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尾气燃烧火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474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硅烷尾气燃烧火炬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炬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硅烷尾气燃烧火炬。



背景技术:

火炬系统是用来处理石油化工厂、炼油厂、化工厂及其它工厂或装置无法回收和再加工的可燃和可燃有毒气体及蒸汽的特殊燃烧设施,是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有的地面火炬系统一般包括防辐射隔热罩、防风消音墙、点火器、燃烧器和火焰监控系统,防风消音墙设置在防辐射隔热罩外部,燃烧器设置在防辐射隔热罩内部,点火器的头部伸入防辐射隔热罩内部用于点燃燃烧器喷出的物料,在防风消音墙上设有用于监控防辐射隔热罩内部的燃烧情况的火焰监控系统。但是,由于硅烷在燃烧的过程中会生成固体颗粒,一部分质量小的固体颗粒会随着气流上升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另一部分质量大的固体颗粒会向下沉降,堵塞燃烧孔,造成燃烧器堵塞、火炬故障率高,使得防辐射隔热罩内的硅烷尾气无法充分燃烧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燃烧器堵塞的硅烷尾气燃烧火炬。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硅烷尾气燃烧火炬,其包括防辐射隔热罩、防风消音墙、点火器、燃烧器和火焰监控系统,所述燃烧器的为树杈式燃烧器,在所述树杈式燃烧器上方的所述防辐射隔热罩内部装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蒸汽分布器和第二蒸汽分布器,在所述树杈式燃烧器下方的所述防辐射隔热罩内部装设有空气吹扫装置;所述空气吹扫装置包括空气环管和空气喷管,在所述空气环管底部设有空气进气管,在所述树杈式燃烧器横管左侧(或右侧)下方的所述空气环管内部水平设有所述空气喷管,所述空气喷管与所述横管一一对应平行设置;所述空气喷管一端与所述空气环管内侧连通,所述空气喷管另一端为封闭端,在所述空气喷管顶面与对应所述横管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吹扫孔;所述吹扫孔由进气端向出气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树杈式燃烧器包括进气管、所述横管和弯管,在所述进气管外围设有若干沿径向分布的所述横管,所述弯管一端与所述进气管侧部连通,所述弯管另一端与所述横管底面中部连通,在所述横管顶面开设有若干燃烧孔。

进一步的,所述吹扫孔的轴线与所述横管上部相切,所述吹扫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蒸汽分布器和所述第二蒸汽分布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蒸汽分布器包括蒸汽环管和若干分布管;在所述蒸汽环管底部设有蒸汽进汽管,所述分布管水平设置在所述蒸汽环管的下方,所述分布管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与上方的所述蒸汽环管连通;在每根所述分布管下方均设有若干蒸汽喷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两道蒸汽分布器喷出的蒸汽可使气流中携带的小质量固体颗粒凝结成大颗粒,靠自身重力向下沉降,防止固体颗粒随气流排到大气中,避免缓降污染;独特的空气吹扫装置设计,一方面可对落在横管表明的固体颗粒进行吹扫,另一方面,可使防辐射隔热罩内部形成螺旋气流,使固体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侧壁,防止固体颗粒沿着防辐射隔热罩中心向下沉降,进而避免燃烧孔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二蒸汽分布器仰视图。

图3为燃烧器和空气吹扫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横管与对应空气喷管位置关系示意图。

防辐射隔热罩1、防风消音墙2、点火器3、树杈式燃烧器4、横管4.1、进气管4.2、弯管4.3、燃烧孔4.4、火焰监控系统5、第一蒸汽分布器6、第二蒸汽分布器7、蒸汽环管7.1、蒸汽进汽管7.1.2、分布管7.2、连通管7.3、蒸汽喷孔7.4、空气吹扫装置8、空气环管8.1、空气喷管8.2、封闭端8.2.1、吹扫孔8.2.2、空气进气管8.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硅烷尾气燃烧火炬,其包括防辐射隔热罩1、防风消音墙2、点火器3、燃烧器和火焰监控系统5,防风消音墙2设置在防辐射隔热罩1外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防辐射隔热罩1内部,点火器3的头部伸入防辐射隔热罩1内部用于点燃所述燃烧器喷出的物料,在防风消音墙2上设有用于监控防辐射隔热罩1内部燃烧情况的火焰监控系统5;

其中,所述燃烧器为树杈式燃烧器4,树杈式燃烧器4包括进气管4.2、横管4.1和弯管4.3,在进气管4.2外围设有若干沿径向分布的横管4.1,弯管4.3一端与进气管4.2侧部连通,弯管4.3另一端与横管4.1底面中部连通,在横管4.1顶面开设有若干燃烧孔4.4;硅烷及可燃气体进入进气管4.2中,进而经各个弯管4.3输入对应的横管4.1内,然后再经燃烧孔4.4流出,并经点火器3点燃,燃烧后产生的一部分质量小的固体颗粒随气流向上运动,另一部分质量大的固体颗粒则向下沉降;

在树杈式燃烧器4上方的防辐射隔热罩1内部装设有上下设置的第一蒸汽分布器6和第二蒸汽分布器7,第一蒸汽分布器6和第二蒸汽分布器7结构相同,第二蒸汽分布器7包括蒸汽环管7.1和5根分布管7.2;在蒸汽环管7.1底部设有蒸汽进汽管7.1.2,分布管7.2水平设置在蒸汽环管7.1的下方,分布管7.2两端分别通过连通管7.3与上方的蒸汽环管7.1连通;在每根分布管7.2下方均设有若干蒸汽喷孔7.4;通过管路将蒸汽进汽管7.1.2与蒸汽气源连通,经蒸汽进汽管7.1.2输入的蒸汽进入蒸汽环管7.1后经连通管7.3进入各个分布管7.2内,并经蒸汽喷孔7.4喷出;随着气流上升的质量小的固体颗粒与蒸汽喷孔7.4喷出的蒸汽相遇凝结成大的固体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向下沉降;

在树杈式燃烧器4下方的防辐射隔热罩1内部装设有空气吹扫装置8;空气吹扫装置8包括空气环管8.1和空气喷管8.2,在空气环管8.1底部设有空气进气管8.3,在树杈式燃烧器4横管4.1右侧下方的空气环管8.1内部水平设有空气喷管8.2,空气喷管8.2与横管4.1一一对应平行设置;空气喷管8.2一端与空气环管8.1内侧连通,空气喷管8.2另一端为封闭端8.2.1,在空气喷管8.2顶面与对应横管4.1相邻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吹扫孔8.2.2;吹扫孔8.2.2由进气端向出气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倾斜设置;吹扫孔8.2.2的轴线与横管4.1上部相切,吹扫孔8.2.2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3°;通过管路将空气进气管8.3与空气压缩器出气口连通,空气压缩器输出的压缩空气经空气进气管8.3进入空气环管8.1内,进而输入各个空气喷管8.2内,并经吹扫孔8.2.2喷出,一方面,吹扫孔8.2.2喷出的气流可直接对落在横管4.1顶面的固体颗粒进行吹扫;另一方面,由于吹扫孔8.2.2是由下向上倾斜设置的,因此,经各个吹扫孔8.2.2喷出的压缩空气形成向上的螺旋气流,而固体颗粒物质量大,因此,硅烷燃烧产生的固体颗粒可在螺旋气流的离心作用力下甩向防辐射隔热罩1内壁,并沿防辐射隔热罩1侧壁落下,进而防止固体颗粒沿着防辐射隔热罩1中心沉降到横管4.1顶面,避免固体颗粒堵塞燃烧孔4.4,保证所述燃烧器正常运行,降低火炬故障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