槽315和板片四400的板片四凹槽415构成一喷口结构;
[0042]同时,板片一导流区104、板片二导流区204、板片三导流区304和板片四导流区404设有的“人”字形波纹,板片一换热区105、板片二换热区205、板片三换热区305和板片四换热区405设有的“W”形波纹,且板片一导流区104和板片三导流区304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板片二导流区204和板片四导流区404上的波纹方向相反;板片一换热区105和板片三换热区305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板片二换热区205和板片四换热区405上的波纹方向相反;
[0043]当板片一 100、板片二 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依次重复叠加后,在板片一100和板片二 200之间形成流过第一流体(如制冷剂)的流道,同时板片一进液角孔一 101的圆周平面上向上的板片一凹槽115与板片二 200的圆周平面上向下的板片二凹槽215相贴合,形成喷口,同时,在换热区靠近板片二进液角孔一 201、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板片二出液角孔一 208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的周围的波纹面上设置的槽底向上凸起的凹槽一 207与板片一 100贴合,使得在板片一 100与板片二 200间形成的第一流体流道的容积相对小于板片二 200与板片四300之间形成的第三流体流道的容积;同理,在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之间形成流过第二流体(如制冷剂)的流道,同时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的圆周平面上向上的板片三凹槽315与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的圆周平面上向下的板片四凹槽415相贴合,形成喷口,同时,在换热区靠近板片四进液角孔一 401、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板片四出液角孔一 408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周围的波纹面上设置的槽底向上凸起的凹槽二 407与板片三300贴合,使得在板片三300与板片四400间形成的第二流体流道的容积相对小于板片四400与板片一 100之间形成的第三流体流道的容积。
[0044]其中板片一 100和板片二 200之间形成的第一流体通道和板片三300、板片四400之间形成的第二流体通道的容积大约为板片二 200和板片三300之间、以及板片四400和板片一 100之间形成的第三流体通道的容积的75%为较好的选择;
[0045]工作时,当制冷剂流体由角孔101进入第一流道时,喷口将制冷剂送入板片一导流区104,板片一导流区104上的“人”字形波纹相对阻力较小,使得制冷剂能快速、均匀地分配,使得流体在板片一换热区105上均布;同理,当制冷剂流体由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进入第二流道时,喷口将制冷剂送入板片三导流区304,板片三导流区304上的“人”字形波纹相对阻力较小,使得制冷剂能快速、均匀地分配,使得流体在板片三换热区305上均布;此时,当第一制冷剂从通道20进入换热流道11,而换热通道11与第二制冷剂的进口通道22和第三流体的通道21是密封的,即第一制冷剂只能在通道11中流通并与相邻的第三流体通道中的第三流体进行换热,但不能进入第二流体流道和第三流体流道。同理,当第二流体制冷剂从通道22中进入换热流道13,而换热流道13与第一流体制冷剂的进口通道20和第三流体的通道21是密封的,即第二制冷剂只能在流道13中流通并与相邻的第三流体通道中的第三流体进行换热,但不能进入第一流体流道和第三流体流道;从而实现了三种介质的换热模式;
[0046]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0047]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包括将连接装置局部或全部拆分成由几个零部件组成的同样形式的装置,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含有由板片一(100)、板片二(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依次反复叠加构成的换热板组,所述板片一(100)、板片二(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上均设有鱼骨状波纹,且板片一(100)和板片二(200)之间构成第一流体流道,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之间构成第二流体流道,板片二(200)和板片三(300)之间、以及板片四(400)和板片一(100)之间构成第三流体流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片二(200)和板片四(400)上的鱼骨状波纹均压制成两种深度的波纹,两种深度分别为Dl和D2,该两种不同深度的波纹依次相邻交错设置,所述板片一(100)和板片三(300上的鱼骨状波纹压制成的波纹的深度均为D1,且Dl > D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二(200)的鱼骨状波纹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一(207),该凹槽一(207)槽底向上,槽口向下,从而使得板片二(200)和板片一(100)构成的第一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所述板片四(400)的鱼骨状波纹上设置有向上的凹槽二(407),该凹槽二(407)槽底向上,槽口向下,从而使得板片四(400)和板片三(300)构成的第二流体流道的容积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二(200)和板片四(400)上的两种波纹的深度比大于100:35。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板片一(100)、板片二(200)、板片三(300)、板片四(400)依次反复相叠后,在板片一(100)和板片二( 200 )之间形成流过第一流体的流道(13 ),在板片三(300 )和板片四(400 )之间形成流过第二流体的流道(11),在板片二(200)和板片三(300)之间、以及板片四(400)和板片一(100)之间形成流过第三流体的流道(12)。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片一(1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一进液角孔一(101)、板片一出液角孔二(102)和板片一进液角孔三(103),板片一(1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一出液角孔一(108)、板片一进液角孔二( 109 )和板片一出液角孔三(110),所述板片一进液角孔一(101)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一凹槽(115),该板片一凹槽(115)槽底向上凸起、槽口向下设置,且板片一进液角孔一(101)、板片一出液角孔二( 102)和板片一进液角孔三(1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一导流区(104),板片一出液角孔一(108)、板片一进液角孔二(109)和板片一出液角孔三(1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一换热区(105),且板片一导流区(1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一换热区(1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 所述板片二(2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二进液角孔一(201)、板片二出液角孔二(202)和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板片二(2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二出液角孔一(208 )、板片二进液角孔二( 209 )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 ),所述板片二进液角孔一(201)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二凹槽(215),该板片二凹槽(215)槽底向下凸起、槽口向上设置,且板片二进液角孔一(201)、板片二出液角孔二(202)和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二导流区(204),板片二出液角孔一(208)、板片二进液角孔二(209)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二换热区(205),且板片二导流区(2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二换热区(2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上述凹槽一(207)设置于板片二(200)靠近板片二进液角孔一(201)、板片二进液角孔三(203)、板片二出液角孔一(208)和板片二出液角孔三(210)处; 所述板片三(3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三进液角孔一(301)、板片三出液角孔二(302)和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板片三(3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三出液角孔一(308),板片三进液角孔二(309)和板片三出液角孔三(310),所述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三凹槽(315),该板片三凹槽(315)槽底向上凸起、槽口向下设置,且板片三进液角孔一(301)、板片三出液角孔二(302)和板片三进液角孔三(3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三导流区(304),板片三出液角孔一(308)、板片三进液角孔二(309)和板片三出液角孔三(3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三换热区(305),且板片三导流区(3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三换热区(3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 所述板片四(400)的下半部上设置有板片四进液角孔一(401)、板片四出液角孔二(402)和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板片四(400)的上半部上设置有板片四出液角孔一(408 )、板片四进液角孔二( 409 )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所述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 )的孔壁上向孔心方向延伸有一板片四凹槽(415),该板片四凹槽(415)槽底向下凸起、槽口向上设置,且板片四进液角孔一(401)、板片四出液角孔二(402)和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四导流区(404),板片四出液角孔一(408)、板片四进液角孔二(409)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周边的鱼骨状波纹构成板片四换热区(405),且板片四导流区(404)的波纹压制成“人”字形波纹,板片四换热区(405)的波纹压制成“W”形波纹;上述凹槽二(407)设置于板片四(400)靠近板片四进液角孔一(401)、板片四进液角孔三(403)、板片四出液角孔一(408)和板片四出液角孔三(410)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板片一(100)、板片二(200)、板片三(300)和板片四(400)依次重复叠加时,板片一(100)的板片一凹槽(115)和板片二(200)的板片二凹槽(215)构成一喷口结构,板片三(300)的板片三凹槽(315)和板片四(400)的板片四凹槽(415)构成一喷口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不等流道三通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板片一导流区(104)、板片二导流区(204)、板片三导流区(304)和板片四导流区(404)设有的“人”字形波纹,板片一换热区(105)、板片二换热区(205)、板片三换热区(305)和板片四换热区(405)设有的“W”形波纹,且板片一导流区(104)和板片三导流区(304)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板片二导流区(204)和板片四导流区(404)上的波纹方向相反;板片一换热区(105)和板片三换热区(305)上的波纹方向相同,而与板片二换热区(205)和板片四换热区(405)上的波纹方向相反。
【文档编号】F28F3/04GK203980965SQ20142030809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周浩军 申请人:江苏远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